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消灭了汉族政权南宋,迁都大都(今天的北京),国号仍沿用元,使用的货币仍然是纸币。但是,十几年发行的纸币数量很多,又有假币流通。由于当时印造纸币的技术落后,造币的纸张粗糙,质量低劣,故而许多纸币破烂得已看不清本来面目。民间交易中常为此引发纠纷,争执吵闹的事频频发生,人民币收藏市场出现混乱,纸币制度已很难维持下去了,但仍然又维持了20多年。 后来,忽必烈的曾孙孛海山当了皇帝,他决心对币制进行改革。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他铸造了大量铜钱代替部分纸币使用。元朝铸钱盛于武宗,他首先仿照汉族的年号钱铸自己的年号钱,钱名至大通宝。又用八思巴文铸造一种记国钱叫大元通宝,以一枚值至大通宝十枚。这下百姓们进行交易就方便多了,社会矛盾也有所缓解。 到了元代晚期,人们基本不再使用纸币而专用铜钱。元代晚期的铜钱名称叫至正通宝,是元顺帝铸造的,以大小分为五等。钱面上的文字均为汉文,仅在钱背上还保留一个八思巴文。这个字有记数的,也有记寅、卯、辰、巳、午、未等地支的。今天,元朝的这些钱币仍然可以看到,不过已成为较珍贵的文物了。 至大通宝有什么历史故事 所处什么历史时期 至大通宝相关历史故事,武宗继位时,接管的是一个貌似强大安定、实则弊端丛生的帝国。他的前任皇帝元成宗奉行持盈守成的政策,使忽必烈时代汉化不彻底及汉法与回回法冲突等遗留问题继续恶化,困扰着蒙元王朝的统治者。成宗时的主要问题有对宗戚大臣的滥赐滥封;冗员冗费严重、行政效率低下;贪污腐败问题逐渐凸显,当然最严峻的问题是经济上的钞法开始崩溃,至元钞大幅贬值,导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影响财政收入。 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武宗面临的问题可谓是非常棘手的,因此他不得不调整守成之策,对统治加以调整。武宗在位时间虽短,却在各方面进行了不少改革,以巩固元朝的统治。武宗的改革举措尤其是滥封滥赏和理财政策很大程度上与儒家相悖,因此招来汉人儒臣的批评。代表性的是监察御史张养浩在至大三年曾上《时政书》列举十项弊政:一曰赏赐太侈、二曰刑禁太疏、三曰名爵太轻、四曰台纲太弱、五曰土木太盛、六曰号令太浮、七曰幸门太多、八曰风俗太靡、九曰异端太横、十曰取相之术太宽。 后来的许有壬则总结武宗的失政有四个方面:名爵扫地、赐予空帑、太官恃不钩检、宿卫依凭城社。而武宗在改革没有收到成效之时便撒手人寰,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则全盘推翻了武宗的改革措施,并处死了三宝奴等武宗信任的大臣,所以武宗的短暂统治时期虽改革纷纭,却不过是昙花一现的插曲而已。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3462.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至大通宝有什么铸造背景 其收藏价值怎么样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