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飞涨里面有泡沫,也有再定价的合理性,因为过去中国的艺术品价格确实太廉价了,可是快速发展难免泥沙俱下。但愿,这会刺激更多的人不仅仅为了投入和产出而制造垃圾,而是创造出更好的作品:美的,或者开发新的感知能力,或者对现行的社会给予巧妙讽刺的作品。 不仅仅是中国艺术品的价格在飞涨。有统计说从去年到今年全球艺术品平均价格就有了28%的增长,上千名艺术家的最高拍卖纪录都有刷新。这一拨增长中最醒目的特点是二战以后的现当代艺术的大跃进。这在美国要归功于科技股和金融市场造就的新富人们的进入,加上其他玩家的推波助澜,1950年以前的美国画派、战后和当代作品这两个收藏类别都有强劲表现,让安迪·沃霍尔、马克·罗斯科、弗朗西斯·培根挤入了毕加索、克里姆特、凡·高、雷诺阿、鲁本斯等组成的“黄金圣殿”。当代艺术明星达明·赫斯特用千粒药丸制成的作品《春天的摇篮曲》拍得965万英镑,他在英国的一个展览上的部分作品竟然总共卖出了2.5亿美元,这些高得离谱的价格让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市场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尤其是达明·赫斯特这样的在世艺术家竟然如此金贵,让很多艺术交易商也感到难以理解。按道理来讲,“古董”要比“当代”更保值,因为作古者留下来的作品数量是一定的,并不会因为时间或价格而增长,比如毕加索的油画,只有两千张,你买了一张他就必然少了那一张的机会,在竞争之下价格高也可以理解。可是对在世的当代艺术家来说,很难判断他到底能活多久、能创作出多少作品来(当然,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估计,总之比已经在坟墓的艺术家要“测不准”,可是人们依然如此大手笔购进,实足“太疯狂”和“没头脑”。可另一方面,新富的气质显然不同于老欧洲收藏家,他们更喜欢和自己所处环境有关的艺术品,就算那些出于投资目的买进赫斯特的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坚信赫斯特还会继续涨下去,总有更傻的人会进来买下这些作品,“追涨不追跌”,正是人们普遍的习气。 说来,这似乎和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在高谈阔论“流动性过剩”有关,简单点说,就是富人手里的闲钱越来越多,满世界在找投资的机会,他们到哪里,哪里的房子就涨价、股市就如疯牛狂奔。艺术品市场也顺带着张狂的厉害,所以现在全球的艺术品市场都很疯狂。 就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飞涨里面有泡沫,也有再定价的合理性,因为过去中国的艺术品价格相比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确实太廉价了,如今整个经济增长,国内资产、商品普遍价格高涨,艺术品自然也要补涨。可是就如同房市、股市一样,快速发展难免泥沙俱下。不少人抱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机会虽多,毛病也触目惊心,从假拍、炒作乃至造假诈骗的阵势也是前所未有,规模空前。可是这个也不能全怪如今的中国人,之前的萨克逊人也有不少是强盗出身的,后人却冒充收藏世家,如今看到中国成了新大陆,照样跑来做生意。 现在,艺术世界仍然有人关心如何反映现实、或者与主流体制对抗,但是更多人在意的是艺术品市场的循环,这已经是世界规模的奢侈品市场了。但愿,这会刺激更多的人不仅仅为了投入和产出而制造垃圾,而是创造出更好的作品:美的,或者开发新的感知能力,或者对现行的社会给予巧妙讽刺的作品。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319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当艺术成为最贵的奢侈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