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复兴门的中国工艺美术馆馆藏珍品碧玉山子雕《聚珍图》原料产于新疆玛纳斯地区,重两千余斤,高120公分,宽90公分,厚60公分。色泽碧绿深沉,玉质细润,天然一绝。作者充分利用其天然优美的玉石造型,吸收了我国四川乐山大佛、大足石刻、河南的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等石刻艺术宝藏中的珍品,使之汇聚一石,溶于山水中。 在我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四大石刻集聚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智慧,造诣非凡的雕刻艺术,它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精华。碧玉山子雕《聚珍图》将乐山大佛、龙门的大卢舍那像、云岗的释迦牟尼像以及大足的卧佛像与千峰争秀的壮丽河山荟萃于罕见的玉石中,配以精美的造型、雄伟的山峦、茂密的树木,使之雄浑天然,兼收并蓄。 这块碧玉山料好,质地优良,但在玉料的中上部有一道横向拦腰的断绺,给设计构思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难度,设计师按照玉器因材施艺、挖脏遮绺的设计要求,将雄伟的乐山大佛安置在画面主体,端坐在没有断绺的半边;另外云岗、龙门、大足三尊代表性的大佛分布在玉料正反面恰当的位置,与主体大佛形成呼应,并且利用石峰的相互层叠、树木丛林的疏密高低进行技术性处理,将这横向断绺破形,掩盖在石窑洞口栏杆的建筑结构线上。在构图上,作品采用中国山水通泉的构图法则和散点透视法中的“高远法”、“深远法”和“平远法”,使四大石刻在这墨绿色的山石中,体现出宽广的境界。 为表现佛像的雄伟,作者在技法上运用了对比,用大佛的粗犷和身边精细的松树、建筑物形成对比;几个洞窑的大小、人物的点缀、树木的分布都进行了疏密对比。主体大佛右边的山峰石纹仍然保留其天然石质,使人为雕琢的石纹与之浑然一体。碧玉山子雕《聚珍图》历时近二年时间,由十一位雕琢、抛光者切磋琢磨,以内雕为主,由内向外逐步推进,既继承古人的操作技法,又运用现代新式技艺;既刚健有力,又爽锐犀劲。据专家评议:此作品较之清代《大禹治水图》、《会昌九老图》等更为精细,并具有浓郁的扬州玉雕的特色。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318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馆藏之宝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