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通宝铜钱是中国造币史上首次引进西洋机制造币方法铸造的第一批中国样式(外圆孔方)的行用钱。另有北洋造光绪通宝机制铜币,背北洋零用一文(公元1902-1908年)。 光绪通宝铜钱楷书小平背金、宇 8元 德宗光绪年间铸。通宝面文多为楷书,少数局亦有篆书,背满文记局名,汉文年叫记年钱。计有:泉源苏直浙昌福武南晋陕川广桂云黔津沽漳河吉宁 东奉新,伊犁,库车,阿克苏。另有背记值,星月纹及合背钱,一般径2--2.4厘米,重1.8--3克。广东,福建,天津,吉林有机制钱,山西宝晋局铸大通宝钱径4.8厘米,重24.2克,吉语钱等。重宝面文较通宝钱清秀工整,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汉文记值,传世以雕母为珍品,贵州发现一枚通宝当百小钱,径2.4厘米,重2.73克。 光绪通宝种类繁多,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宝津局光绪通宝。 宝津局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成投产,开始用土法铸造一文制钱,后又从英国买来机器,用机器铸钱。由于机器铸钱亏赔太多,仍以土法铸钱为主。故存世的钱币中土铸币居多,机制币很少。 宝津局光绪通宝属于普通钱币。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收集比较容易,价格不高,除稀有币外,基本上是一元一枚。进入本世纪后,价格一路飙升,由2元一枚,3元一枚至5元一枚,近两三年市场上竟然很难见到了。机制币价格上升得更多,由原来的10元左右一枚已上升至100元。本人经十几年的收集,已有300多枚,从中挑选出100多枚不同版别。其中有红铜机制币和黄铜机制币,土铸币也有红铜币和黄铜币。和机制币不同处是,红铜币的光绪通■四字中的■字为尔宝,黄铜币的寳字为缶宝。机制币的寳字均为缶宝。 宝津局光绪通宝区分方法: 按重量区分,有早期的重一钱(3.73克)币,减重后的八分(2.98克)币,七分(2.61克)币和六分(2.24克)币。 钱背面带星纹的有:穿上正中星,穿下正中星,穿上左角星,穿下左角星,穿上右角星,穿下右角星,凹星(也称阴星)有穿上正中星,穿下偏左星。 带月纹的有:背穿上正中仰月,穿上正中俯月,穿上正中立月(左向、右向两种),穿上左角立月(左向、右向两种),穿上右角立月(左向、右向两种)。 带横杠的有:背穿上正中横杠,穿下正中横杠。 带环纹的有:背穿上正中大环,穿上正中小环,穿下正中大环,穿下正中小环。 此外,还有多枚双纹币,即币背面有星纹又有月纹。也有正面和背面都有星月纹的,但数量很少。 宝津局来源: 宝津局和其它铸钱局有所不同。各地方铸钱局都由户部管辖,惟有宝津局是慈禧亲自下令让李鸿章建立的。起因是各铸钱局长时期没有铸造一文制钱,造成市面上一文制钱严重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慈禧提出要铸造一文制钱。因为铸造一文制钱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要贴赔很多。户部便表示不便在京局开炉铸钱。慈禧认为户部在推卸责任,于是命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天津建厂铸钱,即宝津局。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225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宝津局光绪通宝铜钱介绍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