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了很多有关书画的知识,都跟国画有关,没有谈到油画,那么,古玩收藏网网的小编在此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油画方面的知识。 一、工具和材料 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它起源并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产生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在运用蛋彩画法的同时,许多画家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调和剂。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解颜料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致使描绘时运笔流畅,颜料在画面上干燥的时间适中,易于作画过程中多次覆盖与修改,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泽度,干透后颜料附着力强,不易剥落和褪色。他们运用新的油画材料创作,在当时的画坛很有影响。油画技术很快在西欧其他国家传开,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得以迅速发展。 ① 颜料,分矿物质和化学合成两大类。最初的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由手工研磨成细末,作画时才进行调和鼻衄内 。近代由工厂成批生产,装入锡管,颜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加。颜料的性能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调色时,化学作用会使有些颜料之间产生不良反应。因而,掌握颜料的性能有助于充分发挥油画技巧并使作品色彩经久不变。 ② 画笔,用弹性适中的动物毛制成,有尖锋圆形、平锋扁平形、短锋扁平形及扇形等种类。 ③ 画刀,又称调色刀,用富有弹性的薄钢片制成,有尖状、圆状之分,用于在调色板上调匀颜料,不少画家也以刀代笔,直接用刀作画或部分地在画布上形成颜料层面、肌理,增加表现力。 ④ 画布,标准的画布,是将亚麻布或帆布紧绷在木质内框上后,用胶或油与白粉掺和并涂刷在布的表面制作而成。一般做成不吸油又具有一定布纹效果的底子,或根据创作需要做成半吸油或完全吸油的底子。布纹的粗细根据画幅的大小而定,也根据作画效果的需要选择。有的画家使用涂过底色的画布,容易形成统一的画面色调, 作画时还可不经意地露出底色。经过涂底制作后,不吸油的木板或硬纸板也可以代替画布。 ⑤ 上光油,通常在油画完成并干透后罩涂上光油,保持画面的光泽度,防止空气侵蚀和积垢。 ⑥ 外框,完整的油画作品包括外框,尤其是写实性较强的油画,外框形成观者对作品视域的界限,使画面显得完整、集中,画中的物象在观者的感觉中朝纵深发展。画框的厚薄、大小依作品内容而定。古典油画的外框多用木料、石膏制成,近现代油画的外框较多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 二、技法 1、注意胶层的配制,透明画法的胶层须是白色。只是这样它才能形成所谓“透明”效果。 2、罩染的技术,它不单指媒介剂加透明色的稀薄油层,还包括塑造形体时色彩的“粉”与“浅”准,而是有目的为以后罩染留有余地。罩染的技术中还有一种利用补色关系的作法,比如对象的色彩为绿色,调色时可用蓝色塑造,然后在调入黄色的媒介剂罩染,可达到表现对象的结果。这一作法比较能体现罩染技法的优点。染的媒介剂中一般不调入白色或其它不透明颜色,以免损坏透明的折光效果。 3、 油画的颜料最好自制,调配颜料时请注意它干的速度和色素颗粒的大小。白颜料一定要自己配制。 4、光油透明度很重要,鉴定光油透明性能的简便方法是:将光油涂在白纸上,干后看其留下的油迹的深浅,深者差,浅者佳。好的光油是无痕迹的。(媒介剂的选择标准与光油一致。)光油干后表层的结膜也是体现其质量高低的表征之一,它以结实不粘尘土为佳。 我们知道, 一切绘画技法法则都不是宗教中的教义,它是随着艺术家的表现要求而变化调整的,所以,不要将一切技法看作死东西,以科学性为原则去开拓材料技法的领域,尤其具有吸引力的应是我国传统绘画材料的研究尝试。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油画知识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