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更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从古至今它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符号。 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定性,是客观的。书法艺术的审美规律也是客观的,不以书法家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书法家只能发现它、遵循它,而不能改变它。中国书法是在文字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一种文字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书法家也应该尊重。这些文字上的规定性、书体上的规定性、审美规律的规定性,我们称之为“法”,称之为“必然王国”,书法家必须了解它、熟悉它、尊重它,最终才能掌握它,从而走向“自由王国”,达到法无定法的最高境界。 从书法审美角度而言,先秦之朴拙、秦汉之高古、魏晋之尚韵、隋唐之尚法、宋之尚意、元之尚态、明清之崇魏……我们今人习惯地称之为传统书法审美观。这里需指出的是,并不是一提传统我们就反对,而是要批判地吸收。在创作时应该认识到,每一个时代的书法艺术都在不断地继承前面的经验和抛弃该时代的糟粕,然后吸取该时代的新鲜血液,丰富和完善书法艺术自身的内容和形式,所以我们要重视和尊重书法自身的审美规律。 书法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自我扬弃,这种扬弃使中国书法创作形成了一定的规定性,这些规定性是我们书法家在创作时必须遵循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创作时不能认为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传统的笔法规律、字法规律、章法规律就可以不屑一顾;相反,我们要在尊重和遵循传统书法美学的前提下,融进我们现代审美的时空观。唐张怀瓘说:“圣人不凝滞于物,万法无定,殊途同归,神智无方而妙有用,得其法而不著,至于无法,可谓得矣,何必钟、王、张、索,而是规模。”(《评书药石论》)这句话强调了“得其法而不著,至于无法”的创作思想。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古人的“法”,得而不“著”某一具体的“法”,才可能体会“万法无定”的含义,达到“无法”的境界。 刘逸之先生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所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先生的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纵观刘逸之先生的每一幅书画佳作,给人以清秀大气之美,处处浸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和理念.先生的书法作品,行草俊秀潇洒,透出一股书卷之气。草书、隶书、雄浑拙重,又不完全临池得之,更多的是得之于天资。多年来,他临习颜真卿、柳公权,其后对魏碑、汉隶多有涉猎。经过长期的习练,他的书法艺术伴随着人生阅历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成熟,形成了他豪放抒情、雅俗共赏的书画风格,展现出了恢弘的气度和儒雅风范。这种气度正是他思想情怀的体现,是精神境界的外化,表里相通,若合一契。先生的书法作品无一不体现出勤于思考,勤于创作,勤于总结,更流露出艺术家的学养与品性。他的书法作品从不勉强,不生硬,不做作,而是在精心酝酿中自然奔放。他的书法写出了他的思想,他的胸怀,他的感悟,让人欣赏过后有一种韵味,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种寄托,令人久久回味,意犹未尽。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书法的法无定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