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市场每年都在发生着迅速的转变,不论是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书法等等,字画市场的全面转化,致使整体结构进行 调整,那么,国画市场的变化表现在哪里呢? 传统的中国画“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思想。 正是中国画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审美取向,使其具有了特定的艺术价值。人们在发现中国画市场价值的同时,中国画市场的大幕就已被逐步拉开。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画艺术品市场就开始启动,1990年代中期出现近现代书画的一次上涨波段,也激发了国内拍卖市场第一次比较集中的投资热,出现了种种炒作现象,也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国内拍卖市场的特色。 自2003年以后,中国画市场投资就开始进入爆发性成长期,在2004年至2005年间,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局面。春拍是书画市场的晴雨表,仅2005年的春拍,北京、上海等地的24家拍卖行,就一共推出中国书画作品19062件之多,成交额达到人民币32.98亿元。如此巨大的交易额更是刷新了中国画市场的一个又一个拍卖纪录。但是,2006年春拍高潮后,中国画市场行情出现了大幅回落的现象,无论在作品的数量和拍卖额上,还是在作品的成交率上,相对于2005年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2008年以后的市场上,书画大家的精品和一般作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古代书画精品价格高涨,近现代大家精品唱主角的局面,如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等人的作品持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价位一直处于上升地位,显示收藏投资界对于艺术品价值的再定位。而当代书画作品也面对同样的调整,仅仅按照尺幅论价,已经越来越难以成立,人们也开始区分何为精品、何为应酬应付制作。 2011年,共有581件高价拍品诞生,其中中国书画为414件,瓷玉杂项为114件,油画及当代艺术为41件,其它门类总计12件。从结算进度上看,截至2012年4月,仅有不到一半的千万拍品完成结算:261件作品完成结算,320件未结算或者未完全结算。当年的“标王”,3.7亿元(不包括佣金)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在未结算的榜单中,很不幸的位居榜首;分别以1.69亿和以8000万成交价拍出的齐白石《山水册》和《花鸟四屏》亦未结算。 随着当代人社会观念和艺术审美观的变化,也出现了当代水墨或新水墨的创作风格,这在过去十多年只是国画市场的小小支流,到这两年逐渐引起不少关注,年轻一代新水墨画家也逐渐受到重视。他们的作品既有国画传统的笔墨运用与意趣取法,也有现代艺术的一些处理手法和构图,适应了新一代藏家的兴趣,未来发展可期。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国画市场的变化表现在哪里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