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云南会泽铅锌矿的特大型 嘉靖通宝,直径580毫米,厚35亳米丹重41. 5千克。相当于清代库平1112.57两。比保存在湘南省博物馆的一直径为 335 毫米、 厚 8 毫米的半枚残片 太平灭国 特大花钱大得多',可以说特大型 嘉靖通宝 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方孔圆钱, 堪称中国方孔圆钱之最。 特大型 茄靖遭宝 造型精美, 钱文规范。文字清晰、 书法刚健、 布局匀称。 新中国成立前由旧滇北矿务局保管处收藏。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 年 4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业接管部派代表接收。 此后该钱一直保管在云南会泽错锌矿档案室。 1990年 6月 27 日经会泽铅锌矿科研所取样分析化验, 该钱金属成份含量为: 铜 90.01%, 铅 0.584%,锌0.532%, 铁3%, 银0.64%, 其他还含有硅、 硫等。 化验结果证明, 嘉靖通宝 大钱的金属成分与东川铜的金属成份相同。 该钱的铸料就是清代誉满海内的滇铜。 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 (1522-1566 年), 云南地区历史上长期用贝为币, 明嘉靖三十四年 (1555年) 云南始铸钱,扣留盐课二万作本, 铸钱三方余解户部, 至万历四年以巡抚御史言开局鼓铸, 而民间用贝如故,钱竟不行, 遂以铸成之钱, 运充贵州兵饷以后经过天启六年 (1626年) 颁布 《行钱便宜》 等一系列行钱措施及入滇大西军严令废贝行钱, 云南才与全国的通行币制相统一。 故 嘉靖通宝 在云南货币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会泽铅锌矿保存的这枚待大型 嘉靖通宝 经笔者对实物的考查分析: 认为该钱铸于清代康熙年间,是东川铸钱机构为纪念云南铸方孔圆钱而铸造的镇矿纪念币, 币材就是 滇铜。 ` 滇铜是清代铸造制钱的主要原料,有清一代滇铜的输出对全国钱币的铸造及钱价的涨落有较大的影响,关系到清代币制的稳定。 云南会泽是清代东川府府治, 东川是滇铜的主要产地, 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 云贵总督蔡毓荣上 (筹滇十疏》 其第四疏议理财, 着重 广鼓铸开矿藏, 自此开采滇铜供应铸钱之需, 东川矿开始大规模开采。 雍正十一年 (1733 年) 东川府设炉铸钱。 嘉庆四年 (1799 年) 成立宝东泉局铸币流通。 纵观传世的纪念性镇库大钱无一不包含了重要的纪念意义。 东川矿铸特大型纪念币镇矿亦具有符殊意义。 由于滇铜在清代的特殊地位, 大型 嘉靖通宝 己成为研究滇铜、 云南铜政。 清代币制及钱币学、 货币史的量要实物佐证。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182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世界最大的方孔圆钱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