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是在不同于一般艺术家的自身生活经历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农民的心境歌咏农民,显现了淳朴的情感美。这种情感美,是经由生动、强烈、深刻而又具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反映出现实生活。先生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是上个世纪家喻户晓的大画家,不论是花鸟画还是其他方面,先生的绘画成就无人能比,无人能及,可谓是上个世纪字画史上的一个奇葩,他的艺术魅力和艺术功底,为我们后代在艺术方面,做了指南针,是我们徜徉艺术海洋的导航器,是中国艺术上的一个奇迹。 我们的书画家要自强自立,既要坚持艺术的志向,又要面对自由竞争的市场。国画大师齐白石初到北平时刻印、卖画的润格并不很高,就是到了上世纪20年代初,他的润格费也还比一般北京画家(如陈半丁等)要低一些,二尺的扇面只收2元,生活很是窘迫。即使到了1931年,齐白石的艺术已进入盛期、作品水准有了质的飞跃时,他所提高的画价或润格费也并不比北京相应水准的其他画家高:同是1931年的润格,萧谦中屏堂每方尺12元(比白石高一倍),扇面每件14元(高出齐白石约4元);周养庵三尺以内条幅16元,四尺以内20元(略高出白石),扇面、册页每件6元(与白石相同或略低);秦仲文堂幅八尺56元(低白石16元),六尺40元(低白石5元),四尺16元(低白石4元)。萧、周年龄比白石小,在当时名声略相近,秦是小辈。而白石只比秦高,而低于萧、周。当时齐白石画作供不应求,他把收入也看得很重,对钱画交换的规矩把得很严,但在画价上却采取低姿态,润格费始终保持在合理水平上。 更为可贵的是,齐白石决不因为钱而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初到北京、租住在法源寺,他写过这样一个告白:“余年来神倦,目力尤衰。作画刻印,只可任意为之,不敢应人示……作画不为者:像不画,工细不画,着色不画,非其人不画,促迫不画。刻印不为者:水晶、玉石、牙骨不刻,字小不刻。印语俗不刻,不合用印之人不刻,石丑不刻,偶然戏索者不刻。贪画者不归纸,贪印者不归石,明语奉告。濒生启。”无疑,齐白石的创作之路和经营之路给今天的书画家们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借鉴。 画家以市场能接受的价格出售作品并不表明自己的水平不高、档次低。如果画家像早年刚进北平的齐白石一样,薄利多销,自己现在的作品就是未来作品销售的广告,久而久之,名气大了,作品也就升值了,承包你的作品的画商就会找上门来。这何乐而不为呢? 白石先生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地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了世界的重视,他对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样样精通,在现代的中国绘画史上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着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他的作品深深得益于传统而又善于出新,由此他的画能够直接撼动人心并向我们传达着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在市场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作品参展、画作结集、送拍竞价、画家包装或其他方式炒作,提高书画家及其作品的知名度是必要的。但一定要低成本投入,面向购买力孱弱的市场,致力于艺术的提升,以合理的价格或润笔费出售作品,并借助影响力大的收藏类报刊宣传自己的作品及其创作理念,走白石老人走过的路,绝对是一条书画家取得艺术、致富双丰收的成功之路。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从齐白石的画看待艺术市场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