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中赝品最为泛滥的是书画,因为只要能够写字画画的皆能临摹,居心不良者拿出来就当作真品来哄人。当然能够写能够画不一定能达到水准,因此仿品多数质量不行,但也多有高仿,而令买家头疼。如想买到真品,一方面靠自己的学养,一方面也可请专家把眼。如果要收藏当代画家,较稳妥之法就是直接从书画家手中购求,或参加有信誉的拍卖行拍卖。 23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聚焦了书画造假,其中潘家园市场管理人员的一番话让人深思:“哪个市场不公开卖,拍卖行还瞎拍呢。”古玩市场的管理人员对于销售假冒名人字画的行为心知肚明,但是对这种售假行为却是视而不见、疏于管理,这无疑目前假画横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冒牌”书画,即使对“打假”胜券在握,艺术家也应把评判的权利交给司法机构,是不是“冒牌”作品,艺术家自己无法鉴定。专家认为,艺术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后,所有权关系就发生了转移,卖出作品后,艺术家只拥有著作权,艺术家有权利对作品发表意见,但那不能称为鉴定。艺术品真伪的鉴定应该找比较权威的鉴定机构,由该领域的专家出具鉴定意见,而不是由艺术家本人越俎代庖。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真假的论断在法律上不能成为证据。艺术品投资是当今投资领域的最后一座金山,且又是一座永远挖不尽的金山。 随着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火爆,赝品问题也越来越成为收藏者诟病的话题。然而,在古玩界自古就有不负责真伪的说话,这也给了许多不法者造假的理由。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书画造假以“流水线”形式完成,不仅大肆利用电脑放大和喷绘工艺,手工也十分拙劣,而此在业内却根本是个公开的秘密。 虽然我们目前并没有一部法律能够直接对于书画造假予以制裁,但是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就是为了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其中包括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美术、摄影、文字等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要想复制和出售书画作品需要经作者的同意和许可,否则制作和销售复制品牟利的人就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 面对着目前书画市场造假愈演愈烈,我们并非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让造假者没有生存的土壤,切实维护书画收藏者的合法权益。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对书画赝品应该持什么态度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