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历来是文人雅士所喜爱的植物,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素材,从古到今,有着数以万计的关于竹的诗词曲赋,同样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自古就重视画竹,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而且也成为艺术家推崇的楷模。中国文士借竹子表现自身的虚心文雅、高风亮节。那么擅长画竹子的画家有哪些呢? 左边咏竹诗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诗句为:高人必爱竹,寄兴良有以。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中间的咏竹诗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以《竹》为题的五言律诗,诗句为: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右边的咏竹诗句出自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创作的《咏竹》,诗句为: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左边前半部分:健添秋雨响,乾助夜风清。雀静知枯折,僧闲见笋生。这句出自唐代诗人齐己的《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左边后半部分:竹生荒野外,梢去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这部分出自南朝梁诗人刘孝先的《咏竹》。右边为经典咏竹名句:云淡风轻诗世界,雨香竹翠画乾坤。 历代中国人一直有着浓厚的竹子情结,"东坡肉"的始作俑者东坡先生居然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句,而竹痴、竹仙板桥先生更是几乎家喻户晓。竹和松、梅、菊等自然形象,在中国文化和艺术中,具有了符号象征意义。 竹子的象征意义: 竹子在中国的文化中,是有骨气、有气节、坚贞的象征,同样也象征着生命的弹性、精神的真理,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常赞美竹、咏竹、画竹、写竹,它们有着虚心亮节、潇洒挺拔的君子风度,世人常用竹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以竹的品质为自己品格的发展方向。 竹子的四大经典文化内涵: 1.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 2.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 3.竹子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 4.竹子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红竹画《姑孰十咏·慈姥竹》 中国人最早的竹情节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之后,竹子从一种文化意义演变到了一种民俗的意象,竹子与人们的关系更加密切。那么竹子有哪些延伸含义呢? 竹子的延伸含义: 1.“竹报平安”常用来祝福平安吉祥、大吉大利; 2.“步步高升”常用来祝福职位高升、人生富贵; 3.在中国画中,竹与梅花、喜鹊画在一起,更有爱情长久、幸福美满的美好寓意。 红竹画收藏四大亮点: 2.红竹画作品内涵丰富,展现藏家高雅品味; 3.投资回报率高,能实现家庭资产的增值保值。 4、这两幅“红竹画”题材作品的作者是“启功体书法”的衣钵传人、启功的大弟子李传波,名家的收藏,可世代相传、记载家族辉煌,是家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李传波,何许人也? 李传波,号东山墨人,年过五十,近年来总是被业内同行称为:“启功体书法第一人。”然而他自己不以为是,宁愿自称:当代启功体书法艺术的积极追求者。追问原因,他表情肃穆的说:启功先生创立的书体博大精深,深受人民喜爱,钻研习练者数不胜数,谁敢称之第一。 资深藏家们都知道一个这样的道理,收藏名家的弟子或名人之后的书画家作品增值潜力大。的确从其老师的艺术适诣就能看出其弟子的未来发展高度。其老师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终于在其老师的基础上自成一格的。这样的艺术家能成为与其师并驾其驱的大家。在名人之后也同样道理,因为其身世的传承有续也被市场广泛追捧。 李传波继承和发展了恩师启功创立的“启体”,对启功体书法的传承、发展、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李传波书法价格与日俱增,有其特定的缘由,而不再仅仅是恩师启功耀眼光环下的一位入室弟子,更是一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当代启功体书法大家。李传波曾多次对外公开感谢恩师启功生前对他的教诲和悉心指导,并始终遵守恩师启功遗志,将启功体书法艺术能够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李传波的书法作品在艺术品投资市场具有较好的投资前景,呈现出保值增值的强劲势头,瞭望整个艺术品投资市场,李传波的书法造诣突出,作品魅力独特,升值空间大,增长态势强,具有很高的收藏投资潜质。 2013年11月21日,李传波先生个人书画全国巡回展试展在广东东莞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2013年12月07日北京瀚海拍卖,拍卖作品尺寸178*96cm成交价格230000元 2013年12月30日北京九歌拍卖,拍卖尺寸178*96cm成交价格260000元 2014年3月22日北京荣宝拍卖,拍卖作品尺寸136*68cm201600元 李传波助推中国传统文化——“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李传波老师作为中国当代的文人墨客之一,自然也有着浓厚的竹子情结。他的竹子画题材作品以“题诗画”著称,尤其是他红竹作品,独具一格,再加上他采用“启功体书法”书写名家诗句,使得李传波老师在国内竹子画题材作品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他也因此被业内人士评为“当代郑板桥”。启功大弟子李传波更是引领着当下竹子画收藏新热潮,也在推动者中国传统文化——“竹文化”继续向前延伸和发展。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份竹子情结,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是竹子的铁杆粉丝。竹子,它是一分记忆,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优秀品格的象征,更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写照。由此可见,收藏一幅竹子画,可以最大程度地展示出主人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个人品味、高大的人格形象。喜欢李传波老师这几幅竹子画的朋友,请直接联系在线客服。 竹,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竹是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是君子的象征,为无数仁人志士喜爱,古今文人墨客对竹充满了赞美,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和竹画。中国人最早的竹情节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之后,竹从一种文化意义演变到了一种民俗的意象。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1602.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擅长画竹子的画家有哪些呢?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