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鸡血石与福建寿山的田黄石和芙蓉石,同称中国印石三宝。其中,昌化鸡血石被尊称为“印石皇后”。田黄石以两计,价值3倍于黄金,而通红的昌化鸡血石更是价逾田黄。 所谓鸡血石,就是石色艳若鸡血之石。按产出地区,鸡血石又可分为昌化鸡血石与巴林鸡血石,但这是中国藏家的分类方法,外国藏家把二者统称为中华鸡血石。昌化鸡血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以西约40公里,“浙西大峡谷”源头的玉岩山之中。该地多汞,鸡血石之所以呈现鲜红的鸡血色泽,其实就是硫化汞的作用。同一块石头,带血色的部分称为鸡血石,不带血色的部分称为昌化石,仅此而已。昌化鸡血石血色鲜活纯正,有“南血之称”。巴林鸡血石产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地处大兴安岭支脉西段的朝鲁吐坝乌兰坝南麓,其地细润,透明度好,以冻地为主,不含“砂钉”,有“北地”之称。 鸡血石中的红色部分称为“血”,血色以外的部分称为“地”或“地子”。赏鉴鸡血石,首先就要看“血”的红色,以鲜、凝、厚为佳。鲜者红如淋漓之鲜血,凝者聚而不散,有层次深透于石中为极品。之后是观地,观地,就是看鲜红色的硫化汞结晶在什么样的石头之上。如结晶在花岗岩状的石质上,其地就僵,多杂质,夹杂有石英小颗粒,此地最为不好;如鸡血结晶在乳白色干燥的地上,其色如熟石灰谓之石灰地,亦差。如鲜血结晶在洁白如玉的地上,与红血相映犹如锦上添花,该地张最佳,谓羊脂白玉地。总之,鸡血石地张以纯净、半透明、无钉与血之鲜红色彩交相辉映者,为上品。 中国人对于鸡血石的认识始于明代初年,据史书记载,最早发现昌化鸡血石的是上溪乡玉山村一位农民,他在村庄对面康山岭西侧砍樵小憩时,见脚下露出地表的岩石晶莹如玉,红似鸡血,艳丽非凡。出于好奇,此人用铁杵凿下一块带回家中,村民们争相观赏,爱不释手。由于昌化石软硬适中,适宜镌刻,特别是鲜红的“血色”,不仅艳丽,而且象征着吉祥,因此迅速传扬开来,得到宫廷和工艺美术界的喜爱,迅速被列为中国图章石之珍贵品种。相传在一段时间内,献玉石者可得官,所谓“玉石官”是也。1784年,乾隆游江南之时,临安天目山主持献8厘米见方鸡血石一方,乾隆大喜,当即命刻“乾隆之宝”4字,并注明“昌化鸡血石”。此宝至今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珍宝馆内。 自此之后,昌化鸡血石在中国文人阶层中大热,价格一路飞涨。未及数年,昌化鸡血石便已无多少存量。石已少,但追捧者仍甚多,其对于鸡血石探索的足迹也是越来越远。 于是,在上世纪70年代,于内蒙古赤峰巴林右旗,发现亦有鸡血石,产量较昌化多,但其质地不及昌化之细腻、有韧性,石中含水量较高,天旱易裂。血的分布呈一条条的血筋状,纵横交叉,散而不聚,易氧化而发暗。此外还有一种在蛋青色带透明的地子上,有粉红色血,血色净淡,不鲜不浓,若桃花初放,称桃花血。此种鸡血石便是巴林鸡血石,就化学成分而言,是昌化鸡血的同族异种。 当下,无论昌化鸡血石还是巴林鸡血石,只要品质好,价格便是天价。利润上有了较大的空间,市场上的假鸡血石便多了起来,其中尤以压制造假法为多(采用真的昌化石粉,添加硫化汞,纳入章模,取中放入铅柱,加压成形,表面罩上一层极薄的树脂,磨光后即成)。不过简易识别这类鸡血石倒也不难:其一,假鸡血石的手感分量较真鸡血石轻,这是天然石与人造石的重要区别。毕竟它们的排列结构、形成的时间与条件不一致。其二,假鸡血石的石性尽管有脆硬之感,但把它放到玻璃桌上轻轻敲击,其声如木,过于脆硬。其三,假鸡血石无筋无隔,使人感觉到一股“妖”气。其四,可以用小刀来检测,天然鸡血石用小刀轻刮,其粉末为白色,而仿冒的鸡血石有韧性,小刀不易刮成粉末,粉末为红色。 真正认知鸡血石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从色到地,从真到伪,不过就是初级阶段。但大拙至美,任何品鉴都是从小处着眼的。比如与其他玩石不同,鸡血石是不能盘玩的——盘玩易使“鸡血”部分氧化,变得暗沉,失其本色,甚至不宜长期曝露于空气中,如此小节,理当先知。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1376.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中国印石三宝之一昌化鸡血石价格一路飞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