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画审美特征的理解会敏锐我们的直觉,欣赏时再结合想象,方能领略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气韵、神韵、陶冶情怀。中国的书法与绘画是在一种特殊而古老的文明环境中产生的。几千年来,它们曾走过了从发端、童稚、成熟到升华变化,从实用到艺术化的漫长路程。毫不夸张地说,书与画是华夏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表现之一,并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准。 中国画“诗情”和“画境”的关系,就是说画中物表达的意境和在咏物诗中充分表达的情感是相通的,所以才会“见诗如见 画”。潘天寿说:在诗的表现上,有关格律、韵律、音节、意趣等等,与绘画表现上的风格、神情、气韵等等是完全相通的。又说:诗画是意境的结合,是从同一源头而来的。画后题以诗句,互相对照,互相补充、互相引申,同时也起着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综合作用。是祖国传统艺术上的一种特有形式,至为珍贵。 如果有诗的根底,作画时可以脱掉俗气,增加诗的韵味。 中国画的诗情既可指诗的内容也可以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艺术家静观自然,从一草一花,鱼游鸟栖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变化, 体验到自然与人的亲密关系,以致发现了某种生活的哲理,由此而引发出某种特 定的情感,这就有了“诗”。诗的品格是中外优秀艺术所共有的特征。 所谓中国画“画境”就是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的“意境”,一幅画如果不能令人产生丰富的联象,充其量只能算是图解,不能算是好画。画境就是作者在绘画创作 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指在绘画创作中运用各种手段创造出来的情境。 当前,激进时代已然过去,更多的当代画家以回归的姿态默默的进行着尝试和探索,延续着“传统、生活”的探索方式,以寻求中国艺术新的突破口。古玩收藏网签约书画家宋元明先生说:“我相信,通过我们这一代人努力的继承优秀的传统,一定会将中国精神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下去,在绘画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注: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纳:容纳,包容。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广泛,数量巨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同时,海纳百川还有包罗万象的意思,常常用来形容事物壮阔雄奇,难以形容,于是用“海纳百川”来形容。而且此幅书法又运用象形的手法和道教符号的点缀,风格独特,值得玩味。挂在书房可自勉,挂在企业公司则不仅可以起到管理者与员工共勉的作用,又成提升企业公司的形象和品位,用于礼品赠与他人,也是一件相当不错的礼物。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诗情画境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