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采访了古玩收藏网的负责人李先生,他说:“其实从创作时间上讲,书法的创作没有绘画来得复杂,所以,人们总会认为一幅绘画要比书法吃功夫,也就要更有价值,可以说这是投资者和收藏者收藏字画的一个误区。其实,书法的创作远比绘画要难得多,书法之所以难,就因为字人人都会写。但对书家而言,他的书法要得到大多数藏家和观者的认可实属不易,没有千锤百炼的功夫恐怕难以在书法上站住脚。相反,绘画毕竟形象生动,短时间的业余爱好者也能画出比较形象的画作。就是从世界的范围来看,讲书道的,也只是亚洲廖廖几个国家。范围有限,也造成了很多国家的不认可。这种不认可是因为他们不懂,由于不懂也就会有一种自然的拒绝性。”
那么,概括起来许先生说,“书法家协会导向”的中国书法定价模式至少存在以下两大弊端: 第一,书法家协会的官僚化导致书法作品价格的官本位。书法家协会的半官方性质,一方面有利于书法家协会的工作开展,另一方面则导致了书法家协会的官僚化倾向。举例来说,在各级书法家协会中,退居二线,喜欢书法的领导干部通常会担任一些领导职务。由于书法爱好者在书法家协会的职务是书法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书法家协会的官僚化最终导致了书法作品价格的官本位。
第二,书法展的策展人与参展人身份重叠导致评选不公。按照艺术展的国际惯例,策展人的身份通常是“独立”的。艺术展的成功将增加独立策展人在业内的声誉,艺术展的失败则将影响独立策展人在业内的口碑。在这种收益与损失明晰到个人的情况下,独立策展人通常具有足够的动力,保证以艺术品的真正水平,而不是人情世故作为筛选作品的主要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艺术展运作的相对公正。对于各级书法家协会组织的书法展而言,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一方面,由于书法展策展人的行为通常属于机构行为,因此,书法展的收益与损失并不能明晰到个人,从而缺乏足够的激励与惩罚来约束实际策展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在这些书法展中,普遍存在策展人与参展人身份重叠的问题。书法展的众多策展人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在这种情况下,书法展的不公显然在所难免。 面对书法市场的低迷行情,有的人摇头叹息,也有人大胆预言:“中国书法5年内将上涨10倍。”在目前的情况下,作出以上两种判断,显然都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书法市场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变革实际上意味着书法市场未来的出路。总的来看,这场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书法定价的市场化。就目前的市场行情而言,“书法家协会导向”的书法定价模式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例如,某些书法功力不深的书法家协会领导的书法作品价格,就随着他们的换届下台而大幅度下跌。一些在目前的体制下藉藉无名,但风格独具的中青年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价格,倒是以每年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稳步上涨。市场是最好的教化者,在书法市场上不断犯错,遭受损失的市场参与者与那些屡屡成功,获利丰厚的市场参与者,都会从市场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书法家协会导向”的定价模式也迟早将被书法定价的市场化模式所取代。 第二,书法展的独立运作。在国际艺术市场上,艺术展览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所谓的筛选机制,即面向市场,推出新人。而目前中国书法展的运作模式,基本上不是独立化、市场化的,而是官僚化、体制化的。其结果当然很容易导致书法展在作品筛选过程中的不客观、不公正现象。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艺术市场运作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一些由独立策展人组织的书法展已经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微博]和成都现代艺术馆等私立艺术馆顺利举办,而且影响深远。尽管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种由独立策展人组织的书法展还未具规模,不成气候。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书法展的独立策展机制和独立运作模式显然是大势所趋,指日可待的。 最后李先生很乐观的表示:“虽然,书法的价值体现暂时还远远不如绘画,但同时也说明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书法艺术品交易仍然还处于一个价值洼地,从书法收藏与投资的角度来说,书法艺术品投资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方向,中国书法是潜力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目光转移到书法作品上。”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书法艺术的出路在于变革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