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花鸟作为中国艺术的表现对象,一直是以图案纹饰的方式出现在陶器、铜器之上。那时候的花草、禽鸟和一些动物具有神秘的意义,有着复杂的社会意蕴。人们图绘它并不是在艺术范围内的表现,而是通过它们传达社会的信仰和君主的意志,艺术的形式只是服从于内容的需要。 中国花鸟画经过了长时间发展,到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比传统花鸟的内容更加丰富。说到花鸟画不得不提的就是花鸟画中的梅花图,今天就让古玩收藏网李经理带我们一同走进梅花的世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梅花是坚毅、高雅的象征,而在当代人们对于梅花十分喜爱,而且赋予了梅花以时代的精神,凌寒而开的梅花所拥有的强悍生命力让人赞叹。在艺术家的笔下,梅花突破那种固定格式的美,千姿百态,枝干劲健,繁而不乱,疏密有序,更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古玩收藏网签约画家李中华先生笔下的《铁骨生春》,画中的梅枝和梅花搭配得疏密有致,长枝处花疏,短枝处花密;树枝疏散处花疏,交错处花密。李中华先生很好地把握了这样的构图原则。他的梅画在遵循“多而不繁,少而不亏”和“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萼蕊疏疏”的理论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如表现枝干的质感,图中,梅树的主干以淡墨绘出;分枝以中锋勾出,挺拔坚韧,并且运笔峭拔,顿挫有致,自下而上,一气呵成。 李中华先生的行枝、布干、点花都是在他认真观察物象的基础上,运用较高的笔墨技巧绘成的。图中,繁花似锦,毫无妩媚,体现了画家不凡的创作功力。以繁梅的形式表现梅花清贞、孤傲的气概要比用疏梅的形式表现更难,可见画家绘画技巧之高,此图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在画梅的意境上,注重融入自己的感受,表现梅花的寒香之气。简洁爽利,再施粉朱、铅白点染花瓣,清丽秀逸,有暗香浮动、神清韵幽之感。他表现梅花并不单求形似,更注重表现神韵,绘出了娇艳、清雅、灿烂、繁密的梅花。在花的形态表现上,画出了老树枝的枝怪花疏和嫩树枝的枝密花繁。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花鸟画就一直没有像人物画那样备受重视,花鸟画怡情消遣的戏耍归类让很多的花鸟画家失去了坚守的信心,他们在失望中也就怡情消遣起来。随着八五的来临,人们的思想得到更大的自由,花鸟画的创造也被一些机构提到日常事务中来,对于新时期的花鸟画创作,许多好的建议也逐渐出炉,从而涌现出许多有个性的画家,走在时代的前列。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当代艺术家笔下的傲骨梅花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