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布币是继铜贝以后中国最早的铸币,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圜币比布币在历史上产生得更早。他们提出的理由主要有:一、早期的圜钱形状很像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用的纺轮,纺轮应用很广,圜币可能是由于纺轮用作交换媒介而演化产生的。二、古籍中记载我国早期曾以玉为币,这里讲的玉,可能就是玉环,而圜币可能是由玉环演化而来的。 圜币存世和出土的数量不如刀币和布币,但从发现和出土地点看,铸行范围却比刀币、布币广,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魏、韩、周、秦等国境内都曾铸行。从眼下已出土的圜币看,大部分是战国中后期铸行的。因铸行地广,圜钱的形体、文字种类很多,仅从钱孔来讲,有圆孔、方孔两种。圆孔钱有魏国铸行的垣字钱,大约铸行时间较早,数量也较多;有币文为重一两十四铢和重一两十二铢的,被认为是秦国铸行的。方孔钱有齐国铸行的賹化钱和秦国铸行的两甾钱等。一般多认为圆孔钱铸行时间较早,也有人持异议,认为姜太公时有可能造过方孔钱。但有一点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即圜钱是后代普遍使用的铜钱的雏形,秦始皇统一中国钱币后所行用的半两钱就是以秦国的方孔半两圜币为基准的。 圜钱中较为多见的是垣字钱(因币文的垣字像旧时用的横锁一样,所以俗称锁子钱)和賹化钱(如賹四化和賹六化等)及秦国的半两钱,但有两种圜钱存世数量虽稀却颇引人注意,那就是文信钱和长安钱。这两种钱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为有人认为它们分别是前文讲到过的吕不韦和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成峤铸造的。长安君于公元前239年受命率兵攻打赵国,中途突然倒戈,但很快被其他秦军歼灭,长安君也被杀死。有些学者认为长安君此举是与吕不韦合谋的,目的是要搞垮秦始皇,取而代之。此后不久吕不韦和太后都被秦始皇处置,就证明他们与此事有关。1955年春,在洛阳西郊河城遗址发现了文信钱石范,而此地恰是吕不韦封地,使得吕韦铸文信钱的说法又有了新证据。不过,这两种钱都以封号为钱文,而无论是这以前还是这以后,都再也找不到以封号钱文的例子,所以文信钱和长安钱究竟是不是吕不韦、长安所铸还是个未完全解开的谜。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902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圜币系统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