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作为在珠宝行业中比较新兴的一个行业,近年来因为他奇特的外表和亲民的价格也收到了非常多人的欢迎。生活中有较为出名的金珊瑚和红珊瑚,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珊瑚,比如白珊瑚、南珊瑚和鹿角珊瑚。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鹿角珊瑚。 鹿角是海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珊瑚,是数量比较多的品种。而鹿角珊瑚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珊瑚的生长形态非常像鹿角。鹿角珊瑚这名字的由来,是由于这个属的珊瑚都有如鹿角般的分支状生长形态。它是印度洋太平洋一带水域生长的珊瑚礁,鹿角珊瑚是数量多的珊瑚品种,主要包含栅列鹿角珊瑚、松枝鹿角珊瑚、粗野鹿角珊瑚等。它们的珊瑚杯都很细小而且结构简单。鹿角珊瑚简介鹿角珊瑚随着颜色深浅、形状的不同,会给珊瑚缸增色不少。它有许多不同的品种,生长形成的样式也不同。大部分在水族市场上见到的都是短、密实的枝状结构。这种珊瑚短的枝条会随着生长长出第二个枝条。 偶尔,也会长出像平面等其他形状。鹿角珊瑚为大型个体、珊瑚骼灌木状,分枝距离大,群体长达200-500 毫米;直径5-20毫米。顶端小枝细长而渐尖。分枝中部和基部的辐射珊瑚体稀,向上逐渐变为鼻形和半管唇形,小枝上的是针口管形。轴珊瑚体圆柱形,直径 2毫米,杯孔小。辐射珊瑚体第 一轮隔片不等,一般为六个,外侧直接隔片最大,内侧略小,第二轮仅有一点小刺痕迹,体呈黄褐色。它是重要的造礁石珊瑚,其石灰质的骨骼是构成珊瑚礁的主要成分。还可用于建筑材料或做工艺美术品。应注意对其保护。形态特征鹿角珊瑚多呈树枝状,往往高度融合主要分支。主要分支往往相差的曲线彼此通常锥度。支行众多,不规则的大小和锥度。轴向珊瑚石厚壁,但有小开口。径向珊瑚石有时排列成行,是不规则的大小,较大的具有宽的方形开口向外伸出。颜色:多种颜色,最常见的蓝色(可拍摄粉红色)或奶油。轴向珊瑚石常常是黄色的。分类特征主要依靠群体的生长型,轴珊瑚体的大小、颜色及辐射珊瑚体形状以及共骨的结构、群体的生长形和辐射珊瑚体的形状所示。生活习性生存环境水流湍急,水深0.5-20米。和其他珊瑚一样,该物种与虫黄藻是共生关系,通过光合作用补充自身70%的营养,在夜间珊瑚虫会捕食浮游生物。生长繁殖鹿角珊瑚的繁殖高峰发生在南太平洋,每年的11月份。保护级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鹿角珊瑚分布范围鹿角珊瑚,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包括红海、波斯湾、印度洋、日本海、中国东海和南海、太平洋中部。鹿角珊瑚一般栖息于热带海洋的珊瑚硝、内及浅海潮下带的礁石内,营固着生活,喜群集。 在中国 ,鹿角珊瑚分布于南沙、西沙、海南:国外分布在斯里兰卡、印尼、新加坡、菲律宾、新爱尔兰、大堡礁、日本等。鹿角珊瑚种属特征群体一般分枝形群体一般分枝形,树木状、灌木状或平板形,极少皮壳或亚块状,有轴珊瑚体和辐射珊瑚体,隔片二轮,无轴柱.珊瑚体壁和共骨多孔。本属是造礁石珊瑚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也是分类最困难,变异最大,变幻莫测的属,现知有382个指名种,34个化石种。从始新世至今一直分布在欧洲、西印度群岛、北美洲和印度--太平洋区.过去记载我国水域的鹿角珊瑚的新种有Verrill(1866)采于香港的Madrepora tumida , Bassett-Smith (1890)采自郑和群岛的Madrepora compressa ,Madrepora dendrum ,Madrepora rambleui ,Madrpo-ra fragilis 和Brook (1892) 报道郑主群岛的Madrepora nigra, Madrepora tizardi, Madrepora smithi 和中沙群岛的Madrepora tenella 及休自台湾的Madrepora sinensis 的新种。 1985年,自Wallace (1978),Veron &Wallace (1984)和 Wallace (1994) 对本属进行系统的研究后,依靠珊瑚的群体生长型和辐射珊瑚体的形状进行分类,并专门对照比较研究各作者存放在世界各国博物馆保存的模式标本后,归并成若干的效种,由于本属的变异大,特别是随不同生境的变异无法统一,依然是各持己见。鹿角珊瑚物种代表栅列鹿角珊瑚特征:珊瑚骼为厚、皮壳板状群体,或板状分枝融合表面有脊或柱棒状突起。在分布顶端有圆形的轴珊瑚体,不明显,经常是1个以上。辐射珊瑚体大小相等,斜口管形,或紧粘贴,或蜗牛壳状到有圆和狭裂隙状开口。共骨上有密的融合刺组成。 生活时为淡黄色。 地理分布:马达加斯加,查戈斯,马尔代夫,米尼可伊,尼科巴斯,可可斯群岛,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普岛,澳大利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波纳佩岛,马绍尔群岛,罗图马,萨摩亚; 中国的台湾兰屿、西沙群岛及南沙群岛。 松枝鹿角珊瑚特征:坚实的树枝状分枝,在顶端及其附近可有几个轴珊瑚体,分枝上的辐射珊瑚体紧密粘贴排列,杯口圆滑和管形辐射珊瑚体,第Ⅰ轮隔片发育好,6个约1/2半径宽,第Ⅱ轮发育不全。轴珊瑚体0.8—2mm;突出1mm左右,第Ⅰ轮隔片发育好,第Ⅱ轮隔片比第Ⅰ轮隔片稍狭。共骨上布满小刺。生活时为淡黄色、淡绿色和淡黄色夹带亮绿色或深褐色、咖啡色。地理分布: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 中国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粗野鹿角珊瑚特征:珊瑚骼的粗短单枝呈指形状或亚指形,基部共骨扩展彼此相连或游离不连。轴珊瑚体圆柱形,或椭圆柱形,突出2mm左右,直径3.5-4mm,杯孔小(1mm),二轮隔片狭,第Ⅱ轮隔片比第Ⅰ轮隔片更狭,珊瑚壁刺漕状。辐射珊瑚体圆鼻形,隔片仅见1-2个直接隔片。 只在基部的辐射珊瑚体内除2个直接隔片大外,还见狭的其余4个第Ⅰ轮隔片,第Ⅱ轮隔片发育不全,刺状。要共骨上浸埋珊瑚体的珊瑚杯径大小不一,突出的辐射珊瑚体突出的高度也参差不一,杯开口大小也不一,杯孔有圆形,也有斜椭圆形。该种的识别特征是粗短圆锥形分枝及特别大的轴珊瑚体,其颜色与分枝色不一,显著玫瑰红色或白色。生活时轴珊瑚体玫瑰色或白色,分枝呈褐棕色。地理分布:该种是印度--太平洋区的广布种;中国的台湾、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南岛及广东沿岸亦有分布。壮实鹿角珊瑚特征:珊瑚骼基部皮壳,分枝强壮嗜浪水平生长,呈锥形,顶端钝,分枝大小,长短、粗细相差甚大。轴珊瑚体突出,珊瑚杯深1.5-2.5mm,第Ⅰ轮6个狭隔片,第Ⅱ轮隔片更狭,或发育不全。辐射珊瑚体在分枝上部拥挤,向上突出,上粗下细的圆管形,直径2-2.5mm,突出2-4.5mm,珊瑚杯孔斜而椭圆,外侧第Ⅰ轮3-4个隔片清楚,内侧不清楚,第Ⅱ轮隔片小而不清楚,或不发育。珊瑚壁沟漕状,共骨刺海绵状或刺状。生活时浅黄色、淡褐色或咖啡色,基部深绿色或翠绿色。地理分布:澳大利亚,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萨摩亚;中国南沙群岛、海南岛。丘突鹿角珊瑚特征:珊瑚骼基部皮壳,中央分枝水平蔓生,长短、粗细不一,非常不规则,基部有丘状突起。辐射珊瑚体的形状、大小浸埋或突起(3mm)都不一样,管状辐射珊瑚体的杯孔有圆形或鼻形开孔,浸埋的辐射珊瑚体是圆开孔,而且数量多。在管形辐射珊瑚体中第Ⅰ轮隔片达1/2半径宽,直接隔片明显,第Ⅱ轮发育不全或无。轴珊瑚体管形,杯孔圆,杯径0。8-1.0mm,第Ⅰ轮隔片宽(1/2半径宽),板状,隔片上有齿。珊瑚杯上的珊瑚肋显著,有钝刺在珊瑚肋。共骨上有不规则钝或少量装饰小刺组成。生活时为深褐色或绿色。地理分布:新加坡,澳大利亚,马绍尔群岛,塔布堤;中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 鹿角珊瑚饲养条件水流:强光照:强水温:24~27 PH值:8.1~8.4比重:1.023~1.025难养度:难鹿角珊瑚理想的生活环境是金属卤素灯提供强光照。在强光照下会茁壮生长。在好的条件下,鹿角珊瑚的生长通常会比其他珊瑚生长的快。 为了使其充分生长,势必要保持高的PH、盐度和钙的含量,降低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尽可能接近零。如果条件适宜,会在掉下来的活的碎片上生长出新的个体。除了提供足够的光照和良好的水质给鹿角珊瑚外,它们还喜欢强的、间歇的水流。缸中最好安置造浪器和多个水泵。它们大部分的营养来自光合作用,但最好补充一些浮游生物及绿藻。鹿角珊瑚的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在强光照的环境下,并且提供了金属卤素。在强光状态下他出现非常好的生长状态。在这样的条件下鹿角珊瑚比起其他珊瑚来说生长的速度会快很多。为了鹿角珊瑚可以得到更好的生长,除了我们需要提供强光之外我们还需要给予他良好的水质。相比来说间歇性的水流会使他们生存的更好。光合作用给予了他们大部分的营养,所以饲养鹿角珊瑚的过程中还是需要补充一些浮游生物来辅助他的生长。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196.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鹿角珊瑚是什么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