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人的字号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特别是画家、书法家的“号”和诨号,常常能从其中看出一些他们的内心追求。例如:陈洪绶号老莲,李公麟号龙眠居士,李煜号白莲居士,沈周号石田,吴镇号梅花道人,朱若极号石涛,赵孟頫号松雪,黄慎号东海布衣,戴进号玉泉山人,华嵒号新罗山人,恽寿平号南田,程正揆号青溪,弘仁号鸥盟,扬无咎号逃禅老人,王冕号煮石山农。 诨号者如杨凝式之“杨风子”,范仲立之“范宽”,梁楷之“梁风子”等。 在这些名号、诨号之中,我们看到了这些艺术家虽然未必都能践行“号”之所诣,或者还有“身在江湖心存魏阙”者,但寄情山水,向往自然的情致还是与号俱来的。由此,我们再看中国人的山水画、减笔花鸟画,那些看似“逸笔草草”、“墨戏”的作品,表面上看,虽然实在不能和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深刻内容”相提并论,甚至媲美。但是,正是这些字号为“山樵”“野老”“逸民”的画家、诗家们,他们的骨子里对自然的歌颂和向往,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等,却不是所有西方美术观点所能够理解的。这就是中国的山水画至今盛况不衰的原因之一。外国人看不懂中国画,看不懂中国山水画、花鸟画,是因为不了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情有可原,但如果我们自己也认为中国山水画、花鸟画“浅薄”,那是数典忘祖。 《秋柳双鸦图》留给我们的一个深刻印象是:生命、寂静、空阔、永恒。我们的思想也会随着这个印象,像野马一般的,从画面到内容,再到任由我们自由驰骋的空间,它可以是有范围的,也可以是无边无际的。《秋柳双鸦图》的画面很简单,一段枯柳,倔强地留出一条柳枝,深秋落叶,柳丝依然在晚风中婀娜,在昏暗的月影下,两只寒鸦一上一下的飞着……如此而已,就这么简约。不管你是就此发表鸿篇大论,还是一字真言,它的主旨当离不开生命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键。 这幅画的作者是南宋人梁楷。 梁楷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北宋亡后南渡,流寓钱塘 ( 今杭州 ) 。他是名满中外的大画家,曾于南宋宁宗时期担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径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贾师古,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今河南开封人,善画道释人物,师法李公麟。高宗绍兴时为画院祗候。其白描人物,颇得闲逸自在之状。尝作《归去来图》,有所谓“一笔法”,甚古雅……)而且青出于蓝。他的减笔画开创了写意画的先河,影响了后世很多画家,如明代的徐青藤,清代的八大山人等,即便到今天,他的影响力依然强大。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中国大约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定型,但解释得让人饶有兴味的莫过于战国时期的庄子,他说:“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个万物与我并存的观念,隐含着和谐的成分,并不提倡与自然的抗争,更何况过分的攫取,讲究的是平衡。他还讲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方法。 如果说这些还不能看得清楚东西方的文化差别,那我们再举个例子看看。用西方的皇家园林中,引为代表的凡尔赛宫花园和中国皇家园林中的颐和园,或者是江南园林来比较。凡尔赛宫花园以整齐的形体对称和几何形的道路、修剪成型的花圃、树丛著称,强调的是人改造自然的“力量”,而中国的园林式建筑格局一言以蔽之“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将人的“力量”顺遂并寓于“自然”之中,差别就在这儿,不仅是审美情趣,更关乎的是理念。 梁楷是南宋画院的职业画家,但他厌烦南宋画院的因循守旧,他决意抗争,不再人云亦云,他要画自己的东西。明人陈继儒《眉公论画》中有这么几句:“梁楷待诏画院,赐金带不受,挂于院内,自称‘梁风子’。余曾见其《孔子梦周公图》、《庄子梦蝴蝶图》,萧萧数笔,神仙中人也。”能将当时国家最高艺术部门褒奖的金带悬于树上,不要,这个决心不是每个画家都能有的。究其原因,梁楷是要画心中的画,而不是要画“笔下”的画,所以佯称自己是“疯子”,这也是自保的一种手段。五代杨凝式就曾“疯”过几次,可是这个五朝元老留给我们的《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哪个又能说是“疯笔”呢? 宋代范仲立,性情宽缓,画法初学李成,继法荆浩,但最终还是觉得“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索性移居终南山、华山,于“岩隈林麓间,而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与神遇,一寄于笔端之间。”(《宣和画谱》)范宽如果不爱真山真水,能有《溪山行旅图》的横空出世? 元代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若非“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不测其所为”的如此爱山爱水,痴迷自然,岂能经营七年完成旷世绝作《富春山居图》? 人若疯,则情志皆失,画家若“疯”,则能挣脱羁绊,忘情山水,恣意笔墨,最大限度地回归自然,《秋柳双鸦图》如是。 梁楷的作品还有《八高僧故事图》《太白行吟图》《六祖斫竹图》等。 这些人与自然的故事,在中国绘画史上不胜枚举。当这些“助人伦,成教化”的历史文物跨越了万世千秋,旅行到我们面前的时候,姑不论我们如何感谢它们的殷勤到来,假令能观其作而致思想升华,庶不负它们万水千山的跋涉……但我们中的一些人竟然妄自菲薄,瞧不起我们山水画、花鸟画,认为只是闲情逸致而已,声言中国画没有外国的深刻,这不禁令古人无言以对,也令今人智识者扼腕痛惜的。 偶尔看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有一个人与自然的节目,其中有一节是根据美国科学家撰写的书籍改编而成的科教片,很有深意,也很有哲理。讲的是地球忽然遭受不可知的灾难,人类一下子全部灭绝,就像地球史上曾经的主人——恐龙,灭绝时的情况一样。不同的是,这个预演的灾难仅导致人类灭绝,其他生物还都照旧存在。 我们不就科学的意义讨论片子的假设是否成立,因为这个片子旨在通俗地讲地球如果没有人类会怎么样。接着,电视画面就五十年、一百年、一百五十年的一页页地翻过,旁白也在这一页页后略而周详地解说,画面上第次出现了地球人曾经赖以自豪的建筑,如美国纽约哈德逊河上的华盛顿悬索大桥、新奥尔良“超级穹顶”体育馆、矗立在闹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纽约海港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等等标志性建筑,它们一个个随着时间的消逝、自然剥蚀的作用,轰然倒塌……乃至一万年,一亿年之后,地球上所有人为的痕迹全部消失。“放眼之处”,大自然中又是郁郁葱葱,河流澄澈,充满了鸟语花香……“自然之手”抹平了由我们人类建立起的“丰功伟绩”并还之以“本来面目”。片子中的镜头当然是虚构,但真实,真实得令我们并未觉得这一切不可能,正如科学不掺杂情感一样,这个“预言”以探索的精神,将“严酷”深刻地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自行判断自己的功与过。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部片子中还描写了意大利天才画家米开朗基罗绘制在西斯廷教堂礼拜堂祭坛墙壁上的名作《最后的审判》——也在这场灾难中土崩瓦解的情节。这件米开朗基罗的名作自1536年始至1541年止,共历时五年方才告竣的巨制,到今年已经走过470年的旅程,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末日的审判”可能就在“后天”。假设地球真有这样的劫难,那么这个“末日审判”,已经不再局限于罪人,而是应该负有共业的人类,按照《圣经》观点,即每个人都有“原罪”,一概不能推卸责任。这部片子,令我们思索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问题以及怎样才能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方法。当然,大自然期待人类做出的这个回答可以永远思考着,也可以立即就做。 看梁楷的《秋柳双鸦图》,牵出这么多纷繁的思绪,皆由其简约的画面所带来。作为酷爱中国山水、花鸟的中国画,它予人的启迪一如电视片中的“警告”一样,早就无言的说过了。不同的是:一个由爱而生珍重,懂得和谐,一个是毫不留情地指出,后果可怕……但“深情关怀”和 “严重关切”是不同的表达方式,唯愿看过梁楷这件作品的我们,都能从画面传达给我们的美意,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期我们美好的生活更能长久些…… https://www.kaimen360.com/jingpin-543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宋 梁楷《秋柳双鸦图》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