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丹 尺寸 195.6×61cm 创作年代 1979年作 估价 HKD 1,500,000-2,000,000 成交价 RMB 1,559,250 HKD 1,750,000 专场 当代水墨艺术 拍卖时间 2017-04-04 拍卖公司 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7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刘丹之印」。 来源:于1980年代自艺术家。檀香山,孙穗芳博士收藏 刘丹:艺笔存真 《观音》原为敦煌莫高窟(第320窟)壁画,乃迄今为止于拍场所见刘丹最早期的作品。刘丹1970年代末移居美国夏威夷之前曾游历敦煌,并作一系列以敦煌壁画为题的作品。此系列早期作品以流畅的工笔线条及水墨晕染诠释佛一材,表达艺术家对中国辉煌的宗一史遗迹的崇敬之感。此作后为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新婚之礼,并藏于其礼佛居所。 在刘丹的艺术世界里,无论是文人赏石,细腻花卉,还是恢弘山水,归根结底都是他对现象背后真理的探索与追求。解读刘丹作品深度及广度的关键就在于一他与水墨媒介的深入互动以及对西方古典大师绘画和素描的喜爱与诠释。是次当代水墨拍责将呈现刘丹不同时期经典风格及题材的代表性作品,让观者得以一窥艺术家笔下存真之妙。 本次嚢括的最早一幅作品乃刘丹于1978至1981年在江苏省国画院学习期间所作,其时研习国童的刘丹曾前往敦煌莫高窟探寻早期佛教艺术经典如壁画、雕塑及典籍。《观音》(拍品编号556)即为敦煌之行时所作,于数幅同类佛教人物题材作品中属尺幅最大之作,线条优雅流畅,7X墨最染细腻; 足见艺术家精湛的水墨功底及其跨越时空与古对话的虔诚,更见其笔下文化与历史的深厚底蕴。 1981年远赴美国之后的二十余年中,刘丹展开对不同题材的探索,从人物到山水静物,以微观视角观察探究,尝试运用水墨、7K彩及素描等不同媒介。1991年开始的书籍题材作品即可视为刘丹初试水彩的转泪点。1一系列中国字典作品(见22页图1)尺幅巨大,描绘细缴入微,引人入胜。《祈祷书》(拍品编号510)是同一题材的一幅彩色作品之素描原稿,是为对中国字典之外其他书籍题材的新尝试,并选择了对人类思想同样具有重大影响的祈祷书进行诠释(见22页圔2) 自1990至2000年代初,刘丹陆续创作了一系列以罂粟花为主题的作品。中国文化赋予罂粟花特殊的历史含义,其鲜艳夺目的美感不仅成为刘丹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更让他借这些以罂粟花为题的作品表达对那些牺牲将士们的崇敬与纪念。2本次拍卖中的两件罂粟花设色作品(拍品编号524及553),与同系列其他作品一同展现了刘丹笔下罂粟花的鲜活生命力,通过不同构图及视角,描绘花姿百态——由含苞待放到几近雕零,好似对其背后蕴含的无限深杂行层层解读。 赏石自唐代起就甚为宫廷及文人藏家所好,亦是刘丹最钟爱且刻画最多的题材之一。3怪石肌理复杂交错,幻化无穷自然形态,如浩瀚宇宙之微观缩影, 浑然天成。有感于变化莫测的奇石腾含的道教哲学,刘丹自上世纪8◦年代起开始甶石头的题材入手,探索山水画的结构问题。4虽然刘丹传统中国画技法卓绝,入画题材看似具象,然对其画作的解读却不仅仅在于视觉层面的理解,而是基于观者对于画家所传达的资讯的判断与解读。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策展人柳扬曾言,「刘丹对大师作品带有创造性的临荜往往是其随性写意的诊释,将瞟藏在作品之中未经发掘的构图结构为己所用。」5正如其《烟山万壑拟李唐笔意》(拍品编号530),整幅山水以气韵相和,以石为「干」,得李唐构图之精髓,却自成一格^6而将石头由其山水情境中抽离,刘丹又以赏石为独立的刻画对象,观察入微,以干笔皴法细腻展现石之肌理,犹如在宣纸平面层层堆璺,塑起一块立体顽石。如《玲珑石》(拍品编号511)中所见,石之内在结构变幻无穷,动态万千,左侧所书小楷则字宇隽永,非II、平气静不能得,亦动亦静,意趣无穷。2013年所作《剪淞阁藏太湖石》(拍品编号531)则以其尺幅之大及细节表达之精细更添视觉冲击。此作亦表达艺术家与藏家对文人寅石共同的爱好与深厚情谊。剪淞阁藏赏石精品亦曾于2008年于香港苏富比「道法自然:剪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拍卖。 刘丹的艺术生涯始终未曾停止在其精神世界中对真理的探求。无论以何题材入画,刘丹笔下所展现的都远不止其肉眼所见,而是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与哲理。这样的作品往往邀观者与画交流,与古对话,收获开放的视角与阅读方式,这也是刘丹艺术创作的目的所在。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刘丹《观音》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