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 寄畅园图 ,估价:(人民币):8,000,000-10,000,000元;成交价格:920000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1秋季拍卖会中国书画(二);成交时间:2011-11-12 09:00。 李可染(1907-1989)寄畅园图,尺寸:68.5×48cm.约3平尺。立轴设色纸本。1972年作。 题识:寄畅园图。园在无锡惠山脚下,为江南名园之一,闻说当年北京造谐趣园时,即以此园为蓝本。一九七二,可染。钤印:可染。 说明:寄畅园,位于无锡惠山东麓,为江南名园之一。明代正德年间,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始建此园,名之“凤谷行窝”,万历年间,其后人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归乡,回无锡后,改筑园居,寄抑郁之情于山水间,故易园名为“寄畅”。园毁于洪杨劫火,清末补葺,山池及亭榭位置,尚保存旧貌,后时有增益,园景愈加精美,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即以之为蓝本。1954年和1956年,李可染曾两次到无锡,当地名胜梅园、寄畅园等,一一成为他的写生对象,此幅《寄畅园图》的源头,便是这两次写生之旅,而与寄畅园颇有渊源的谐趣园,也多次付诸笔端,构图与之相类。所谓“采一炼十”,虽画面构图大同小异,但对微妙变化的追求却是通向炉火纯青境界的必由之路,这也正是李可染艺术创作的特色。1960年后,画家虽仍写生不辍,但主要精力,则放在升华写生成果,作于1972年的《寄畅园图》,正是这种升华的写照。画面如摄影近镜头般扑人眉宇:远景中的惠山,平地而起,山脚下,株株林木挺立;山峦、林木环抱中,便是屋舍、亭台、湖石错落的园林中景;园林中的地面与湖石围出的湖面,几成两个平行相套的“C”字型,而开口之处,正朝向右下角,将视线延伸至画外……鲜活真切的现场感,显然来自写生,但又更强化画家的意境创造,将写生得来的丰富素材,内化为心灵的感受,并以传统山水的笔墨形式,传递出来。寄畅园实际面积不大,筑园之初借惠山为背景,画家即采纳同一手法为纸上造园的基础,山顶齐整而略有起伏,墨沈淋漓的蓊郁山林,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面空间,将整个园林环护在抱。画面下方约三分之一处,白色的围墙、屋舍、亭台,由左侧进入画面,错落连续,略向右上延伸,最终消失在林木间。左侧围墙中的一扇拱门,将园内外空间,连成一气,游人由此进入园内,三三两两地悠然园林间,从色彩的烘托及人物衣着看,似为深秋时节或夕阳将坠。园中央的水池,由岸边连绵的湖石,与草地分割开来,自右侧进入画面的山石,直直地半插湖中,打破了画面的圆势。石后的两棵大树,拔地而起,略向左倾,与左侧地面上同样耸立却略向右倾的大树,适成呼应,而树冠相向而生,形成树拱,与左下方围墙中的拱门,既遥遥相对,又在对比中凸显出空间的幽深。推敲构图的同时,画家强化了色彩关系:黑色的山峦与太湖石,白色的围墙与屋舍,灰色的湖光倒影,构成强烈的黑白灰对比。山峦、屋舍、湖石、水光,淡染花青,构成画面的外空间;草地与树木,则染以黄绿,构成画面的内空间,树木更以他标志性的逆光,层层罩染而出,与外空间的花青色,形成强烈的冷暖对比。环绕池水的山石孔洞,画家以精心留出的数抹空白表示,提点了画面神气。作品强烈的现代构成意识和新鲜的生命感受,完美地融入中国画的笔墨形式之中,一扫传统山水陈陈相因的程式,笔墨、造意与境界的处理均达到新的高度。“文革”开始后,李可染住“牛棚”,下干校,1971年才由湖北返京为饭店作画,画些有政治寓意的山水,此画便作于这一时期。《寄畅园图》作为非“政治任务”的山水,真正延续了画家对充实丰满风格的追求,以积墨积色法,完成了对自然美的再发现,彰显出艺术家追求艺术完满的强力意志。 https://www.kaimen360.com/jingpin-41323.html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李可染 寄畅园图 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