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9|回复: 0

明朝玉带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0 15: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玉带钩


□周李
带钩起源较早,一般认为不迟于春秋时期。古人常将其用在腰带上起扣拢腰带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皮带扣。其质地有金、银、铜、铁、玉、石等多种,玉质带钩是其中较为珍贵的一类。它一般为“S”形,一端有钩,多作兽首装饰;背有柱,柱下有顶。带钩除“S”形外,还有棒形、竹节形、圆形、兽面形、琴面形等。
带钩的使用延续时间长,至元、明、清时期,玉带钩大量出现。这一时期的玉带钩已实现由实用器向玩赏品的转变。玉质选材讲究、构图合理、造型优美,大量使用了动物和植物造型。钩首多为龙头形,龙螭纹组合最为流行。各种构图、纹饰,寄托了人们渴求福禄寿喜的美好愿望。
忠州博物馆馆藏的这件明朝玉带钩,为原县文管所于1972年在县废品站征集所得。这件带钩长11.2厘米、宽1.9厘米、厚1.9厘米。器物呈长方条形,采取浮雕、圆雕、镂雕并用的手法刻画出“苍龙教子”。苍龙身躯宽长、浑厚,略带弧形,因而显得动感十足。其身下有圆形脐,无爪无尾,头长双角,曲颈扭身,圆眼、粗眉、宽鼻,额头光滑圆润,张嘴露须,作昂首回望状,巧妙地形成龙首钩,神态安然慈祥。苍龙背上雕一无角小螭龙,应为苍龙之子,颌下有须。此刻,它正拖着瘦长的身子,缓步爬行于苍龙身上,口衔瑞草,目视前方,与苍龙龙头相对,似在聆听苍龙说教。虽不闻其声,但二龙神态举止生动活泼、形态亲昵。
“苍龙教子”源于《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是明清时期玉带钩上常用的题材,寓意望子成龙、吉祥美好。
忠州博物馆所藏的这件玉带钩造型、工艺精美,艺术价值较高,对探索古人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情怀,研究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有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