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uohao687 于 2019-4-10 15:42 编辑
花之美,在于悦其姿色而知其神骨,如此方能遨游在每一种花的独特韵味中,而深得其中情趣。每一种花的不同气质,被赋予了不同的精神。
自古至今,许多骚人墨客都以各自方式为花写下动人篇章,在这些艺术作品中,花已经成为一种心的向往,与绝美的精神境界,深深的美化人们的心。不仅如此,古人更是为花设立了节日,“花神节”就是专为花而设立的节日。 我国民间流传阴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的生日,自古有“花神节”,也称“花朝节”,俗称“百花生日”。该节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据说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流行最盛。
由于武曌嗜花成癖,从官府到民间都极力仿效、流行花朝节活动。因此,当时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十五花朝节与八月十五中秋节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人们将后两者连称为“花朝月夕”。
“花朝节”在清朝康雍隆年间夜流行鼎盛,每逢二月十五日宫廷依然保留祭花神和剪彩赏红等传统习俗,并在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等处都建有花神庙。古人敬花如神,不同的花神司管着各种花,绽放、凋落,也变得诗意且多情。十二个月令分别有着时令之花,相应的,便有十二位花神。
(由于地域文化等差异,民间有多个十二花神版本,说法不一) 古人喜花,不仅设宴赏花,吟诗赞咏,还将花绣在衣裳上,描在画里,绘在瓷器上。康熙十二花神杯正是其中翘楚,薄如脱胎,极难烧制。清朝官窑首度将诗词、书法、绘画、篆印合于一杯,将瓷器的艺术价值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月一花一诗一酒杯,未饮先得三分醉。
康熙对历代的瓷器很有研究十分欣赏,康熙十九年下令景德镇恢复御窑厂,研制新风格的各种瓷器。 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制一套生活用瓷——“十二花卉纹杯”,第一次把“诗、书、画、印”在同一器皿上并用,可谓“杯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意境",每只杯上绘一种应时花卉,指代历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题上相应的诗句,惯称“十二月花神杯”。
杯子作酒杯用,每只酒杯上画一种时令花卉,再配一首诗。此创意令年轻的康熙龙颜大悦。 据《陶雅》记载:“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质地甚薄,铢两自轻。若欲凑合十二月之花,诚戛戛乎其难。” “十二月花卉纹杯”12件为一套,其外形特点为:撇口、深腹、浅圈足、胎体轻薄、器型精巧绝伦,造型规整优美,胎质乳白、器薄如纸、晶莹剔透;其外壁分别用一年十二个月中不同的花卉来装饰,并配以相应的诗句。 康熙十二花卉杯上的花卉以水仙花开始,然后以此为迎春花、桃花、牡丹花、石榴花、荷花、兰花、桂花、菊花、芙蓉花、月季花和梅花,一杯一花,腹壁一面绘画,另一面题诗,诗句出自唐诗。
如今收藏有单只花神杯的,应该不在少数。凑齐12只,而且是同一批出窑品,难于上青天。2016年匡时春拍,一套青花十二花神杯,据传被刘益谦买走,成交价333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