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0|回复: 0

从青铜制造到青铜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4 17: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2.jpg
方彝
3.jpg
卣俯视图
4.jpg
  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伴随新馆开放,“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成为首批迎接参观者的展览之一,体现出中国青铜文明对于中国乃至于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价值。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为常设专题陈列展。该展位于国博C2展厅,全部展品103件,主要展示从商代晚期至战国末期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阶段性地演绎了我国青铜艺术的发展历程。

  从展品构成来看,每件展品皆堪称稀世珍品。其中,有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后母戊鼎”,有商代最大的圆鼎“子龙鼎”(高达1.03米,与“后母戊鼎”并称商代青铜器双璧),有晚清出土的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器内壁上铭刻商周易代的真正原因),有妇好墓出土的设计精巧、工艺精美的觥等。新的展览主题与新的陈列设计,为国家博物馆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的展览项目负责人是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于成龙博士。作为青铜方面的研究专家,他所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以何种方式将中国青铜文明呈现给世人。面对国家博物馆旧馆曾成功举办过的青铜展览,如何在新馆开放时做出新意,成为对于成龙博士最大的考验。让我们走进于成龙博士,听他讲述展览背后以及展品本身的精彩故事。

  《收藏·趋势》:在国家博物馆新馆开放之际,面对如此重要的展览,您考虑的重点是什么?

  于成龙:国家博物馆原来有一个展览叫作“古代中国”,其年代跨度从远古到明清,是常设展览和基本展览,也是国博的重点展览。在这个展览中,夏商周阶段,我们做了一个“青铜铸造”的单元,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体现青铜铸造的辉煌成就。2007年,馆里要求设计一个新的青铜器专题展。我接受这个任务时,感到责任特别重,因为你必须做得和“青铜铸造”有所不同。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最终将展览的主题定在表现青铜艺术上,包括造型艺术、装饰艺术、铭文中反映出的书法艺术。青铜艺术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美的历程。

  《收藏·趋势》:用美的历程来体现青铜器,这个方案会很令人向往?

  于成龙:当时,我的设计构思在馆里研究时,大家都一致同意。从最终展览的实际效果,包括从观众的反响来看,都认为此次展览和古代中国的青铜铸造展互为补充,效果不错。

  《收藏·趋势》:这个展览主要展示什么样的青铜器呢?

  于成龙:主要是可以反映青铜器发展历程的器物。

  以青铜器的发展历程看,我国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把青铜刀,距今约3000年,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件青铜制品。在龙山文化晚期,即4000多年前,青铜器大量出现。到了夏代中晚期的二里头文化,青铜器已经相当发达了。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大多为素面,少量器物局部镂空或装饰齿牙,一些器物简单装饰弦纹、连珠纹、网格纹及圆点纹。嵌绿松石饕餮纹牌,是二里头文化的装饰品代表。国家博物馆里二里头的器物很少,在这里,我们主要展示的是商后期的青铜器。

  商代的青铜器装饰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商代前期,饕餮纹已经成为装饰主题,其他如弦纹、斜方格纹、乳钉纹、连珠纹及涡纹之类多作为辅助纹饰。饕餮纹尾部分叉作鱼尾状,而且有些叉尾上端向上,向内强劲勾卷。整体饕餮纹面一种以宽线构图,粗犷爽利。商代青铜器造型中体现出的对称、平衡、稳定、虚实、动静,带给我们的是视觉上的美感。商代的青铜器文化继承了二里头文化的传统,达到了青铜文明的鼎盛。

  《收藏·趋势》:那如何用一条主线体现青铜器的艺术与美?

  于成龙:我们先从造型艺术上看。以本次展览中嵌绿松石饕餮纹罍和钺来说,两件器物属于国宝级文物。其中,罍的工艺非常复杂,以青铜为胎,先铸出槽,再以绿松石嵌出饕餮纹。

  这件钺,设计非常精巧。钺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像汉字中的“王”字,就是由“钺”字的象形文演变而来。钺本身非常重,但这件钺通过镂空,形成虚实对比,一虚一实,厚重之中见玲珑剔透,且减轻了重量,这是它的高超之处,充分展现了中国的传统审美理念。

  《收藏·趋势》:鼎是青铜中的重器,那么,从艺术角度,怎么来欣赏鼎?

  于成龙:商代后期和前期的鼎,有很大区别。商代前期的鼎中,一耳与一足之间呈垂直线;而商代后期则将两耳置于三足之间。这一设计造型的改变,使得一种平衡美产生了。

  商代后期的青铜器普遍具有一种匀称之美。从制作过程分析,当人们专注于铸造手艺时,往往注意不到造型美。因此,造型审美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一种发展,当进入了有意识的造型阶段,就走向了成熟。

  这件商代前期的鼎,是正方形的,商代后期,正方形就变成了长方形,为什么?因为长方形给人的感觉是更加稳定,这就是造型艺术。

  《收藏·趋势》:那装饰艺术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于成龙:这件乳钉纹 展现的就是商代装饰之美。它的整体图案是由一个纹样单位向上下左右四方重复连续扩展构成,即四方连续,非常适合青铜器做较大面积的装饰。而对称、连续,是商代工艺美的一个特点。

  至于这件方尊,看起来很精致,是商代青铜器纹样方面的杰作。

  它是三层花纹,古玩行所说“三层花”,即是指此。方尊通体以云雷纹为地,浮雕式饕餮纹、龙纹作为主体,饕餮纹和龙纹做阴刻线纹,目的是使动物纹饰的眼睛更为鼓张,进一步凸起,不但突出了主题纹样,而且形成了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

  《收藏·趋势》:书法艺术之美主要体现在哪些青铜器上?

  于成龙:像这件大盂鼎中的铭文就达到西周铭文书法中的巅峰了。它笔画波磔分明,竖成行,横无列,反映了书写者运笔过程中自觉的提、按意识,而这些恰是构成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而且大盂鼎铭文还反映了商代灭亡的真实原因。商代灭亡的原因并不是如很多人想象的由于腐败等原因,不是那样。按照大盂鼎铭文,商王是在跟东夷打仗时,被周武王抄了后路,这是商代灭亡的真实原因,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左传》这样的古代典籍中,有类似记载,这与铭文是相符的。

  《收藏·趋势》:展览中商代部分还有没有其他重点?

  于成龙:这个展览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1976年,殷墟妇好墓中的重要发现。我们本次展览选了其中几件器物,像这件觥,工艺高超、造型非常优美。这件鸮尊,器尾部饰有一鸮纹,重在表现鸮面,凸显硕大的双目,这种形象系观察并抓取动物的最显著特征,然后加以概括,再以抽象形式表现。这件偶方彝,整器以云雷纹为地,饰饕餮纹、夔龙纹、鸟纹及三角纹,繁缛至极。

  《收藏·趋势》:展览中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重点展示什么呢?

  于成龙:西周时期青铜器出现的最重要变化是它的铭文。商代后期,最长的铭文,文字有40多个,但在西周时期,100至400个字的铭文都很常见。展览中的几件西周器物,展示了西周早、中、晚期的铭文概貌,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书法变化。对于文字而言,越不象形,写起来就越难。从铸造来说,西周早期和商代相比,没有太突出的表现,只是在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

  这一时期,由于酒器渐渐衰落,食器的种类增加了很多,礼器上鼎、 成套出现。这件卣保持了青铜器的本色:金黄色。它的铭文书法也非常漂亮,粗细分明,一看就是毛笔书写的痕迹。

  《收藏·趋势》:展览中还有一件匕首一样短的青铜剑,很吸引人。

  于成龙:这种剑出现于西周早期,开始很短——中原的剑很短,主要和北方的草原民族特性有关系。南方那时候还没有剑。戟出现在商代晚期,大量应用是在西周时期。大家都知道吕布用戟,这件戟是西周时期的。

  钟也是西周时期才出现的,商代没有,商代只有铙。西周晚期的钟为8枚,到春秋时期就多了,达到14枚,战国时期最多,达到64枚。

  《收藏·趋势》:很多人来看这个展览,就是来看几件镇馆之宝。

  于成龙:对,像子龙鼎,后母戊鼎,大盂鼎,都是很震撼的器物。

  至于战国时代的青铜器,由于王朝更迭,审美心理也随之变化。从器物看,它不再具备商周那样的厚重风格。从工艺角度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最好,超过商周,而且,区域的审美变化特别明显,山东、楚国都各有特点。

  图片说明:

  001  象纹铙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通高69.5厘米,腔高49.8厘米,跣宽56.5厘米。该铙腔体内壁铸一象纹,且有铭文“祖辛”,是作器者先人的庙号。此类青铜铙高大厚重,主要出土于江苏、湖南等地。

  002  后母戊鼎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    此鼎曾称为“司母戊鼎”,因器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而得名,“后母戊”是某位商王母亲的庙号。

  003 子龙鼎 商末周初,通高103厘米,耳高22厘米,腹高43厘米,足高36.5厘米,口径80厘米,传20世纪20年代河南辉县出土。   此鼎因其内壁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

  004 鬲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通高24.1厘米,口径15.3厘米

  005 后 (此字为图像版,请修正为文字)母斝 商王武丁时期,通高66.5厘米,口径30.7厘米,足高28厘米,重20.5千克,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此器皿内壁上铭文“ (同上)母”是妇好之字。

  006 觥 商王武丁时期,通高16.9厘米,长22.9厘米,足径10厘米,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007 觯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通高14.7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6.5厘米。其内壁铸文“父己”,是作器者先者的庙号。

  008 尊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通高44.9厘米,口宽33.9厘米,河南新乡出土。此器物纹饰精美繁复,运用了“三层花”的雕刻工艺,以云雷纹为地,饕餮纹、龙纹为主题纹,浮雕式雕刻其上,并阴刻成线纹,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009 嵌绿松石饕餮纹罍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高10.7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7.5厘米。此器物工艺复杂,色彩绚丽,在商代青铜器中实属罕见。

  010 钺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通长31.8厘米,宽35.7厘米,1965年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该器物庞大厚重,但以镂空手法饰之,虚实相对,且减轻了重量。

  011玉授青铜内戈 商王武丁时期,通长27.8厘米,授长15.8厘米,穿径0.5厘米,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此器物通体镶嵌绿松石,工艺精良,色彩饱满,应为礼器。

  012 迷钟 西周晚期,通高62厘米,1987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同出青铜镈与青铜钟共18枚,此钟与其他3枚铸铭钟同属一编。

  013大盂鼎 周康王时期,通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清道光年间陕西郡县礼村出土。该器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内容大致为商人嗜酒误国,周人应为前车之鉴。书法造诣极高,文字布局规整,书风凝重。

  014 六年琱生 (此字为图像版,请修正为文字) 西周晚期,通高22.2厘米,口径2.19厘米,足径18厘米,传清代陕西出土,1959年张少铭捐。此器物内底铸铭文11行104字,记载了琱生与其他贵族之间因土地引起的纠纷及诉讼。

  015 启尊 周昭王时期,通高18厘米,口径16.8厘米,足径12.2厘米,1969年上冻黄县归城小刘庄出土。 该器内底铸铭文3行21字,记载了作器者启随周昭王南征的事情。

  016顾龙纹卣 西周早期,通高25.8厘米,足长径15.4厘米,足短径13.2厘米,1954年河南洛阳出土。

  017 潶伯卣 西周早期,通高29厘米,口径12厘米,1972年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      该器物器内底与盖内同铭:“潶伯作宝尊彝”。

  018镂空蛇纹鞘剑 西周早期,通长17.5厘米,柄长5.9厘米,鞘长18.7厘米,宽10.5厘米,1972年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

  019 蔡候申 (此字为图像版,请修正为文字)(4尊)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通高37.7——35.6厘米,口径24.3-23.7厘米,方座长24厘米,方座宽24.2厘米,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候墓出土。

  020 嵌铜兽纹豆 战国早期·燕 通高35.9厘米,口径18.7厘米,足径14厘米,1952年河北唐山贾各庄出土。

  021 匜 战国早期 燕 通高14.7厘米,腹径11.9厘米,1952年河北唐山贾各庄出土。常见该器置于盘中,与盘系成套使用,即盥洗时以匜注水,以盘盛水。

  022 虎足器座 战国早期 通高7.7厘米,直径13.9厘米,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023 嵌绿松石饕餮纹剑 战国(公元前403年-前221年),通长62.2厘米,剑身宽5厘米,1954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墓M015出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