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77|回复: 0

秘而不宣——消失的秘色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7 17: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越窑出现在唐朝,属于青瓷窑系,因浙江上虞一带曾是古越人的故乡,战国时属越国管辖,唐朝时称越州,所以这一带的瓷窑统称越窑。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越窑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着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的窑场,尽管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越窑是唐朝工艺最精湛时期,唐、五代越窑也称“秘色窑”。
越窑品种十分丰富,有碗、壶、瓶、罐、盒、罂和雕塑等。同类器皿又有多种制式。以碗为例,分圆口、花口。圆口碗以斜壁呈45度的浅身敞口多见,当时主要用于喝茶,所以也叫茶盏。花口碗则有四瓣、六瓣等。壶又是一种特色器,形状分盘口、直口、喇叭口,壶身有圆腹、瓜楞形腹、椭圆形腹等。唐代执壶最明显的特点是短直流、小曲柄、体态饱满。晚唐至五代,流与柄相对加长放大,腹体喜作成瓜果形。宋时则形体轻盈秀长,尤其流和柄,几乎高于壶口。细辨这一时期的碗、壶、水盂等造型变化,可发现一些小规律:花口或瓜楞体呈四瓣通常为唐,五瓣系唐末五代,六瓣属宋;直、短流的壶为唐,曲流或长曲流为五代或宋;平底足器物的年代相对较早,玉璧形底足多数属唐中晚期之物,唐末五代出现了玉环形浅圈足,宋代圈足相对见高见窄。另外,由于叠烧法世袭沿用,鼎盛时期的部分越窑产品依然在器内可见到支烧痕。唐代中期,越窑因质地出色,釉色素雅被朝廷录为贡瓷,并置官监烧。此后,品质愈发日莹的越窑备受文人雅土推崇,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的赞誉。晚唐起,越瓷中的贡品又得了一个千古绝唱的“秘色瓷”称谓。
唐代陆龟蒙以“秘色”入诗名,写了《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是最早对越窑“秘色”瓷的描述和赞美。其中“夺得千峰翠色”的形容是“吸收千峰翠色之精华”,这还不能形容“秘色瓷”的颜色和气韵之美,再用“中宵盛沆瀣”极具赞美的形容来强调。“沆瀣”解释为夜间的水气或者露水,旧谓仙人所饮。陆龟蒙用“千峰翠色”、“中宵盛沆瀣”来形容越窑秘色瓷器的“秘色”之色象气韵,说明这种瓷器的釉色神韵在当时非常出色。
陆龟蒙《秘色越器》之后,五代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中:“捩翠融青瑞色新”、“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等赞美词句来大加描绘秘色釉色和釉光气韵。其中:“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在唐代陆龟蒙秘色越器》诗:“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进行描绘。“明月染春水”一轮明灿灿的明月洒在春天绿波荡漾的湖面上,如同染过一般,让人心旷神怡,如醉如痴,无语言神。“薄冰盛绿云”就更耐人寻味了和让人神奇了。
从唐代和五代的诗人对越窑秘色瓷的描述和赞美,我们发现,他们无法对当时“秘色”瓷的釉色釉光准确的界定,也就是说:根本无法形容出来的美,怎么赞美和形容都妙不可言。
秘色瓷釉色如冰似玉、清澈透亮,其制作工艺秘而不宣,专供宫廷使用,平常百姓难得一见。到元代,此工艺就彻底消失了。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唐塔地宫考古挖掘出土了十四件失传已久的秘色瓷器,这一发现,也让秘色瓷重新进入人们的眼前。
随后在专家的多次研究之后,秘色瓷工艺的神秘面纱终于被专家们揭开,秘色瓷烧造决定于瓷土、釉色和温度。秘色瓷釉中相当部分的氧化铁被还原,釉色就呈现为较纯净的青色;反之,还原气氛弱,釉中相当部分的铁仍保持氧化状态,釉色就表现为青中泛黄的色调。
  秘色瓷是越窑中的最优质的瓷器,其烧造工艺有三个步骤:
  1.瓷土:采用专门粉碎、淘洗、腐化、捏练工艺流程,从而达到较高的“玻璃化程度”;
  2.釉色:釉料提纯,除去釉料中的杂质,并改良施釉方法,通体施釉,施釉后采取支钉架器的方法;
  3.匣钵:秘色瓷烧造不是把瓷器接触炉火的,而是将秘色瓷瓷胎装入瓷质匣钵装烧,一器一匣,并以釉水来密封匣与盖之间的缝隙。
  通过对炉温的控制,才会出现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瓷。
秘色瓷在法门寺地宫未开启之前一直是个谜。人们只是从记载中知道它是宫廷专用之物,由于“越窑”特别难烧,配方、制坯、上釉到烧造整个工艺都是秘不外传的,其色彩只能从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描写中去想象。而现在在地宫中发现的秘色瓷,揭开了历史沉睡多年的秘密,也让人们一睹瓷中精品的芳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