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54|回复: 1

明末清初画家项圣谟与项元汴及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0 1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明 项圣谟 大树风号图 纸本设色 115.4×50.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一幅寓意怀念故国的人物画,是项圣谟在明王朝灭亡以后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和寄托着深沉的哀思。图中近处陂陀上古树一株,参天独立,树下一老人携杖背向而立,仰首遥望远处青山和落日余晖,徘徊行吟,似不忍离去。图右上作者自题七言绝句一首:“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随同旦莫(同暮),不堪回首望菰蒲。”古树的形象塑造鲜明独特,背景简炼空旷,像是阅尽沧桑,饱经风雨,树叶虽经霜雪的摧残,飘零罄尽,但是却傲然挺立,有一种不可屈服的内在精神。整个画面包括诗题,给人一种沉郁、悲愤、孤寂、苍凉之感。
项圣谟
项圣谟(1597-1658),明末清初画家,初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别号胥山樵、逸叟等,浙江嘉兴人。祖父项元汴,为明末著名书画收藏家和画家。伯父项德新也善画。他受家庭环境熏染,从小喜爱绘画,才华早露。项圣谟善画山水、人物、花卉,尤以山水见长,不受当时各种流派的影响,而于自己的家藏中,直接向古人学习,广泛地吸收前人的创作经验,山水画融汇了宋人用笔的周密严谨和元人的韵致,笔法秀逸,布局大开大合,富于变化,特别对乔木的刻画,寓巧于拙,形象鲜明强烈。尤喜画松树,有“项松之名满东南”之誉。
项圣谟曾由秀才而被荐入国子监为太学生。崇祯元年(1628)被召入宫廷,为天子绘九章法服。他对明代晚期官场的腐朽黑暗甚为不满,不久即回到家乡,与董其昌、陈继儒、僧智弦及他的妻伯李日华等前辈以诗画相往来。项圣谟对当时人民的疾苦十分同情,有《甲子夏水图》、《乙丑秋旱图》、《六月鸣风竹图》、《群雀稻蟹图》等诗画作品,记录了当时人民遭受自然灾害的艰难困苦生活,尖锐地批评、揭露了官僚豪绅对农民的层层盘剥。他非常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明王朝覆灭后,顺治二年(1645)清兵大举南侵,于农历闰六月二十六日攻破嘉兴府城,项圣谟背负老母携带妻子逃难。所有祖父所遗下的大批古代法书名画等文物,有的毁于战火,有的为清兵所掠,国破家亡,使他痛不欲生,从此以后,将满腔悲愤,寄托于诗画创作。著名的《大树风号图》,寄托了他对故国江山深切的怀念和无限的哀思。《天寒有鹤守梅花图》表明了他坚贞不屈的心志。作品自明亡以后,不再署以王朝年号纪年。清顺治十一至十二年(1654-1655),他曾到福建旅行,创作有《闽游图》。顺治十四年又到苏州旅行,次年病逝于家。有《朗云堂集》、《清河草堂集》传世。
嘉兴大藏家项元汴当年将仇英请在家中客居作画,前后优厚相待十几年,仇英正是在项家有机会遍看了此人珍藏的历代名画,临摹之后处处为己所用,画技精进。《汉宫春晓图》卷后,项元汴题记称值价二百金,而他记录自己收元画不过用了“三十金”。

2.jpg
明 项圣谟 蒲蝶图 纸本墨笔 111.8×57.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3.jpg
明 项圣谟 孤山放鹤图 台北故宫
4.jpg
明 项圣谟 大树风号图 纸本设色 115.4×50.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jpg
明 项圣谟 雪影渔人图 纸本设色 74.8×30.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6.jpg
明 项圣谟 山水图 辽宁博物馆藏

7.jpg
明 项圣谟 山水图卷 30×241厘米
8.jpg
明 项圣谟 松涛散仙图卷 18752×715cm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9.jpg
明 项圣谟 剪越江秋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0.jpg
项圣谟 烟寺钟声图 保利拍品

11.jpg
清 项圣谟 岩栖思访图咏 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项圣谟祖父 项元汴

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严居士、退密庵主人、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墨林嫩叟、鸳鸯湖长、漆园傲吏等,浙江嘉兴人。明国子生,为项忠后裔,为明代著名鉴藏家。 项元汴曾经购得一张古琴,上面刻有“天籁”两字,于是他将自己的书斋取名“天籁阁”。

项元汴厌倦科举考试,淡于仕途做官,朝廷征召他入仕为官,他都坚辞不去,而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鉴赏、收藏文物上,他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收藏家之一。他家资富饶,所收藏的古代法书名画以及鼎彝玉石,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空前绝后。项元汴储藏法书名画丰厚,熏习既久,书画自通,山水画学黄公望、倪瓒,尤醉心于倪,擅画山水、花卉,有恬淡疏落之趣,是著名的吴派画家。他的书法俊逸高古,笔致踈秀,题画作跋,神合臻境。他还著有《蕉窗九录》,“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就出自书中。

31.jpg
明 项元汴 仿苏轼寿星竹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32.jpg
明 项元汴 山水图卷 30.2×92.7cm 美国纽约大都会藏

33.jpg
明 项元汴 梵林图卷 纸本设色 25.8×8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天籁阁”收藏 的名画有:韩滉的《五牛图》、李唐的《采薇图》、杨无咎的《四梅图》、赵令穰的《秋塘图》、马和之的《唐风图》、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王蒙的《稚川移居图》、钱选的《浮玉山居图》、张渥的《竹西草常图》等。收藏的法书名帖有: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冯承素本)、《远宦帖》、《十七帖》、《平安·何如·奉橘帖》,唐欧阳询的《梦奠帖》,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怀素的《苦笋帖》、《食鱼帖》、《论书帖》、《自叙帖》,孙过庭的《景福殿赋》,李白的《上阳台帖》,杜牧的《张好好诗》,五代杨凝式的《神仙起居法》、《韭花帖》、《夏热帖》,宋徐铉的《千字文》,李建中的《土母帖》、《同年帖》,蔡襄的《脚气帖》,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传卷》,蔡卞的《雪意帖》,米芾的《蜀素帖》、《苕溪帖》,张孝祥的《泾月帖》,张即之的《报本庵记卷》,文天祥的《宏斋帖》,元赵孟頫的《烟江叠嶂图诗卷》、《种松帖卷》、《洛神赋卷》、《老子道德经卷》,赵孟坚的《自书诗》,邓文原的《急就章卷》,明沈周的《赵雍沙苑牧马图跋》等。
项元汴倾几代家产、毕生之力经营的“天籁阁”珍藏,在他死后还不到60年,就于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清兵进入嘉兴时,被清兵千夫长汪六水掠去。这些稀世之宝,除一部分散落民间外,大部珍贵典籍和字画被存入了清廷内府。人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天籁阁”珍藏书画,都钤有“乾隆御览之宝”之类的收藏印,就是那次被劫掠入宫的。清朱彝尊曾有诗云:“墨林遗宅道南存,词客留题尚在门。天籁图书今已尽,紫茄白苋种诸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