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34|回复: 0

看看艺术范笔下的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8 08: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雪景一直是中国艺术家们最喜欢描绘的景色之一。众所周知,仅论宋朝的雪景图,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就已经称得上画坛一绝,据说这与中国中古时期气候的变化有密切联系。著名气候学家竺可桢曾研究了两宋辽金王朝更迭的300多年间,中国的气候经历了一个由温暖向寒冷、再向温暖的变化过程。尤其北宋时期正是气候向寒冷转变的时期。
oxC0twICQIP7jW8X.jpg


《雪堂客话图》 宋 夏圭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雪堂客话图》是夏圭传世的一幅精品佳作,为其早期作品,绢本,淡设色,纵28.3厘米,横29.5厘米。画中描绘雪后欲融未化。山石在运用了斧劈皴后以淡墨加染,生长在岩隙之中的两株老树,前后掩映,如双龙对舞。水岸边,有一水榭掩隐于杂树丛中,轩窗洞开,清气袭来。屋内两人正在对坐弈棋,虽只对其圈脸、勾衣,寥寥数笔,却将人物对弈时凝神注目的神情表现出来。
gy0sqBx7q54vqsQS.jpg


《雪景寒林图》宋 范宽 天津市博物馆藏
宋代画家范宽所作《雪景寒林图》,纵193.5厘米横160.3厘米,绢本、设色,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本画采用全景似构图,画中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萦回而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秦地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
Nu4nqOv488nUN9u9.jpg


《雪窗读书图》宋 李唐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雪窗读书图》构图新奇雄峻,是典型的边角取景。画的左边是硕大的岩石直立而上,岩上的树木向右伸展枝叶,山岩下即是草屋,大雪已经覆盖了房顶和地面。左边突兀的岩石用的是斧劈皴,爽利劲健,笔法流畅,墨色表现的光暗过渡非常自然,加之左下角浑厚的小土山,更加稳定了画面。小院内还有一口水井,为画作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画中人物凭窗持卷,专心致志地读,此是“画眼”所在。
iI7TqiY1RQpTrc44.jpg


《晓雪山行图》 宋 马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身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山民衣着单薄,弓腰缩颈,使人感到雪天寒气逼人。毛驴、竹筐、木炭及人物衣纹均用干笔钩勒,并施以水墨渲染。作为环境的山石以带水墨笔作斧劈皴,方硬有棱角,远处山石用水墨大笔扫出。近处树枝以焦墨钩出,横斜曲折富有变化,远处用淡墨钩出。近与远的笔墨浓与淡效果,有着较强的画面空间感。
GvBm22xXJavXSaNx.jpg


《雪图》 北宋 巨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构图大致可分为三景,主山双峰屏立,雄巖峻险,表现出奇峰积雪霭霭幽深的北地景致,俨然具有北宋气度,而两侧锯齿状的岩块,看似突兀奇倨,但却有增强画作张力的视觉效果。中景楼阁隐现山石间,客旅行於山径上,近景则画河岸两侧,枯枝树石。山石皴法及造型似从披麻、卷云皴而来,林木方面,松针尖挺,枯枝似郭熙蟹爪。
E8LOh8t2SOXNRjn5.jpg


《雪中送炭与龚养正》 宋 范成大
在寒冷的冬天,宋朝皇帝经常赏赐一些物品来帮助百姓御寒,从而出现了“雪中送炭”这样的幸事。而“雪中送炭”也成为宋人对朋友过冬最好的馈赠,如南宋中兴诗人范成大曾作《雪中送炭与龚养正》,借助“送乌薪”来表达对朋友的问候。
dP3f6PUd373uF57V.jpg


《雪村访友图》明 周臣
画面左上角山石峻秀耸立,直插云霄,气势雄壮。图中采用高远布局法,系取法北宋中原山水画派景物的描写,近景和远景造型坚实明晰,中景桃源处虚化朦胧,则又吸收了元文人画的构景的长处。笔墨技法主要出自李唐,近景用墨浓重,皴染结合,石用拖泥带水法描绘,并兼用小斧劈皴和铁皴钩斫,表达出嶙峋坚实的石骨。古松虬曲和倒挂的形态,颇接近马远的松树法。整幅作品用笔尖劲,气势雄浑,是周臣绘画的代表作。
xpHbSvp5PHbaAsQp.jpg


《灞桥风雪图》 明 吴伟 故宫博物院藏
灞桥,在陕西西安东,唐人多于此送别,因谓之削魂桥。又有“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之说,故画家亦常以此为画题。此图绘一老儒骑驴在风雪中过桥,二仆携行囊紧随其后。为烘托主题,景作陡壑溪泉,林木萧疏,风雪弥漫,寒气逼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