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22|回复: 0

徐悲鸿的子女今何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5 2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篇说到徐悲鸿的几段感情经历,这一篇说一说他的子女。徐悲鸿一生有三段婚姻,留下两儿两女。其中徐伯阳和徐静斐是蒋碧薇所生,徐庆平和徐芳芳的母亲是去年去世的廖静文。徐悲鸿与原配所生的徐吉生于1920年因得天花而夭折,未能长大成人。
fq9ng3oCgOn6XxFx.jpg


1994年,廖静文、徐伯阳(右一)和徐庆平赴台参加徐悲鸿画展
徐伯阳只比廖静文小4岁,如今已是89岁高龄的老人了。他3岁时,徐悲鸿与女学生孙多慈产生恋情,家庭开始变得支离破碎。父亲就住在附近,可徐伯阳和小他2岁的妹妹丽丽却不能与他生活在一起。1944年,17岁的徐伯阳瞒着蒋碧薇参加了远征军。据徐伯阳说,他当时受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一口号的鼓动才决定参军的。不过,萧陶以为,逃避现实,离开不幸福的家庭或许才是主因。
qHv0gHsujOhHhJoH.jpg


徐伯阳与父亲笔下八个月大的自己合影
1947年,在张道藩运作下,徐伯阳提前退伍。哪知回到南京,与蒋碧薇仅团聚了一个月,他便北上投奔父亲。此时,徐悲鸿正担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他有意让徐伯阳学习绘画,可儿子的兴趣却在音乐上。
1948年,19岁的丽丽考上了金陵女子大学。她跟母亲蒋碧薇的情人张道藩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却以“秘密父女”相称。张道藩对她宠爱有加,视同己出。1948年底,战事趋紧,大学停课。蒋碧薇把丽丽送到上海徐悲鸿的弟弟家暂住。没过多久,丽丽竟然离家出走了。蒋碧薇多方寻找也没能寻回与她相依为命的女儿。原来丽丽受进步思想影响,投奔了解放区,这让国民党要员张道藩颜面尽失,更让蒋碧薇伤透了心。解放前夕,蒋碧薇和张道藩先后去了台湾。
C1AQTRA1Nc4hYYMq.jpg


徐悲鸿廖静文夫妇与两个幼小的孩子
1946年1月,徐悲鸿与廖静文结婚。同年9月,廖静文生下徐庆平。据廖静文说,孩子在重庆怀上的,在北平生的,所以取名“庆平”。第二年,52岁的徐悲鸿又多了一个女儿——徐芳芳。
对于小儿子是否学画,徐悲鸿心里其实是矛盾的。他知道学画很苦,嘱咐廖静文“如果溺爱一点的话,就不要让他学美术”,可又请齐白石为徐庆平镌刻了一枚大小合适的印章。1951年,徐悲鸿突然中风,半身不遂。两年后,他因劳累过度再次中风,这次回天乏术,撒手人寰。其时,徐庆平还只是个学龄前儿童。或许是上苍的安排,或许父子之间有一种心灵感应,徐庆平后来还是走上了绘画之路。不过,这条路他走得并不轻松。
gZv0sE01eN01E4en.jpg


徐庆平画的马
当徐庆平从中央美院附中毕业时正赶上文革爆发,中央美院停止招生。他听从母亲的建议,进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法文。1981年,他考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巴黎大学攻读外国美术史,并于1985年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他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西方美术史。无论所从事的工作与美术沾不沾边,自打拿起画笔之后徐庆平就未曾放下过。他也画马,外行人常把他的马误认为徐悲鸿的马,可在内行人眼里,他的马给人的印象是“一派祥和安宁气象”,而他父亲的马是“奔腾、奋起、愤怒的马”。父亲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即便没有文革的耽搁,要在艺术上超越父亲似乎都是徐庆平一辈子无法完成的任务。
目前,徐庆平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可喜的是他的儿子徐骥子承父业。不过,在他面前又多了一座大山,能否超越父亲甚至于爷爷,就看他的造化了。
hRW6U5W33qM5Luhn.jpg


徐芳芳与“天狗会”老大谢寿康的儿子(天狗会是徐悲鸿蒋碧薇等人留法时成立的一个小组织)
徐悲鸿的幼女徐芳芳从小学习钢琴,中学念的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可惜后来她改了行,要不然中国会多一个像鲍惠荞一样的女钢琴家。她当过知青,文革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后赴美留学。她是第一个进入斯坦福大学管理学院学习的中国内地学生。硕士毕业后,她选择留在美国。后来,她与丈夫离婚,嫁给了美国人。去年,一位与徐芳芳以及她前夫熟识的93岁的老人托人联系到萧陶,希望能找到徐芳芳,在有生之年与她见上一面。
徐芳芳虽然加入了美国籍,但一直心系祖国。当年,她曾参与筹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并长期担任顾问一职。徐悲鸿纪念馆多次成功地在海外举办徐悲鸿画展,宣传和传播中华文化,这里面也都有她的功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的台北徐悲鸿画展,它开创了台湾历史博物馆参观人数之最。徐芳芳与兄长以及母亲廖静文悉数到场助阵。除去原配,徐悲鸿一生与3位女性谱写过爱情诗篇,其中蒋碧薇和孙多慈都去了台湾,唯独廖静文留在大陆。熟悉他们故事的台湾民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前去观展,不为欣赏画作,只想一睹廖静文的风采。要萧陶说,台湾老百姓最该感谢的应该是画展的发起人——徐芳芳。
DB7CBKgmCuSQYabB.jpg


徐静斐与徐伯阳
丽丽是徐悲鸿的大儿女,后来改名为“徐静斐”。这么做或许是向继母廖静文表达敬爱之情。1949年元月,徐静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随军赴安徽参与军事接管工作,并在合肥安家落户。1954年,她调干考入安徽农学院,两年后毕业留校任教。离休前,她是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科协副主席。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安徽省曾把徐静斐作为徐悲鸿后人报到中央统战部,提名她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可北京市已提名廖静文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按当时的规定,一家只能有一人当选。徐静斐得知后,提出让继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更能发挥其影响力。正是她的谦让才没让统战部的领导左右为难。
n9zBZwymwymduztg.jpg


蒋碧微南京旧居被徐悲鸿称之为“危巢”
也是在那个时候,国家落实政策,把过去没收的蒋碧微旧居——南京傅厚岗6号那栋花园洋房退还给徐静斐。后来,她将它捐献给了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当年,徐悲鸿从法国留学回来受聘担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该系就是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的前身。萧陶以为,徐静斐把她生母的“危巢”捐献给徐悲鸿的母校不失为明智之举。以她当时的经济条件,她根本无力承担昂贵的维修费用,贸然出售又会身背骂名。据说用于这栋年久失修建筑的维修费就高达百万元之多。徐静斐有8个孩子,其中4个是丈夫前妻所生,除了小儿子外,个个事业有成。2003年,小儿子黎寒两口子双双下岗。南京师范大学领导得知后,将其调入该校基建科,算是对徐静斐义举的一点回报。
离休后的徐静斐开始学习绘画,或许是遗传基因的作用,她的画作水平提高得很快。在廖静文的支持下,她被吸收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
EU6utRj6GBGCNIC2.jpg


徐伯阳(右一)与廖静文和徐庆平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徐伯阳随父亲徐悲鸿留在了古都。1955年,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此后,他一直在北京工作。1979年3月,得知生母蒋碧薇去世后,徐伯阳申请赴台继承遗产。按当时台湾的规定,他先得在第三地居住满5年才能入台。于是,他辞去公职去香港定居。临行前,吴作人、李可染、黄永玉、黄胄、范曾、蒋兆和、叶浅予和李苦禅等知名画家每人送他一张画作为留念。徐伯阳虽然没学过绘画,但却收藏了大量的名人字画。
徐悲鸿去世后,廖静文将家里的徐悲鸿全部画作以及藏品捐献给了国家,可事先并未征得4个子女的同意。1989年,定居美国的徐芳芳向有关部门写信,索要其母廖静文捐献给国家的部分徐悲鸿的原画。后来,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将徐悲鸿纪念馆中一些徐悲鸿的国画和素描作品发还给徐悲鸿的4个子女,据说每人仅限10幅。徐伯阳跟弟妹们一样得到10张徐悲鸿的原作,还从蒋碧薇的遗产里继承了不少徐悲鸿的画作。他大概是四姊妹中拥有徐悲鸿画作最多的一个。长期的熏陶,使得他成为了一名书画鉴定专家。
2010年,一件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徐悲鸿油画在拍卖会上以7280 万元落槌成交。之所以能拍出天价,就是因为徐伯阳的背书,他证明该画为徐悲鸿真迹。哪知拍卖会后10位中央美院油画系首届研修班的学员联名发表公开信,称这幅画是当年他们研修班的习作之一。他们的质疑一度把徐伯阳推到风口浪尖上。
UhshurRjJr9olJST.jpg


胡适写给蒋碧薇的小诗
1982年2月,在友人的帮助下,徐伯阳得到台当局的特批,提前赴台。到台后,他立即去拜祭生母蒋碧薇。蒋碧薇的表兄刘勋告诉徐伯阳,他母亲生前床头柜上一直放着一张他身着戎装的照片。那张照片其实就是徐伯阳留在蒋碧薇脑海里的最后记忆。在去世前写给徐伯阳的最后一封信里,蒋碧薇这样写道:“你的容貌,似乎已不是我所记忆的儿子了。我总觉得你的二儿子很像你十几岁时的模样,可爱极了。我怕的是今生今世还能不能再见到你和我从未见过的媳妇和孙儿一叙呢?”或许真是命运的捉弄,1978年12月,蒋碧薇在思念和孤独中悄悄地离开了人世,终究没能等到母子重逢的那一天。徐伯阳现居住在深圳。他给自己孙女取名为“徐微微”,以这种方式纪念自己的生母。
SCvDZDZ6okKtpZ4k.jpg


历史的定格
在徐悲鸿的4名子女中,唯独徐静斐从未去过台湾。能去时不让去,让去了又少了去的理由,等旅游全面开放了,她年事已高。她的外孙是手球队员,有一年应邀去台湾参加比赛。受徐静斐的嘱托,他去台北蒋碧微墓前祭拜自己的曾外祖母,这才了却了一个埋藏在外婆心中六十多年的心愿。
徐悲鸿4位子女之所以个个都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不平凡的家庭,又赶上了一个不平凡的时代。他们的悲欢离合其实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几十年来,大师的后人们全都活在各自精彩的世界里,但都与徐悲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他们也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他们不愧是徐悲鸿的子女。
(萧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