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19|回复: 0

商周青铜器——后母戊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 20: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F7sdL8S8wsMlXXz8.jpg


后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
hQFv55qhf57sTXTa.jpg


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
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亦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
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但争议一直不断,有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于是在此后出版的《辞海》对"司母戊鼎"作了这样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做。如今,把"司"改为"后",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大部分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母戊",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母戊鼎正式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移至该馆,亮相时鼎前的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央视播出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争论,令人尴尬的事情出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殷墟博物苑、中国文字博物馆三个中国举足轻重的博物馆,在展示同一件青铜大鼎(殷墟、文字博物馆为复制品)时,出现了不同的称谓,位于首都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国内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为"司母戊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