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玉器历史悠久,千万年间留下无数美玉。然而,古玉收藏市场乱象纷生,造假手法繁多,令人防不胜防。究竟古玉市场上有多少猫腻?连日来,记者采访了精研古玉器10多年、国内资深古玉器收藏家、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施振宇等,请他为我们揭开古玉造假的各种面具。 新石器时代的玉龙、玉璧,商周的玉刀、玉戈,春秋的剑饰、带钩,汉代的瑞兽,唐宋的花鸟发簪及元明清的大件玉雕……业界对古玉器的关注由来已久,已经发展成枝繁叶茂自成体系的玉文化。但是,造假的泛滥,特别是“金缕玉衣”和“汉代玉凳”的天价神话闹出了天大笑话,使得现在很多人谈起古玉,第一句话都是“水太深”,以致出现古玉卖不过新玉的尴尬。 看过《十二生肖》的观众,应该还对片中文物造假工厂里的造假高科技印象深刻,而此前的一篇“中国文物造假地图”的报道,让舆论进一步质疑收藏市场乱象:玉器造假以安徽蚌埠为重灾区,陶瓷造假重灾区在江西景德镇等地,青铜器造假重灾区则是以河南洛阳伊川县烟涧村为代表……造假,让收藏者“步步惊心”。 古玉器的“水”到底有多深? 施振宇曾在北京十里河文化街一家批发店里以50元的价格买下一个用玉粉压制的白玉手镯,而在另一处古玩市场店家开价1.2万元!据其介绍,一块古玉残片收购价是1000元,加上加工费用,成本约在7000—8000元左右,而开价至少放大10倍,品相上乘的开价还会更高,古玉造假的利润通常可达几十倍、上百倍。 古玉造假的花样之多,若非行家,不仅难以接近造假者和造假现场,更难以窥探其中的奥妙。仅古玉鉴赏书籍中就整理了13种经典的古玉造假手法:煨头、羊玉、梅玉、风玉、叩锈、提油、老提油、死玉、造黄土锈法、造血沁法、造黑斑法、使旧似新和混新为旧之法。 施振宇表示,仿古玉现身市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古已有之。收藏界人士都知道,古玉造假十分猖獗,且形成了完整产业链。造假人成群结伙,有专门负责购材料做“老玉新工”精仿品的,到陕西咸阳附近购买无纹饰的出土素玉片。有人专门负责加工的,到浙江、杭州去做纹饰,按要求仿雕古代花纹。雕好纹饰后再到安徽蚌埠去做“皮”,即根据雕好的花纹做旧,能做各种沁色。销售假玉的群体在广州、北京、上海、郑州等国内各大古玩市场都有专柜。你需要什么年代、什么样的古玉,他们都能满足,可在全国调货,做到了“以销定产”。 而且,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现代工艺技术为制假者利用,制出的不同年代的假玉几可乱真,收藏者极易上当。为了提醒更多收藏爱好者,施振宇将自己10多年精研古玉器收藏所得知的造假手段讲述出来,以期对藏友有所帮助。 “泉州有上万人爱玉、玩玉、藏玉,但真正入门的人不多,行家就更少了。”施振宇说,要想真正在古玉收藏上有所作为,首先要入对圈子,跟真正的行家、手上有真东西的藏家交流,慢慢学习老东西的特质。第二是要通过不断上手老玉器,接触真假老玉器,发现其中的不同。第三是要摆好心态。在学习、购买的过程中,买错了不要沮丧,可把它看做学习的机会。不要抱着“捡漏”的心态,“真正的好东西一般轮不到新手来捡漏,早就被收走了”。第四是坚持研究摸索。不断进行新老对比,对古玉器的老氧化次生物和氧化光气进行辨别,了解时间遗留在古玉器中的信息,“什么都可以作假,唯独时间不行”。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古玉器已成造假重灾区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