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起源地在古印度,即《西游记》中提到的天竺国,对于中国本土宗教的发源来说属于外来派别。但是在千百年的演变过程中,已经成为具有鲜明华夏特色的一大宗教信仰。关于佛教的艺术也十分兴盛,如佛造像、佛教典籍、唐卡等,今天我们要说到的就是这些艺术中比较典型的一类——佛造像,它包括灵活的各材质小像,和不可动的石刻像,数量巨大,成就斐然。 图1:喀什米尔释迦牟尼说法佛造像,成交价格RMB2,016,000。高29.3cm,青铜嵌银。 说起佛造像,它最早传入中国就已经是东汉时期,这个时候中国的宗教信仰以儒、道为主,佛教的本土化还未开端。因此,传入初期的佛造像基本完整地保留古印度的风格,人物造型上,面部五官深邃,胡须上翘,头发为波纹状,这是典型的希腊人形态。一直到十六国时期,佛造像的本土化开始兴起,这是雕塑匠人把中国传统雕塑技艺融合在外来佛造像艺术之中的结果,从此人们开始根据自己的憧憬和想象来打造具有一定中原特征的佛造像。同时,十六国时期也首次出现了铜造像。 图2:铜鎏金释迦摩尼佛造像,成交价格RMB1,150,000。高22cm,本尊释迦牟尼造像,属十四世纪铸金铜佛像之代表作,其风格受尼泊尔及帕拉艺术影响。头戴宝冠,发髻高耸,面相方圆,细眉高翘,眉间刻饰白毫,双目低垂,表情慈悲柔和,以慧眼凝视众生。大耳垂肩,耳际处饰有耳铛,具有尼泊尔造像艺术特点,身着袒右式袈裟,所着袈裟薄衣贴体,装饰简单,仅衣纹边缘錾刻以细密的连珠纹,四肢丰满圆润,宽肩窄腰,右手施触地印,左手施禅定印,双腿结跏趺盘坐,下身衣摆呈扇形放射状铺散于两腿之间。整尊造像做工精良,打磨光洁,鎏金澄亮,体态给人以年轻健美之感。 魏晋南北朝,是佛造像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隆盛时期,其中国化不断加深,尤其是将印度佛造像中丰乳肥臀的造型转变得更为端庄含蓄。北朝时期,佛造像开辟出新天地——石窟造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于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中最早也最大的“昙耀五窟”。这个时期的石窟佛像普遍体厚壮硕,造型粗犷硬朗,衣纹装饰一般采取直平的阶梯式刀法,凸显出北方游牧民族的雄强魄力。但南朝时期则大有不同,此时的汉化倾向已经非常重,具体表现为佛造像普遍拥有“士大夫相”,即面容恬静、褒衣博带、潇洒飘逸,是所谓“秀骨清像”。不过北魏后期,尤其在孝文帝提倡汉化以后,包括北周、北齐在内,佛造像受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已经大大削弱,很多形象已经比较接近中国妇女的样貌。 隋朝的佛造像,基本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状态,既在前期有一些鲜明的北魏晚朝特征,又在中后期开始萌发一些唐代出现的风格。唐代则是佛造像艺术的一个高峰,此时的造像符合当时的审美,以健康丰腴、高贵华丽为美,造型丰满优美,衣纹圆转自如,雕刻细腻生动,气势蓬勃壮丽。 而到了宋朝,佛造像更加偏向写实化,唐代那种雄奇之风保留较少,佛像普遍面相圆润,具有宽额、鼓眼、丰腰等面部特征,衣纹装饰宽大而密集,是世俗化审美情趣的写照。此后的元明清三代,一方面藏传佛教兴起,另一方面明代汉式佛像又与藏式佛教融合,因此在广泛的地域环境中出现了非常多种地方特色明显的佛造像,很难一概而论。 图4:明代永乐铜鎏金佛造像,成交价格RMB902,000。高22cm,此像为明代永乐年间典型的钦定造象样式,头戴多瓣式花冠,面相方圆,有白毫相;细眉修目,眼睑微开,作下视状;高鼻薄唇,大耳挂铛,垂承至肩;表情端穆庄重。短颈宽肩,有肉节纹,丰胸收腰,臂长手秀,刚柔相兼。结跏趺坐于仰覆双重式连座上。 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上,佛造像的热度也颇高。一方面,石窟佛造像雄威的气魄本就引人入胜,可惜不能个人私藏,于是藏家的目光自然集中到了各种材质小像上;另一方面,年代久远并且品相完好、工艺精湛的佛造像传世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也是良好的投资对象。2017年,香港皇室贵族拍卖有限公司曾拍出过一尊铜鎏金释迦摩尼佛像,最后成交价竟高达6000万元天价。今年6月的台湾中正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尊高仅11cm的铜质无量寿佛像,也是拍得了3074.5万元的佳绩。即使是早几年,甚至是年代近一些如明清时候的佛造像,也有很多价值不菲的,如今肯定早已升值数倍。比如早在2007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出的一尊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就已经拍出了2750万元的大好成绩,中贸圣佳在2011年拍出的一尊明代铜鎏金药师佛像也是取得了高达3360万元的成交价格。由此可见,佛造像收藏的市场价值是非常好的。 图5:清早期白玉雕佛造像,成交价格RMB572,000。20cm,结跏跌坐,双手做禅定印,面部丰满安祥,底有仰覆莲花座。为佛祖释迦牟尼。 图6:铜鎏金佛造像,成交价格RMB517,500。高21cm。 图7:清铜鎏金莲花生佛造像,成交价格RMB437,000。高5.7cm,铜质鎏金,材质一流,金色灿烂。莲花生大师为藏传佛教中宁玛派的开山祖师,在藏传佛教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这尊莲花生大师像结跏趺坐,坐于仰覆莲瓣座上。开相年轻,眉间有白毫,中嵌绿松石,头戴红色莲花帽。一手持金刚杵,一手托供髅碗。身披法衣。规范精致,包浆浑厚,品相佳美,体现了铜质鎏金工艺的高超水平,值得重点关注。 图8:北魏石佛造像,成交价格RMB246,400。高49cm;长23.5cm;宽17cm,初期的佛教雕塑表现出外来风格的因素,其特点是:身躯粗壮,朴拙敦厚,脸形圆满,耳轮垂肩,嘴角深陷,唇薄而紧闭,衣饰为袒右肩和通肩,贴体透肌,衣短而窄,双脚外露。隨着佛教雕塑民族化的进程,袒胸露臂的佛像逐渐穿上了中国式服装丰肥拙壮的体态逐渐化为匀称,接近中国人体态,人物表情和神釆也逐步向世俗人情过渡。 图9:铜鎏金释迦摩尼佛像,成交价格RMB60,000,000。高124cm,释迦牟尼图像学变化很少,只有坐姿和立姿两种,所施禅定印、与愿印、触 地印、转法轮印和无畏印为最常见的五大手印;而此尊降魔印释迦牟尼像, 或者说佛陀菩提伽耶成道像,是佛教图像学中最为重要的造像之一。尊相妙 相庄严静穆,身着袈裟,一手施禅定印,一手施降魔印,跏趺坐于莲花座上,通体鎏金,整尊造像宝相庄严。 图10:帕拉风格释迦牟尼佛造像,成交价格RMB336,000。高20cm,佛头结肉髻,顶饰宝珠,面相方圆,两腮丰满,眉如初月,弯且上挑,双目微闭,眼角上翘,沉静自若。着袒右肩式袈裟,衣角均匀地垂在左肩上,肩膀宽厚,胸阔腰圆,突出释迦牟尼雄健身躯,以示佛法的威力无比。左手结禅定印,右手触地,全跏趺坐于仰莲台上,莲瓣肥厚饱满。莲台下承束腰式方形须弥台,镂雕供养人像,以如意云头为足。佛背依拱形镂空背光,上饰迦楼罗神鸟、卷草纹及禽鸟和瑞兽,图案繁复华美,线条流畅舒展。该造像袈裟部分呈现红铜色泽,佛祖外露的皮肤全部泥金,形成鲜明对比,乃帕拉地区造像特征。 图11: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造像,成交价格RMB110,000。32cm,双腿盘膝而坐,身披佛珠,手持宝瓶。器形硕大。纹饰精美。 明朝时期。 图12:清长寿佛造像,成交价格RMB19,776。高18.9,铜鎏金,禅定手印 ,螺发肉髻,双颊丰腴,长耳及肩,眉细而弯,眼睑饱满,双眼下视,鼻唇丰润,面目慈祥;身着袈裟,衣纹清晰流畅,衣缘錾刻精美的纹饰,装饰华丽;结跏跌坐于仰覆莲座之上, 施禅定印(Dhyana-Mudra)。禅定印是佛陀入于禅定时所结的手印,或可称为定印、法界定印。明清藏传佛教中一般作为长寿佛的表现形式。此造像工艺精湛,品相完美,实为难得。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佛教人物造像的发展特征与市场价值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