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印章艺术发展,既有对元、明印学传统的继承,也有清代印人和文化家的创新改良的因素在其中发挥促进作用。清代有不少书画家参入篆刻的行列,在这种潜性压力的推动下,不少制印人也努力研习以增加文学、绘画等方面的修养。在这两方的作用下,印章艺术的总体发展增加了不少内涵和感染力。 从时期分段来讲,清代初期仍然是在对印章格式和刀法的探索期,还没有太强烈的个性表现。到了中期,由于金石古文字的研究逐渐展现出成果,治印队伍中加入了不少文人与书画家,印谱数量开始激增。受丁敬的创新思想,邓石如提倡“以书法入印”等理论的影响,印章的布局、刀法、笔意等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晚期印章艺术发展,主要体现在受到各方新思潮的冲击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思想的二次觉醒使得不少印人都从古文字中去寻求新的养料,导致了一大批名家如赵之谦、吴昌硕等的出现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清代印章分官印和私印。其官印承元明制度,材质珍贵如和田玉、上好黄铜等,制作精良。在形制上,其印边越来越宽,印文越来越方正庄重但是又趋于呆板,因为要符合制度规定的大小、钮式、字体等,所以完全没有艺术性发挥空间,几乎无美感可言。反观,清代私印却大有风貌,闲文章更加盛行。相比官印的刻板,私印的随意性和创造空间都大得多,尤其是在受到文人画者的广泛青睐以后,私章的审美情趣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比如以诗词名句入章、对原有笔法和章法的突破等。出于一些名家良好的物质基础,私印里也有材质非常名贵难得的,比如鸡血石、翠玉作印等。 在清代印章的艺术性方面,总体变化是由文人参与治印而推动的,具体表现主要是这样几点。第一个变化是篆刻形式多样化,其章法偏于参差、紧凑,篆文用字面扩大进而发展到篆刻与书法相结合的一步。第二个是刀法上,既见“冲刀”,又见“涩刀”、“钝刀”,形成了“工”和“放”两种创作风格。其次是边款艺术,由单一的行书发展到采用各种书体;并且刻法从阴刻发展到阳刻;内容不仅见书,也见画作,其特点也由简约发展到丰富。最后,清代印章的印论研究,从数量看确实比明代有所增加,而且对于局部问题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但是有分量的著作很少,除晚期个别外,个人观点和新意思想的出现局限性很大,印学整体并不如明代一样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局面。 总体来讲,清代印章是在继承的传统里和官方较为刻板的规章制度中多样化发展的,虽然发展过程中确实因为印学理论和创造空间的一些限制,导致繁荣程度和精彩局面略逊与明朝鼎盛时代。但是,赶超于前朝的文人治印的意识和行为,赋予了私章,尤其是文人用章一个全新的面貌。同时,即使官印的形制刻板,但是其精良的制造工艺仍然具有后世研究难得的史料价值。大趋势上,清印章发展肯定是较为内涵化和艺术化的。 5.清印章(两方),成交价格RMB2,300。高3.5cm;高4.5cm。 6.清印章一组,估价RMB8,050。尺寸不一。 7.清印章(一组)成交价格RMB1,135。尺寸不一。 8.清印章(一对),估价RMB5,000-10,000。高11cm。 9.清印章式古墨(一方),估价RMB4,100-4,100。高5cm。 10.清印章(两方),成交价格RMB3,360。尺寸不一。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清代印章的发展特征和艺术性简介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