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西周太保鼎为方形,通高57.6厘米,口长35.8厘米,宽22.8厘米,重26公斤。四柱足,口上铸双立耳,耳上浮雕双兽。鼎腹部四面饰蕉叶纹与饕餮纹,四角饰扉棱。最为显著的是柱足上装饰的扉棱和柱足中部装饰的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奇异。 鼎是在祭祀时盛放肉类的礼器。周王室在进行祭祀、宴飨、丧葬等活动时都要遵从列鼎制度: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贵族的生享死葬都以此为标准。鼎以及伴随的其他铜器如簋等都是“礼器”,在“礼不下庶人”的周代丧葬制度中,是贵族的专利品。 从太保鼎的器型和纹饰特点来看,其铸造年代应为西周早期。鼎腹内壁铸“大保铸”三字。大保即太保,是周朝一种官职的称谓,既是周王的辅弼重臣,又是最高的执政官,地位非常显赫,与同是辅佐周王的太师、太傅并称为“三公”。鼎铭文中的太保指的就是召公本人。召公姓姬名奭,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年少,由召公担任太保,辅佐统治,并以长老身份对成王监护。召公辅佐成王时提倡勤俭为民,深受人民敬仰。传说他曾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诗经·甘棠》中也曾描述: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说的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召公,舍不得砍伐甘棠树的典故。 太保鼎于清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在山东梁山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小臣犀尊、太保簋、大史卣等共七件青铜器。这些商周青铜器,器型庄严厚重,纹饰华丽繁缛,是商周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梁山七器”。一时间,学者们研究著录,收藏家们争相收藏,成为清末民初金石学界的头等大事。而西周太保鼎是目前唯一一件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梁山七器”。 雄浑庄重的太保鼎曾被《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卷》收录,并于1993年被选送参加第三届《中国文物精华展》,又因其异常珍贵,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不允许出境展览的64件古代艺术品之一。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773-1.html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梁山七器之西周太保鼎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