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的一幅楷书对联 姬学友 对联最初起源于民间诗歌、民谣,《诗经》中就经常有类似对联的句子。古代诗歌中更是经常出现对句和联语。从宋朝开始,文人学士写对联之风十分盛行,如王安石、苏氏父子等均是写对联的高手。这样对联和书法就结合起来,二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之一。而集联,或叫集句、集字,即集碑帖诗文之字句为联的一种文艺创作形式,也就成为人们用以练习书法的一种手段或书法创作的一种形式了。历代书家都非常喜欢以楹联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创作。优秀的楹联书法,大都是整饬中见变化,变化中见统一,统一中有神采的精美艺术品,是形式与内容互为表里、和谐一致的佳作,反映了作者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 现以清代著名学者、书画篆刻家傅山(1607—1684,字青主)的一幅楷书对联作一例解。 傅山的主要精力多用在做学问上,至于书法,“不过借纤豪、片楮以陶写性情,销磨岁月”。(《太原段帖·序》)由于他青少年时期,在临习晋唐楷书上下过一番功夫,成年后又博涉篆隶行草诸体,终于成为极富创新精神的一代书法名家。 傅山所处的正是董(其昌)字风靡书坛的时代,但在傅山看来,董其昌的书法“止是一个秀字”,他所推崇的是“心画自孤傲”的颜字。他崇敬颜真卿的人品,进而欣赏、追摹其书品。他的楷书楹联“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就是一幅具有颜字风神的六言楷书力作。 从这幅楹联楷书作品来看,他将颜字的那种厚重朴拙之态,博大雄浑之势,揉进了他自己具有的结体严谨紧密的特征之中。颜字结体宽博,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空隔较大,然而傅山不是这样,他处理笔画间的距离恰恰相反,易宽疏为紧密,只要与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作一比较,便一目了然。 在取势相同、变方为圆、力求篆籀气息等方面,他还是严守师法的。不过仔细考察,他这十二个字的用笔,又吸取了不少东坡先生的笔意。苏轼的《罗池铭词》,写得“肉丰而骨劲,态浓而意淡,藏巧于拙,特为秀伟”。(明娄坚《学古绪言》)傅山的这幅楷联也是写得粗壮丰厚,沉着刚健,起笔、行笔、收笔都无不具有《罗池铭词》的神采和丰润。这样,他的字虽然具有颜字的风神,但在结体上改宽博为紧密;虽然具有苏字的丰润,但用笔不似苏公那样率意洒脱,就其整体而言,是斜中求正,拙中见巧,表现了生气郁勃的倔强风姿。这一点正体现了他的人品和个性。 傅山在书法理论上也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观点,一直受到后人的重视。如果用傅山的书学主张来验证他的这幅楷书楹联,似乎不无相悖之处。如联文中的“雨”、“韵”、“茶”、“月”等字的取势以斜求正,如“琴”“茶”、“声”等字的左撇敛,右捺纵,以及“松”、“梧”两字的木旁的处理,以及所落的简款“傅山书”三字,都莫不是出于匠心的巧妙“安排”。但仔细品位,这种“安排”不但不别扭,反而使人觉得合情合理,意趣横生,给人一种拙中有巧、丑中有媚、真率自然的视觉效果。 傅山的另一幅楷书对联“性定会心自远,身闲乐事偏多”,虽然从艺术追求和书写形式上仿佛更能体现其书学主张,不过从整体风格看,去上联不远。仍然是大匠运斤,不著痕迹,也还是其人格、心性和风骨的外化。 本文收入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读本《书法艺术》(七年级)一书,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博主为《书法艺术》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七、八年级)的主要撰稿人,也是该套丛书的编委。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7115-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傅山楷书对联作品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