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名李建中《土母帖》 李建中,(945---1013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北宋书法家,字得中,号严夫民伯。性怡淡,简静,风神雅秀,善书札,草、隶、篆、籀俱妙。一生由于履历了唐、五代、宋几个时期,他在书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土母帖》高31.2厘米,横44.4厘米,10行,共104字。后有萧引高、王严实、王称等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是传世的《西台六帖》之一,用笔沉稳,布局淳厚谨严,清丽圆熟,恣态横生,深得“二王”笔法。 第九名黄庭坚《松风阁》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后代称他黄山谷。《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他的行书作品《松风阁》,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革,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留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冷静愉快”的感觉。其结体从颜鲁公《八关斋会报得记》来,中宫收紧,由中央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势弘大,高视睨步。 第八名米芾《蜀素帖》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曾任字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以其才气横溢,狂放不羁,故人又称“米颠”。 《蜀素帖》,绢本长卷,有乌丝栏,高19.6厘米,长284.2厘米,计71行,658字,是米芾38岁时(1088年),在蜀素上自作五七言诗八首。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布局奇险率意,幻化灵动,缩放有用,欹正相生,字形奇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用笔纵横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蕴藉,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章法上,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缺猛烈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风樯阵马的动态与沉稳雍容的静意完善联合,形成了《蜀素帖》独具一格的章法。总之,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结构,一洗晋唐以来宁静简远的书风,创造出激越愉快、神采飞扬的意境。 “蜀素”是四川造的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求。此卷相传为邵氏所藏,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但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由于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而米南 宫见了结“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若,清劲飞动,真似如鱼得水一样平常。别的,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 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出色动人。 第七名欧阳询《张翰思鲈帖》 此帖也称《季鹰帖》,是欧阳询为张翰写的小传,属行楷,无款。纸本,纵25.2厘米,横33厘米。共十行,每行九至十一字。字体修长严谨,笔力刚劲挺拨,风格平正中见险要之势,是欧书中的佳构。 此帖的风格与欧阳询的楷书风格根本上是同等的,同是以险取胜。字的重心压在左侧,而以千钧之势出一奇笔压向右侧,使每个字的结体形成一种逆反之势,然后再向右用力使之转败为功,真可谓“险中求稳,别有兴趣”。清乾隆帝批评道:“妙于取势,绰有余妍。”此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第六名柳公权《蒙诏帖》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中书舍人,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学颜真卿,取精用宏,加以遒劲丰润,自成一家,米芾曾评其书:“公权如深山羽士,修养已成,神情清健,无一点尘俗。”相传穆宗天子曾问他笔法,他答复说:“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他的行书传播少少,因此,就越发表现《蒙诏帖》的弥足贵重了。 《蒙诏帖》,墨迹纸本,又名《翰林帖》,高26.8厘米,长57.4厘米,大字行书,计7行,27字,书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柳公权四十四岁,年富力强,书法创作的颠峰期,以是字如惊鸿击空,曾刻入《三希堂法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气魄磅礴,愉快畅快,浑莽淋漓,意象恢宏,极具虎啸龙吟、吞吐大荒的派头,其结体不像柳体楷书那样取纵势,而是因形而变,依势而化,或长或短,或大或小;也不取楷书正势,而是欹侧多姿,险绝有致,不拘通例,放浪形骸,少少唐朝森严法度的束缚。其用笔也不像柳楷铁骨铮铮,耿介特立,而是有刚有柔,有骨有肉,或方或圆,或露或藏,粗不痴肥,细不纤软,线条以中锋为主,饱满圆厚,笔墨控制得恰到好处。诚如周必大说:“冷静愉快,而景象雍容,欧虞褚薛,不敷道焉。”其章法巨细肥瘦,参不对落,虚实疏密,相映成趣,前后照应,一气贯注,擒纵收放,随势幻化,“枯润纤浓,掩映相发,非复世能仿佛。” 第五名杨凝式《韭花帖》 《韭花帖》杨凝式书,行书,墨迹麻纸本,高26厘米,宽28厘米,共7行,63字。《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内容是叙述昼寝醒来,腹中甚饥之时,恰逢有人奉送韭花,非常适口,遂执笔以表现谢意。 董其昌曾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秀气潇洒,深得王羲之《兰亭序》的笔意。只管《韭花帖》无论在用笔照旧在章法上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但其神韵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名王珣《伯远帖》 《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此帖为晋代真迹。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范的王氏书风,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珣(公元349年---公元400年),字元琳,为东晋闻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羲之之侄。董其昌评:“王珣洒脱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第三名苏轼《黄州寒食帖》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难过孤独的心情。《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升沉的感情。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第二名颜真卿《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医生季明文》,纸本,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尚有涂抹字30余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倾轧,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闻名的安史之乱开始。一时河北诸郡敏捷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首领。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接洽,团结反叛。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计划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一时形势好转。颜杲卿派宗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哀求援军。不意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王想冒功,拥兵不救。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被俘。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属死者三十余人。颜杲卿被押解至洛阳,英勇不屈,先被断一足,凌迟正法。直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颜杲卿才被朝廷追赠太子太保,溢“忠节”。 颜真卿时任蒲州太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即派杲卿宗子颜泉明到常山、洛阳探求季明、杲卿遗骸。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杲卿部门尸骸,为了临时安葬这些尸骸,颜真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由于此稿是在非常悲愤的感情下誊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感情升沉,纯是精力宁静时工力的天然表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代价和艺术代价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名贵。 第一名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被后代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共计327字,逸笔天成,而且变革布局、转换笔法,别开生面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陈迹。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根本审雅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内恹”的笔法侧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便。在誊写本领上包罗了无数变革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尺度,笔耕不辍。人们风俗地把书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权衡其传统功力的标准。《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来自书法第一网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6536-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天下十大行书排行榜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