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他醉心于诗词字画 视功名为粪土 他在澹泊平静中绽放辉煌 成为吴门画派的开创者 他漫长的一生 用“读书作诗画画” 寥寥几字便可概括 没有大张旗鼓的业迹 也没有享受过繁华富贵 与高官厚禄 却赢得了无数众人的爱戴 他开创了吴门绘画 刻画江南山川之美的新画风 寒江独钓图 立轴 设色绢本 题识:万壑流寒开浩大,一丝牵玉弄轻柔。钓舟无云少清气,天也有怜情钓舟。 此图绘冬日江南风景,溪树山石,一翁泊舟独钓。风欲止,水无痕,景致平静得几欲萧然,钓者俨然如张子和,斗笠蓑衣,怡然自得。如许的风景里垂钓,便是诗意,画於是有了文气……以构图笔墨看,董源、黄蒙兼而有之。沈石田才气不在科举中显名,而尽用於绘事,於此画可见一斑。 莲塘小隐图 立轴 款识:湖州秋水玉泠泠,湖州女儿出采菱,棱船荡桨红泼刺,阿姐唱歌教妹应,隔溪小阁带醉冯,稳坐临风宜远听。沈周。钤印:启南(朱文) 沈周的山川画,有的是形貌高山大川,体现传统山川画的三远之景。而大多数作品则是形貌南边山川及园林风景,体现了其时文人生存的幽闲意趣。本幅《莲塘小隐图》绘江南小景,青山绿水,相映成辉。沈周的绘画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如沈周的粗笔山川,用笔融进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加了守人之骨和势,将南宋的迷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绪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他这种诗风与画格相联合,使所作之画,更具有诗情画意。 明 沈周 庐山高图 纸本设色193.8×98.1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庐山高图此幅画於成化丁亥(1467),取法为宋、元文人画传统,为老师41岁作,画祝乃师陈宽(号醒庵)70岁寿庆,故精神专注,特为良好。画中山石林木笔法全仿王蒙,益以自己功力,更觉浑厚雄健。几无空处,山石融合了王蒙的解索皴与董源、巨然的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层层皴染,再施以浓墨逐层醒破。笔法妥当细谨,不恣意逞任,用墨浓淡相间,於满幅结构中有疏朗之感,故觉实中有虚。而画悬泉百丈直泻冲下,涧水轻柔,云光山色极为杰出。 明 沈周 灞桥风雪图 “灞桥风雪”为古代长安八景之一,古代墨客多有形貌。沈周此作即为依据古人诗意而作。图中刻画了清静的灞河水从远处山涧徐徐流来。河道近岸一坡脚平台上,几棵细瘦的寒树索然而立,枝叶在严寒的氛围中瑟瑟抖动。巨峰夹江,沟壑纵深,山石叠起,远峰矗立似屏。山上冬树瑟缩,冬苔遍植。 明 沈周 灞桥风雪图 局部 整个山石白雪皑皑,茫茫苍苍。天色灰冷,江水凝碧,萧瑟冷寂。这件作品笔法暖和秀雅,笔墨俭省,构景平和大方,是沈周的一件粗笔佳作 明 沈周 灞桥风雪图 局部 本幅自题:]灞上驮归驴背雪,桥边拾得醉时诗。销金帐里膏梁客,此味从来不得知。沈周。]钤[启南]朱方、[石田]白方二印。 明 沈周 灞桥风雪图 局部 明 沈周《 瓶荷图 》 《瓶荷图轴》是一副工笔花鸟画,绘一铜壶,内植荷花荷叶各三株,交织而生。荷叶向背以深浅差别绿色区分,多取其背,使画面变浓艳为淡雅,凸现狷介风格。作品形象写实,用笔简括,色泽温润,格调淳厚。画的上方行书自题:荷花燕者,折荷插铜壶间,花叶交织止六柄而清芬益席,环列壶置席之中,四周举见花甚可乐客...... 《花下睡鹅》 花下睡鹅沈周兼长禽兽,此图画一老鹅,正栖于玉簪花下,鹅转颈埋首于背羽间,半闭其目,睡态蒙胧。毛羽作双钩,略加皴点,自头至腹一笔而下,时见脱落,却笔断而意不停,颇有宋人蕴藉遣意。鹅顶及双蹼以朱黄染,配景则为一大湖石,峋岭突兀,挺秀高耸,玉簪一株,亭立石下,正叶以草绿染,背叶则略以白色醒出,叶脉也徐徐勾出,与信笔勾成的花朵,极见清趣。坡面向右方斜下,笔端略见飞白,深得迁移转变升沉之妙,且使鹅身与山石相对立,与所题诗句对称,构图特殊显得慎重安帖。句为:“磊拓东阳笔下姿,风流崔白未成诗;鹅群本是王家帖,传过羲之又献之。”意指王羲之笼鹅,喜鹅颈迁移转变,从中得悟书法笔意,故文人自来爱鹅。沈周书法从黄庭坚来,此幅写来更为挺秀,约为八十三岁左右暮年作品。 明 沈周 《菊花文禽图》 菊花文禽图作于正德已巳年中,沈周八十三岁,绘后数月即去世。画一羽衣未全之公鸡,方展肉翅,立于菊下,聚精会神于半空飞翔之双蝶。菊花四五朵,正面侧面都有,浓墨点正叶,淡墨作叶背,并以浓墨为叶筋。菊茎甚高,故立一竹使支持不倾。全图未用色彩,而墨彩焕然,观全图中浓淡墨分布的得宜,鸡目标凝视,鸡足的舒展有力,虽因大哥力衰,未必如从前精到,但信手写来,无不见其规矩,诚出神入化之作品。此图赠与初斋,以公鸡及彩蝶的文锦,预祝其文采抖擞。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6530-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明代沈周及书画作品欣赏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