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乐府中,有一首朴实感人的民歌叫《陌上桑》,它在描述采桑少女秦罗敷的朴直和美丽时说:“头上倭堕鬓,耳中明月珠。”关于“明月珠”还有一则感人的传说。相传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救下一条受伤的大蛇,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送给随侯,后人称之为“明月珠”或“随侯珠”。《淮南子》中更把随侯之珠与和氏璧相提并论,上载:“譬如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贵,失之者贫”。随侯之珠虽然美名天下,但是人们一直不清楚其具体指向的是什么物品。直至1976年随侯墓出土人们才明白,所谓随侯珠就是精致而华美的战国琉璃珠! 四眼琉璃珠 1983年长沙市麻园岭M1出土 长沙市博物馆藏 根据建国以来的考古资料显示,战国琉璃珠出土地主要集中于湖北江陵和湖南长沙,两地都属于战国时期楚国的故土。湖南长沙经考古发掘的楚墓有数千座,其中部分墓葬中就出土了琉璃珠,这些精美的文物分别收藏在省市博物馆和考古所,其中长沙市博物馆就收藏有五件套琉璃珠,分有眼式和无眼式两种。 有眼式的琉璃珠共三件,均呈扁圆形体,表面分布有白色圆圈,圆内或有蓝色圆球凸出,或以蓝色圆圈纹围绕。具体情况如下: 九眼琉璃珠 1981年长沙市解放路M1出土 长沙市博物馆藏 四眼琉璃珠,残径1.2厘米,厚1厘米。1983年长沙市麻园岭一号墓出土。琉璃珠呈扁圆形体,上下两端较平,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琉璃珠表面共有四处白色圆圈,圆内有蓝色圆球凸出,整个形成蜻蜓眼状的纹饰。 九眼琉璃珠,直径1.6厘米,厚1.2厘米。1981年长沙市解放路一号墓出土。琉璃珠呈扁圆形体,上下两端较平,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琉璃珠表面共有九处白色圆圈,圆内以三周蓝色圆圈纹围绕,中间均有破损痕迹,表明原来应有圆形物存在,整个形成蜻蜓眼状的纹饰。 三十眼琉璃珠 1990年长沙市浏城桥M2出土 长沙市博物馆藏 三十眼琉璃珠,高2厘米,径1.2厘米,孔径0.7厘米。1990年长沙市浏城桥二号墓出土。琉璃珠呈扁圆形体,上下两端较平,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琉璃珠表面共有三十处白色圆圈,圆内有蓝色圆球凸出,整个形成蜻蜓眼状的纹饰。 无眼式的共两件套,每一套数量不尽相同,每一粒都只是简单的小珠子。具体情况如下: 蓝色琉璃珠,共148粒,直径0.6厘米。来源与三十眼琉璃珠一样,出土于1990年长沙市浏城桥二号墓。琉璃珠呈扁圆形体,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珠子表面含不同程度的白色杂质。 蓝色琉璃珠,约4808粒,最大的直径0.2厘米,最小的直径0.1厘米。1981年长沙市火车站邮电局19号墓出土。琉璃珠呈扁圆形体,厚薄不均,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珠子呈蔚蓝色,晶莹透明。 琉璃珠是目前所见我国古代琉璃器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器型,从西周开始就已存在了,至战国时期则大为流行。目前发掘的战国时期墓葬中其随葬琉璃器几乎均有琉璃珠。它的发展是与技术、设备的不断改进,琉璃质地更加洁净分不开的。
根据对古代文献的大量研究,专家们认为最早关于琉璃的记载是《穆天子传》中铸石的记事。人们认为,《穆天子传》中的铸石可能就是一种琉璃。文献中的记载虽然将我国琉璃史往前推进了许多,可是“琉璃”一词又是从何而得呢?说到这,就不得不讲一个浪漫而又凄美的故事。 周敬王元年(公元前496年),范蠡为越王勾践督造王者之剑。历经三年烧制才得以铸成,王剑出世之日,范蠡在铸剑模内发现了一种绿色神奇粉状物体,与水晶熔合后晶莹剔透却有金属之音。范蠡认为这种物质经过了烈火百炼,又有水晶的阴柔之气暗藏其间,既有王者之剑的霸气,又有水一般的柔和之感,是天地阴阳造化所能达成的极致,于是将这种物品随铸好的王者之剑一起进献给越王,并将此物称为“剑道”。越王感念范蠡铸剑的功劳,收下了王者之剑,却将“剑道”原物赐还,还以他的名字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蠡”。当时,范蠡刚刚遇到了西施,为她的美貌倾倒,惊为天人,他认为金银玉翠等天下俗物俱无法与西施相配,所以遍访能工巧匠,将以自已命名的“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相传这就是世界最早的琉璃配饰。不料就在这一年,战事又起,勾践闻知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兵马,意图讨伐越国以报父仇,所以决定先发制人。范蠡苦谏未果,越国终于遭到了大败,几近亡国。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临别时,西施将“蠡”送还给范蠡,传说中,西施的眼泪滴在这“蠡”上,天地日月为之所动,至今还可以看到西施的泪水在其中流动,后人称之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由这个名字演变而来。 除了在文献中有“琉璃”的记载外,在部分文献中也有“流离”的记载,那么琉璃、流离到底是什么物质呢?两者有没有区别呢? 实际上,流离和琉璃都是玻璃的古代称谓。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根据《广雅》和《韵集》的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他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 琉璃制品在我国曾有很多名称,比如“琉璃、药玉、罐子玉、烧料、料器”等等。琉璃的色彩多为乳白色、浅绿、深绿、蓝色等,呈半透明状。 关于中国古时琉璃的来源,曾经被普遍认为是来源于国外。其实,根据多年的考古资料可以证实,中国琉璃生产技术有着自己的渊源。在河南洛阳淳沟、陕西宝鸡茹家庄等地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均发现了大量的琉璃管、琉璃珠等。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化光谱鉴定,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古代琉璃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虽然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易碎、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因而用途狭小,发展缓慢。而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出土的琉璃器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以钠钙为主,克服了铅钡成分琉璃的弱点,耐温性能较好,对骤冷骤热的适应性较强。因此,这种古琉璃的用途和生产量都远大于中国古琉璃。成分的不同,表明中国与西方的琉璃分居两个不同的琉璃系统。而这一事实也表明,中国古代的琉璃是利用一种特有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 在考古发掘实践中,琉璃器常见的器形有珠、环、钟、碗、印章、剑首、璧等,其中战国时期以璧和珠为主,璧多饰以细小的谷纹,而珠多见蜻蜓眼式的,当然也有光滑无眼的,本文所列举的五件琉璃珠便是如此,这其中以蜻蜓眼式的最有魅力。 “蜻蜓眼”珠是特指战国时期用火烧制并用镶嵌工艺制作的铅钡玻璃装饰珠,因其珠子上叠加的圆圈很像是蜻蜓的复眼而得名。当时人们赋予了它“代表神人的眼睛,可用以抵御邪恶”的更深层次含义。材质以铅钡玻璃为主,珠面上常有多组有蓝色圆点和白色圆圈组成的“鱼目纹”,有的则在圆圈内外形成多彩的套色,胎底透光,看上去极像蓝色海水。 经过对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资料统计后得知,我国最早的“蜻蜓眼”珠是出现在春秋晚期,如新疆的轮台群巴克墓地出土的春秋晚期的蜻蜓眼,河南固始县侯古堆出土的春秋末期琉璃蜻蜓眼以及山西境内的晋国大墓中出土的春秋晚期蜻蜓眼珠,这些琉璃珠的成分经过检测不属于中国本土固有的,而与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近似,说明了这些琉璃珠均为外来货。 “蜻蜓眼”是中西文化和艺术相融合的产物,见证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古籍对此做了详尽记载,《汉书·西域传》载:(剡宾)“出珠玑、珊瑚、虎魄、流离”;《魏略》载:“大秦国出赤白黑黄绿红紫等十种流离”;《魏书·大月氏传》载:“其国人商贩,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玉留璃。”国内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蜻蜓眼琉璃珠与西亚、北非地区琉璃珠从成分到形制的相似,也见证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根据研究,学者们认为早期蜻蜓眼琉璃珠传入到我国的途径共有南北两条。南来蜻蜓眼式玻璃珠首先通过商业贸易传到印度等南亚地区,再通过民间往来辗转地经我国的云南等地进入楚地。而北来之路则通过赵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互动而实现。进入战国早期,作为楚文化腹地的湖南、湖北两省,出现了数量令人咋舌的蜻蜓眼珠。随着蜻蜓眼在楚国的盛行,到了战国中期,深受楚文化影响的河南、陕西、四川等秦国属地境内也出现了蜻蜓眼珠。在楚国强盛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背景的相互作用下,全国形成了一个以湖北湖南两省为中心的蜻蜓眼辐射圈,被辐射的范围包括秦国、鲁国、齐国、魏国等。 蜻蜓眼式琉璃珠最初在西亚出现,多用作护身符以避邪攘灾,多只眼睛可以助人防卫。蜻蜓眼式琉璃珠辗转而至楚地,以其如蓝天白云般亮丽色彩,别致的造型,马上征服了好奇喜新的楚人。宗教上的意义又暗合楚重巫的文化心理。蜻蜓眼式琉璃珠就这样向楚文化迈进了第一步。而几乎同时传人山西的蜻蜓眼式琉璃珠最终如昙花一现,迅即消失,无法根植其文化之中,两者之间不同的文化秉性由此可见一斑。 无论是蜻蜓眼琉璃珠,还是无眼式琉璃珠都是琉璃制品的精粹,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换瑰丽,是古人精致、细腻、含蓄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汇。在某种意义上说,琉璃是一种人格、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的象征。明澈的琉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 1. 四眼琉璃珠 1983年长沙市麻园岭一号墓出土长沙市博物馆藏 2. 九眼琉璃珠 1981年长沙市解放路一号墓出土长沙市博物馆藏 3. 三十眼琉璃珠 1990年长沙市浏城桥二号墓出土长沙市博物馆藏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战国琉璃珠赏析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