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巘书法艺术风格成因探析

时间 : 2018-5-14 21:42

作者 : xiaocui88

 查看 : ( 2396 )  评论 : ( 55 )

摘要 : 梁巘书学思想成因探析李玉琨梁巘与当时梁同叔并称“南北二梁”,为“墨林之双璧”[2]。然梁同书官至侍讲,位居翰林,而梁巘仅为一知县,职位相差悬殊,此二人能够并列,可见梁巘的书法成就之高。清代名家邓石如、 ...

梁巘书法艺术风格成因探析

李玉琨

梁巘与当时梁同叔并称“南北二梁”,为“墨林之双璧”[2]。然梁同书官至侍讲,位居翰林,而梁巘仅为一知县,职位相差悬殊,此二人能够并列,可见梁巘的书法成就之高。清代名家邓石如、段玉裁等都曾从其学书法。其书学著作有《评书帖》、《承晋斋积闻录》等。其中《评书帖》一卷,共一百四十一则,为其平日随笔札记,殁后由他人搜辑而成。

对《评书帖》有专门研究的著作有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日]中田勇次郎《中国书法理论史》、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和张潜超《中国书法论著辞典》,而吉林大学古籍所段惠子的硕士论文《梁巘<评书帖>研究》所论较详。

从内容上来看,《评书帖》是一个“大拼盘”,从学书门径、书家评论到碑帖鉴赏,所论甚广,无所不包。对于其书学思想,上述的研究成果中论述的也大致相同,概括起来就是“重执笔”和“尚劲健”,但均未明确分析其思想的具体成因,本文试从梁氏的师承、学书经历等方面入手对梁氏书学思想之成因作以初步的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梁氏书学思想奠定基础。

梁巘书学思想成因探析

一、关于执笔论

《评书帖》中比较注重对执笔的要求,其开篇就是梁巘所作的执笔歌:“学者欲问学书法,执笔功能十居八,未闻执笔之真传,锺、王学尽徒茫然。”[3]且梁巘对历代书家的评论亦以是否“得执笔法”来为标准。如评王铎、张瑞图、汪退谷、王鸿绪、杨宾、程韦华、何义门、张得天、王良常、宋高宗等等,其中除何义门和王良常外,均是“得执笔法”。

梁巘所说的执笔法,除在《评书帖》中简要叙述以外,在《清史稿·梁巘传》中其对段玉裁的一番话说得更加明确:“执笔之法,指以运臂,臂以运身。凡捉笔,以大指尖与食指尖相对,笔正直在两指尖之间,两指尖相接如环,两指本以上平,可安酒杯。平其肘,腕不附几,肘圆而两指与笔正当胸,令全身之力,行于臂而凑于两指尖”,“如此捉笔,则笔心不偏,中心透纸,纸上飒飒有声。直画粗者浓墨两分,中如有丝界,笔心为之主也”,同时梁氏强调说:“舍此法,皆旁门外道”,且“二王以后,至唐、宋、元、明诸大家,口口相传如是”。[4]其实说白了梁巘所谓的“得执笔法”就是中锋运笔,杨守敬就已经看得很透彻了:“闻山用笔中锋论,真言独谛,俱可谓度书之金针也。”[5]

然而梁氏为何对执笔法如此重视而喋喋不休呢?考其原因有如下两点:

其一,从梁巘自身的学书经历来看,在《评书帖》中,梁氏详细记述了他本人学习执笔法的经历,由董其昌、沈公筌、王鸿绪、张照、何国宗、梅釴才传至梁巘,且传承过程中曾秘不授人,经叩请再三,方得其法,“仍属勿泄”,幸得梅釴相告,梁氏才得此法,“学书复十余年,觉有得。”梁氏深知学书不易,尤其是像执笔法这种具体的方式,费尽辛苦,才得一二,怎能不在自己的论述中强调呢?另外,梁氏通过其自身体验,深感“得执笔法”的重要性,他说:“书学大原在得执笔法,得法虽临元、明人书亦佳,否则日摹锺、王无益也。”“不得执笔法,虽极作横撑苍老状,总属皮相。得执笔法,临摹八方,转折皆沉着峭健,不仅袭其貌。”可见,在梁氏看来,要想学到书法的真要,首先要学会执笔,这是书家的基本功,否则仅得其皮毛,即使面对锺、王的书法也只能“徒茫然”,不知所措。

其二,从《评书帖》内容上来看,对执笔法的具体要求作了详细说明,还有很多评论是为学书者提出的建议,如“勿早学米书,恐结体离奇,附入恶道。”“学董不及学赵,有墙壁,盖赵谨于结构,而董多率意也。”“学书宜先工楷,次做行草。”等等。另外,同为梁氏所著的《承晋斋积闻录》中,除了和《评书帖》相同、相似评语外,则很少用“得执笔法”与否来评论书家。我们可以推测,《评书帖》可能是梁氏晚年辞官后,主讲寿州循理书院时指导学生书法的话语,被其学生记录下来,遂成此卷。其实梁巘的这种作法也不奇怪,古人早就有“凡学字书,先学执笔”[6]、“善执笔则八法具,不善执笔则八法废”[7]的说法,甚至如韩方明、卢携、林蕴、陆希声等形成专文加以论述。可见学书之前先要掌握执笔法这些基本问题,也并不是梁巘的发明。梁氏从其自身体验,对学生反复说明执笔法的重要性,可谓用心良苦。也可以说,“重执笔”是梁氏的“教学重点”而已,虽然也多次用来评论书家,只是为他的教学服务的,如果认为这是“贯穿其中”的论书核心,[8]则是有失偏颇的。

梁巘书学思想成因探析

二、关于“尚劲健”

通读梁氏全文,可以看到,梁氏“尚劲健,标瘦硬”。如:

欧书劲健,其势紧;柳书劲健,其势松。

东坡楷书《丰乐》、《醉翁》二碑,大书深刻,劈实劲健。

褚河南书《龙门三龛记》,中年笔也,平正刚健……

《戏鸿堂帖》中唐明皇《鹡鸰颂》遒紧健劲,较宋《秘阁》尤妙。

《姑熟帖》中东坡《上仁宗表》、《归去来辞》二帖瘦劲。

《游公墓志》清劲而瘦,有别趣。

汪退谷得执笔法,书绝瘦硬。

程伟华得执笔法,学山谷,空灵瘦硬。

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

对“劲健、瘦硬”书风的提倡,以唐杜甫“书贵瘦硬方通神”为代表,后苏轼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人憎”对此作出了批驳,至梁巘,又高举起“瘦硬”这杆大旗。从梁氏所论可以看出,这种对劲健、瘦硬的追求,显然是其特别注重书法点画中的力量感,代表了梁氏的审美趣尚和批评意识,真正是其书法批评的核心。

梁氏尚“劲健、瘦硬”,这与他的工具选择和师承有关,这也是诸多研究专著所忽略的。

在工具的选择上,梁氏提倡用硬毫,反对用软毫。如:

书大字,笔锋需瘦硬。

元章书,空处本褚用软笔书,落笔过细,钩剔过粗,放轶诡怪,实肇恶派。

得天学米以硬笔,临其硬笔,弃其软笔,可谓善于去取。

予用软笔七八年,初至京犹用之。其法以手提管尾,作书极劲健,然太空浮,终属皮相。不如用硬笔,其沉着苍劲处,皆真实境地也。

梁氏根据自己的书写经验,认为软硬毫由于执笔、运笔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书法风格:“用软笔,管少侧,笔锋外出,笔肚着纸,然后指挥如意。用硬笔,管竖起,则笔锋透背,无涩滞之病。”但最终还是认为用软笔不如用硬笔,硬毫可以达到“沉着苍劲”的效果,而用软笔则“钩剔过粗”、“太空浮”,甚至是“肇恶派”。故在其用软笔七八年后,改用硬笔以应其风格。并且他认为古人书都用硬笔,故提出临古人书须“弃其软笔”,以硬笔临其硬笔,这样才是“善于去取”。

梁巘书学思想成因探析

在师承方面,梁巘书学二王,李邕、米芾等家,专攻楷、行、草,尤其是李邕对他的影响最大,《清史稿·梁巘传》中称梁巘“以工李北海书名于世”。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称:“松斋书学北海,笔法润泽,骨肉停匀。”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亦云:“巘以工李邕书名天下,真及行书能品下。”后综合各家而最终形成了沉着苍劲的书法风格。而李邕的书法向以用笔遒劲、雄健著称。宋《宣和书谱》:“观邕之墨迹,其源流实出于羲之,议者以谓骨气洞达,奕奕如有神力。”《衍极》:“至邕始变右军行法,劲拙起伏,自矜其能……”明赵崡《石墨镌华》:“北海分隶固而遒逸。”而梁巘本人对李邕也是称赞有加:“北海逸气生动,通身贯注,裴休所谓书中仙手者也,且有英雄盖世之概。”、“北海书纵横而整齐。”、“结体遒紧,笔力健劲”等等。[9]从梁氏存世作品《临王羲之帖轴》和《五言诗轴》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梁巘对李邕书法风格的继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李邕的影响下,梁氏尚“劲健”书风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中认为梁巘的这种论祈尚有“针砭时风之意义”,不确。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梁氏崇尚这种“劲健”书风,和其执笔、用笔、师承等具体情况有关,是他的审美趣尚。况且梁巘所处时代,名家备出,如张照、王澍、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等,各显风彩,或气势雄强,或精劲遵润,或粗犷浑厚,“并共同构成了清代帖学书法的高峰”。[10]梁巘之所以能够在这众多名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正是因其劲健苍茫的书风。每个时代代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观,然而处于同一时期的书家,由于各自的学书经历、学识修养的差异,其所形成的书法审美观也各有其特点。因此梁巘提倡“劲健”反对“软弱无力”的书风,也是其审美取向所致,并不一定就是在“针砭时风”。 当然梁巘的书学思想也不仅就是上述这两点,如他提出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的书法史观,以及“清”的批评标准等,因这些与本文联系不大,不作详述。

总之,研究某家之书学思想,除了深入研究其理论著作外,对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师承、学书经历,甚至于书写习惯等这些具体情况,都应该全面了解,这对于深入研究其书论思想是大有禆益的,并且可以避免因只钻“故纸堆”而得出片面的、不切实际的结论。

梁巘书学思想成因探析


梁 巘(1710-1785)

字文山、闻山,号“松斋”、“段砚斋主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生于原亳县(今亳州市谯城区)城里夏侯巷一书香之家。其父梁授孟,性敦厚,喜书法,精通训诂,道德文章为乡邻称道。梁巘自幼聪颖好学,酷爱书法。少年时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常为乡人书写牌匾、楹联和契约。梁巘十五岁时随其胞兄梁峰南下,游学于南京钟山书院,潜心于科举之学,并利用空闲时间认真研习书法。南京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梁巘在那里大开眼界,见到大量的名帖佳作,他心追意摹,楷法颜真卿、柳公权、苏轼,行草书力追晋唐书家,尤其对唐代书法大师李北海的法帖,用功最深,摹帖尤勤,几近神似。

  梁巘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举,后赴京考进士不第,便寄寓京师卖字为生。一次,他的字被书法家、乾隆皇帝之子——成亲王永瑝见到,十分欣赏,称赞他“入门正”、“执笔好”,今后“必成大名”,便将他推荐给乾隆皇帝,爱好并长于书法的乾隆帝赐梁巘同进士出身,任湖北宜昌府巴东县知县。在巴东县任上,梁巘为官清廉,耻于逢迎,勤于政事,短短几年就把一个贫瘠的偏远小县建成了富庶繁荣之地。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六十多岁的梁巘自感年事已高且官场越来越难于适应,便以老母年迈、长子新故为由,辞职返乡。乾隆四十年(1775年)梁巘受寿州(今安徽省寿县)知州之邀,出任循理书院院长。循理书院是当时皖中、江淮一带规模最大的学府,梁巘在循理书院管理和执教十余年,其弟子、门人遍及大江南北。在此期间,他培养和提携了张佩、萧景云、姚杨等一批书法人才。尤其是他慧眼识珠,培养了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更是他晚年的一大功绩。

  梁巘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据《清史稿·梁巘传》记载,梁巘“以工李北海书名于世”,书法造诣很深。时人将他与当时的钱塘(今浙江杭州)大学士梁同书并提,称为“南北二梁”。亦将他与梁同书及会稽的梁国治并成为当时的书坛“三梁”。他初学王羲之、董其昌,次学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后专攻李北海行书。他把李北海的所有碑刻,如“岳麓寺碑”、“云麾碑”、“李秀碑”、“大照禅师碑”等都收集起来,经过多年的刻苦临摹研习,终以工李北海笔意而驰名天下。

  梁巘存世的书法作品约有二百多件,安徽省博物馆和寿县博物馆收藏较多。他一生书碑很多,仅在安徽、江苏、山东、山西等地所书碑版,有记载的就有65块。纵观梁巘的存世书法作品,可见其行草书灵秀俊逸而又不失法度,其行楷书碑刻沉着稳健、线条遒劲,谨严端重之中含飘逸秀美之态,不愧为清代的书法大家。

  梁巘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理论家,有不少书法名著传世,如《承晋斋积闻录》、《执笔法·法帖论》、《评书帖》、《宝晋斋帖跋》等,是其一生从事书法研习的见解和总结。这些书法名著对于执笔、学书、古今法帖、名人书法等,均有精辟论述,多有独到见解,成为后人研习书法的必读著作。(参考亳州晚报《梁巘:乾隆赐同进士出身的书法家》)

附录《清史稿》 列传二百九十之艺术二

  梁巘,字闻山,安徽亳州人。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官四川巴县知县。晚辞官,主讲寿春书院,以工李北海书名於世。初为咸安宫教习,至京师,闻钦天监正何国宗曾以事系刑部,时尚书张照亦以他事在系,得其笔法,因诣家就问。国宗年已八十馀,病不能对客,遣一孙传语。巘质以所闻,国宗答曰:“君已得之矣。”赠以所临米、黄二帖。

后巘以语金坛段玉裁曰:“执笔之法,指以运臂,臂以运身。凡捉笔,以大指尖与食指尖相对,笔正直在两指尖之间,两指尖相接如环,两指本以上平,可安酒杯。平其肘,腕不附几,肘圆而两指与笔正当胸,令全身之力,行於臂而凑於两指尖。两指尖不圆如环,或如环而不平,则捉之也不紧,臂之力尚不能出,而况於身?紧则身之力全凑於指尖,而何有於臂?古人知指之不能运臂也,故使指顶相接以固笔,笔管可断,指锲痛不可胜,而后字中有力。其以大指与食指也,谓之单勾;其以大指与食指中指也,谓之双勾;中指者,所以辅食指之力也,总谓之‘拨镫法’。王献之七、八岁时学书,右军从旁掣其笔不得,即谓此法。舍此法,皆旁门外道。二王以后,至唐、宋、元、明诸大家,口口相传如是,董宗伯以授王司农鸿绪,司农以授张文敏,吾闻而知之。本朝但有一张文敏耳,他未为善。王虚舟用笔祗得一半,蒋湘帆知握笔而少作字乐趣。世人但言无火气,不知火气使尽,而后可言无火气也。如此捉笔,则笔心不偏,中心透纸,纸上飒飒有声。直画粗者浓墨两分,中如有丝界,笔心为之主也。如此捉笔,则必坚纸作字,輭薄纸当之易破。其横、直、撇、捺皆与今人殊,笔锋所指,方向迥异,笔心总在每笔之中,无少偏也。古人所谓屋漏痕、折钅义股、锥画沙、印印泥者,於此可悟入。”巘少著述,所传绪论仅此。当时与梁同书并称,巘曰“北梁”,同书曰“南梁”。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5879-1.html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芝麻开门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清代瓷器的风格
清代瓷器的风格顺治时期,是明末清初政权更迭的过渡时期,瓷器造型也充分体现出这一过渡时期的风貌。顺治瓷器在造型方面有些沿袭了明末天启、崇祯时期瓷器的遗风,但也出现了一些新型品种,如筒花觚、洗口兽耳瓶等。 ...
时间 : 2018-04-29 10:30:00 | 发布者:roden888888 |
康熙、雍正、乾隆所喜欢的紫砂壶风格对比
关注【紫砂百科】全面解析紫砂基础知识解密中国传统紫砂文化康熙喜欢的紫砂壶:炫彩的紫砂珐琅器珐琅,源于西欧的金属绘饰艺术;紫砂,古老中国的饮茶上等佳器。当珐琅遇上紫砂,注定会碰撞出一段浪漫而辉煌的传奇。 ...
时间 : 2018-05-04 23:05:00 | 发布者:m15160035676 |
民族英雄于谦书法5幅:这些大概是最全最能代表他风格的字! ...
图、于谦书法:《题公中塔图赞》。此帖为纸本,纵28.9厘米、横61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于谦书法:《颖国武襄公杨洪赞》,现和原图藏于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图、颖国武襄公杨洪图。此图为朝廷命画师为功 ...
时间 : 2018-05-06 11:00:00 | 发布者:samhu73 |
风格迥异的王宠《小楷诗稿》
王宠(1494—1533),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人称“王雅宜”。长洲(今苏州吴县)人。他是一个极有才气的书家,可惜一生仕途不佳,八次应试,皆不第,仅以邑绪生被贡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世称“王 ...
时间 : 2018-05-07 17:28:00 | 发布者:刘泉 |
黑瓷产生在南方,生产中心却在北方,为何南北方黑瓷风格大相径庭 ...
黑瓷是一项古老的汉族制瓷工艺。是民间常用器皿常见的釉色之一。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黑瓷为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黑瓷和青瓷的都是用氧化铁作釉的呈色剂,增加铁的含量。黑瓷釉料中 ...
时间 : 2018-05-09 08:35:00 | 发布者:huch1984 |
傅抱石书画艺术风格:诗入画中味无尽
傅抱石1945年作风光好立轴设色纸本傅抱石:诗入画中味无尽无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还是“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历代名诗佳句总是会让人生出要将这般美景移至画中的欲念,可惜的是,用画笔再现 ...
时间 : 2018-05-10 12:46:00 | 发布者:天天购 |
浅谈董寿平作品风格
董寿平(1904-1997)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原名揆,字谐伯,后慕南田恽格恽寿平遂改名寿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杜戍村人。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和北京东方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 ...
时间 : 2018-05-14 17:19:00 | 发布者:franccese |
浅谈林永松作画风格
林永松生于1963年,四川峨嵋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创作研究院院士,作品被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艺术馆及个人收藏。评论界认为,林永松的山水画带有很复杂的绘画因 ...
时间 : 2018-05-14 17:19:00 | 发布者:青藤叟 |
黎雄才的作画风格及作品鉴赏
黎雄才(1910-2001),生于广东省肇庆市。高剑父弟子,擅山水,尤以巨幅见长,所作气势恢廓,雄健秀茂,自具风貌。尤以焦墨、渴笔写生独胜,是岭南画派最有影响的传人之一。他的山水画青绿山水特点鲜明,评论界将它 ...
时间 : 2018-05-14 17:20:00 | 发布者:klmij918 |
赖少其人物简介及作画风格
赖少其(1915-2000),广东普宁人,笔名少麟,斋号,木石斋,他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版画的主要创始人,解放后,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 ...
时间 : 2018-05-14 17:25:00 | 发布者:xt66180320 |
何绍基书法100多幅欣赏
何绍基是一位大书法家,但他的诗名为书名所掩。在晚清宋诗派中他是一位健将,擅于描绘山川。如其七律《元象》中有“石根水怒水根石,天外山惊山外天”一联,上句比喻人世风波之复杂、险恶,下句又展示人类进步之不可 ...
时间 : 2018-05-14 21:46:00 | 发布者:我爱刘翔。 |
杜甫《饮中八仙歌》书法
《饮中八仙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构成一 ...
时间 : 2018-05-16 15:29:00 | 发布者:lzfu99999 |
清康熙进士查升书法欣赏
查升(1650—1707),字仲韦,号声山,海宁袁花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时康熙帝选儒臣侍值以备顾问,他经荐入直南书房多年,累迁至少詹事。书法秀逸,得董其昌神韵,小楷尤为精妙 ...
时间 : 2018-05-16 15:31:00 | 发布者:一滴泪 |
《书谱》你看有用吗!
自公元687年至今,一千两百多年来的中国书法史中,孙过庭的《书谱》可谓绝唱。宋代以来,无论是学习书法还是研究书法史论,孙过庭和《书谱》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人物和书学论著。这不仅仅是因为《书谱》的学术理论价 ...
时间 : 2018-05-16 15:48:00 | 发布者:比敏德 |
书法艺术高度源于文化深度
作者:王岳川文化深度制衡书法高度在中国文化史上,书法的地位非常高。作为一个文化人,艺术家不仅将琴、棋、书、看作把握人生的艺术技能,更是看成个体有限生命诗意生存中的高妙境界。但进入现代性话语以来,现代中 ...
时间 : 2018-05-19 16:55:00 | 发布者:小城 |
高建书法作品
相逢意气为君饮古代文人集会大多很雅致,如王羲子等人会于兰亭之间,曲水流觞,吟诗作赋,才能流传至今.文章之优美,书法之飘逸,堪称"天下第一行书".还有竹林七贤,因为诗.琴.酒相聚.除此之外,古人相聚还有推窗赏月,品茶论 ...
时间 : 2018-05-21 08:31:00 | 发布者:米奇乐乐 |
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
一、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梁启超认为:中国写字有特别的工具,就成为特别的艺术。中国书法的美是线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现个性的美。他说:“美术一种要素是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真确的莫如写字。如果 ...
时间 : 2018-05-22 14:09:00 | 发布者:shangchuan826 |
罗丹雕塑艺术及作品欣赏
为什么罗丹家喻户晓?在艺术界如此受追捧?因为罗丹被誉为“米开朗基罗之后最伟大的雕塑家”,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三个世纪的所有雕塑家全部黯然失色。为什么罗丹如此重要?简单回答就是,罗丹直接秉承了米开朗基罗浓 ...
时间 : 2018-06-08 17:46:18 | 发布者:古玩钱币收藏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梁巘书法艺术风格成因探析的相关评论

引用 阿林鉴定评级 2024-9-2 19:36
很客观、很理性、很幽默、很诚信,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
引用 qq2341433 2023-12-25 22:30
,美品共赏析,
引用 mdz1012480485 2023-4-7 16:35
原来这里是另一片天地
引用 LIJION 2023-3-11 17:29
学习学习再学习。
引用 岳惠嘉仁 2022-12-24 21:09
真是长知识.好!
引用 cybpwangly 2022-12-22 08:43
欣赏一下谢谢发帖

查看全部评论(55)

图文阅读
书法家在书协的官位越高写得越好,越有收藏价值?
书法家在书协的官位越高写得越好,越有收藏
书画艺术品现在的状态正处于低迷时期,然而很多书法家有自己的书法协会,在 ... 更多>>
印石收藏该如何选择
印石收藏该如何选择
印石一直以来都是很多文人雅士的最爱,也是书画作家的文房四宝之一,印石雕 ... 更多>>
天价田黄仍有升值空间
天价田黄仍有升值空间
清代的时候有句话叫做“一两田黄三两金”,现在的1两田黄甚至可以换成130两 ... 更多>>
篆刻艺术品的拍卖价格走高
篆刻艺术品的拍卖价格走高
我们来回顾以往的一些拍卖会,大家会发现在其中会有一些印章拍卖品。印章作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