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石友向成功收藏家、商家飞跃的机会,往往就产生于一次重要的捡漏行为。身边的事例证明,寿山石最核心的文化通常是采取捡漏这样的方式演绎,所有的经验、学识,或许一生都不会发挥很大作用,但发生作用的时候往往就那么一次就够了。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笔者一个寿山同学,原来在街上经营小石铺,十几年未见起色,2000年仅仅因为卖了一枚巴林印章赚了六万,从此顺风顺水一路开进,现在已是颇具实力的田黄专业户;还有一个学弟去日本买回一枚田黄,出手后得款一百多万,人生轨迹也就此改变。 很多人认为寿山石这行的赚钱模式是大笔资金的投入、巨额的利润回报。在与一些商家交流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真正的高额回报有时会是一次不经意的投资,而经常大额的投入回报却并不非常理想。 既然寿山石捡漏在整个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它又发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呢? 一、产生于赌石环节 肉色包夹在粗岩中,使人无从得知其走向,哪怕是经验最丰富的石农,也不会对一块毛石拍板。如果村里有一石农突然间买车又买房,肯定是跟他一次赌石有关,一定不会是日常的经营所致。但这种机会似乎很少光临昂贵的毛石,有时还很可能是一块不起眼的遗料。 特别是芙蓉的石头,这种石头可怕的地方在于:与肉交夹处的岩能用灯光照透,一块看过去全肉的石头,仅仅是因为有一块指甲大的岩,到最后做出来也可能是挂件料。 笔者身边一位老大妈曾经从矿洞边捡了一块工人遗弃的废料,这块遗料除了指甲大的肉外,四边全是岩,做进去后却是一块饱满的完肉,卖后得款十万元。 二、产生于创作环节 有一石商花十几万元买了一块掌头大的水洞原石,后交给一国家级大师雕刻,完工后立马升值到一百七十万,有人说现在其价值已达三百多万。这件作品一直伴随着这位大师,每当出书或者写文章时,它是必须出现的标志性作品。 以笔者经验认为,雕刻十件作品,即使是其中仅有一件是成功的,其他九件全部失败,也足以回本。经验丰富的石商,在相石发工上能做到三成左右的成功率,即使这样其利润也是十分惊人。因为原石肉色走向无规律可寻,很少有石商在发工方面能做到十拿九稳。 三、产生于购买环节 也许是笔者的偏见吧,将购买行为放在第三个位置,但不排除在购买环节上的捡漏产生。在石友间有个观点认为,定义产生于购买环节的捡漏,卖出价必须在买入价的十倍以上。以这个标准衡量自身,笔者十年间捡漏机会可谓屈指可数。 这个环节的捡漏,必须有十分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必不可少的眼力。有的石商实力雄厚,将捡漏的目光转向拍卖会、交流会,对于他们来讲,这些地方有着数量繁多、质工精良的作品,正是猎物出现最佳之处。笔者曾有一位石友从交流会花二万元买到一荔枝章,隔天转手后得款八万元,两天内净赚六万元。 目前市场上各商家之间存在着相互流通的情况,流转最初环节的价格是最低的,随着环节的增多,作品自然越来越贵,因此找到最初环节考验着石友的功力。 话说回来,虽然市场的魅力在于可能随时发生的潜在检漏机会,但大多数的交易还是以正常的方式进行,玩石的心态应是平淡地面对可能发生的一切。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528-1.html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寿山石捡漏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