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年号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隶书大师。与邓石如同为“启碑法之开山鼻祖”,后人并称“南伊北邓”。 伊秉绶学书王右军的《乐毅论》用功最勤。其楷书笔画纤细而不虚弱,筋骨不露而含蓄内敛,尤其是加入了篆隶笔意,偶用古异体字,显得特别清丽典雅,古意盎然。 楷书作品很是不错 伊秉绶出身于官宦之家,少时拜著名书法家刘镛为师,每天晨起练笔,悬肘提笔画几十、几百个圆,从小圆到大圆,画到极圆匀时才停笔,如同达·芬奇画蛋。伊秉绶26岁中举人,干隆已酉年(36岁)登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曾任惠州知府,扬州太守、广东知府、扬州知府等官职。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在惠州建立丰湖书院。《芜城怀旧录》誉之:“扬州太守代有名贤,清干嘉时,汀州伊墨卿太守为最着,风流文采,惠政及民,与欧阳永叔、苏东坡先后媲美,乡人士称道不衰,奉祀之贤祠载酒堂。” 伊秉绶出生于书香门第喜绘画、冶印,亦工诗文。伊氏善画山水和梅竹。伊氏书法成就更大、以篆、隶见长。行草书宗李东阳,从而上溯为真卿,劲秀清绝,并且掺以篆隶笔意,风格别树一帜。其隶书成就最高,因受(衡方碑)额影响,以篆笔作隶,笔画粗细大致均等,圆润率直,墨沈笔实,醇古壮伟,为清代碑学中的隶书中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干嘉八隶之首。 他的隶书与擅长篆书的邓石如,并称“南伊北邓”。蒋宝龄《墨林今话》称其:“以篆隶名当代,劲秀古媚,独创一家。”赵光《退庵随笔》称:“墨卿遥接汉隶真传,能拓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汀州精于八分,以其八分为真书,师仿《吊比干文》,瘦劲独绝。”又称:“集分书之成,伊汀州也。” 伊秉绶虽然是以书法名世,书法中又以隶书名世,然其于诗文、画、印同样精彩,是一位艺术全才。正是因为其广涉博取,才为其艺术提供了全面的营养,更是由于他善于融会贯通,才能使其平生所学一一融汇于笔端。可以说伊秉绶的博学多才,转益多师,为其书法成就铺就了宽广的道路。 《清史列传》称"秉绶工分隶,与同时桂馥齐名",其实,桂馥与伊秉绶有许多共通之处,如用笔平直,结构饱满,气魄宏大,但桂馥没有伊秉绶的勇气与魄力,将隶书革新到底,走向极致,形成独特的语言,这也是伊秉绶在众多隶书高手中能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墨林今话》称其"以篆隶名当代,劲秀古媚,独创一家"。伊秉绶隶书个性鲜明,迥异前人。如一洗万古之长空,开创了隶书审美的新典型,从而使他在书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用笔上,他的隶书在长横与捺画的处理上省去常见的蚕头雁尾,其简约处更接近于篆书,粗看平直单一,实则化繁为简,扫尽铅华,独返本真,给人一种端庄正直,和谐统一之感。 在他的隶书用笔中还可以看到颜体楷书的某些特征,这是他有意将楷法融入隶书笔意。这样汉隶的淳朴平实,唐楷的雍容大度,在他的作品中兼而有之。他的用笔不似某些书家,自我作古,将笔画写得抖动枯涩,而是以一种劲健爽朗的状态出现,故其线条写得光洁流畅,但这种光洁流畅,非但不轻滑虚弱,反面显得更富有朝气和新意。 在结构上,伊秉绶不同于常见的《曹全》、《史晨》等碑将主笔长画突出次笔靠拢紧缩的特点,而是将笔画往四周拓展,所以将字撑得很饱满,远望有一种充实宽绰之美。因其善借鉴古器铭文等篆字,常将篆字的某些装饰意味偶尔用之,令人耳目一新。在任何一幅隶书作品中,都可找到几个极富情趣的字,已打破平衡刻板的僵局,这种装饰性在当时是非常新潮而富有创意的,一下子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伊秉绶的隶书从汉碑中摄取神理,自开面目。用笔劲健沉着,结体充实宽博,气势雄浑,格调高雅。他自己总结为:“方正、奇肆、姿纵、更易、减省、虚实、肥瘦,毫端变幻,出于腕下……”。他所作的楹联、匾额,从行款到结体,极富疏密聚散之变化,于遒劲中别具姿媚,个性鲜明,横平竖直。他用篆书的笔法来写隶书,因此笔划圆润、粗细相近,没有明显的波挑。章法极有特色,字字铺满,四面撑足,给人方整严谨的装饰美感,梁章钜对此有“愈大愈壮”的评价。 人物轶事 伊面的来源 曾任广东惠州太守的清代书家伊秉绶,他家中常聚集文人墨客吟咏唱和,厨师往往忙不过来。伊秉绶于是让厨师用面粉加鸡蛋掺水和匀后,制成面条,卷曲成团,晾干后炸至金黄,储存备用。客人来了,只要把这种面加上佐料,放到水中一煮即可招待客人。一次,诗人、书法家宋湘尝过觉得非常美味,又知道它还没有名字,便说:"如此美食,竟无芳名,未免委屈。不若取名''伊府面如何?"从此,伊府面流传开来,简称为"伊面"。这伊面就是现代方便面的鼻祖。 重修苏轼故居 伊秉绶从政清正廉洁,爱护百姓,除暴安良。嘉庆四年(1799年)任惠州知府,一到任就问民疾苦,革除恶习陋规,特别注意抑制豪强为非作歹,整顿社会秩序,维护地方治安。同时,他还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除了重修丰湖书院以外,伊秉绶还重修了白鹤峰苏文忠公故居和苏轼侍妾朝云墓,被当时士林传为风雅盛事。 伊秉绶和丰湖书院 都说清朝官员腐败,还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可那时的地方官很多都重视教育,和后来的贪官只认钱大不一样。丰湖书院就是伊秉绶一手扶植起来的。惠州大学校内残存的丰湖书院遗迹都是伊秉绶时代的。现存的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其实是宋湘为丰湖书院的二门所题。丰湖书院头门上的楹联是伊秉绶题写的"学焉得其性之所近,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丰湖书院修好后,伊秉绶请来当时的著名诗人宋湘主持丰湖书院。他还与宋湘一起制订了丰湖书院的规章制度。宋湘的诗集里有《丰湖草》和《丰湖后草》各一卷,都是在书院担任山长的两年时间里写的。在丰湖书院期间,宋湘钟情惠州山水,从他的诗歌里,可以看到一个非常迷人的丰湖和同样迷人的书院:敞敞亮亮的一大片水,清清静静的一座院落,清风明月,春绿秋白的芦苇,那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画卷。 伊秉绶死于扬州知府任上。由于他的努力,扬州大水之年无一灾民饿死,扬州人民为此深感其恩。伊秉绶死后未及一月,便被扬州百姓供奉于"三贤祠"("三贤"指的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内,时至今日,在扬州人民的心目中,伊秉绶仍被尊称为"扬州四贤"(原"三贤"加秉绶即"四贤")之一。 隶书“退一步斋” 横额 47×139cm 纸本 1813年 上海博物馆藏 款识:蘅沚三兄属书。嘉庆癸酉。伊秉绶。 钤印:人书俱老(白) 伊秉绶印(朱) 隶书"退一步斋" 横幅 纸本 嘉庆癸酉(1813)作 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1995秋季拍卖会 题识:嘉庆癸酉伊秉绶。 钤印:伊秉绶印、故南景泉章、寒玉斋 尺 寸: 39×146.5cm 估 价: RMB 80,000-90,000 成交价: RMB 275,000 拍卖日期: 1995-10-08 隶书"退一步斋" 横幅 纸本 嘉庆癸酉(1813)作 见于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97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 署年:嘉庆癸酉(1813) 印鉴:伊秉绶印(朱)故太守章(白)寒玉斋(朱) 款识:退一步斋嘉庆癸酉伊受绶 尺 寸: 39.5×140cm 估 价: RMB 30,000-40,000 成交价: RMB 60,500 拍卖日期: 1997-11-23 隶书"退一步斋" 横幅 纸本 嘉庆癸酉(1813)作 见于北京匡时拍卖有限公司2012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明清书法专场 署年:嘉庆癸酉(1813) 印鉴:伊秉绶印、故太守章 款识:退一步斋嘉庆癸酉伊受绶 尺 寸: 40×141cm 估 价: RMB 7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0 拍卖日期: 2012-6-4 【附录】匡时网站资料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4419-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书法大师伊秉绶隶书作品欣赏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