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的钱币收藏之路中,“吃药”可以说是众多钱币收藏爱好者必经之地,其中古钱因为年代久远,版式众多,令不少初学者而却步,甚至灰心丧气。而这些药大多数有个共同点,就是拥有逼真的伪锈,足以混淆视听。那么该如何鉴别这些伪锈呢? (一)自然成锈 把伪造的钱币埋入地下,保持一定的湿度,很快就能生成绿锈。但是由于时间短,生成的锈很浮,即使埋上一两年,生成的锈亦无法像埋藏数百上千年的铜钱所形成的锈那样坚硬而且能同钱体紧紧结合在一起,也就是俗话说的真锈“入骨锈”,也叫“锈色如骨”,用刀都很难刻动,而短期形成的锈并没有具备此特征,拭擦容易掉落,并随有晶亮的铜星闪烁。 (二)催化生锈 催化生锈,先把伪钱放在盐酸、醋酸、卤水等溶液中浸泡,然后再埋入土中发锈的做伪方法。这种方法使钱币生锈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能形成一些结晶物,可以以假乱真,但是硬度仍然不够,大部分可以擦掉。因为受到强酸的腐蚀,其伪品作有刺鼻的气味。 (三)做红绿锈 古钱上有一种红绿相混杂在一起的锈色,俗称为红绿锈。据说,有一种做法是先将伪钱用火烧后,再将其浸入醋酸中泡,之后埋入土中可得红绿锈;另一种做法是在钱体上涂上土和铁粉,埋入土中可得红绿相间的锈色,但红色平淡和不自然。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古钱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红锈的,一定要配合绿锈、蓝锈或传世古。 (四)涂色 有的伪品用文博部门复制文物常用的配料(主要是石质颜料为主)外涂,作伪锈,色灰暗。鉴别此伪品,不妨采用热水煮的方法,该配料白然脱落。有的伪品用漆、松香、胶水或现代化学粘剂和上颜料涂在伪钱上,做得好的还能以假乱真,将其加热,会嗅到其产生的剌鼻异味,这绝非真锈之味。有的用放大镜看有毛刷刷过的痕迹,甚至有些还可能看到毛刷脱落的细毛质物。有的伪品则用真的铜锈或者铁锈粘在伪钱上,用真锈假钱来迷惑人,但这种假锈分布不自然。 (五)传世锈 有些古钱是世代流传下来的,并没有埋入土中而为民间收藏或祖宗遗留,这些古钱常称作为“传世品”,此类古钱表面与空气中化学成份发生反应而产生一种色泽,即足通常所说的传世锈。分为古铜色、黑色包浆、浅色包浆。伪造者用煤烟、油烟将伪钱熏黑,有的用鞋油擦抹,再打蜡抛光;将伪钱用火煅烧,取出后使冷,钱的表面上便发生黑色,再放衣带裹之,经过一年半载,色泽光润,便与真钱相似;或将伪钱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浸泡,取出便现黑色,再随身携带把玩一年半载,色泽渐发光润,与传世古钱相同。但无论如何,以此产生的“锈”都飘浮,有的气味怪异,而真钱的包浆沉着。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古钱币伪锈如何鉴别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