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讯: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四川革命党人首先在重庆成立军政府,宣布独立,并以“汉”字旗为义军标志。经过几番战争与协商,四川在次年归于一统,军政府接收了原度支部造币分厂,改名为四川造币厂。1912年(民国元年)4月开始以军政府名义发行形式与众不同的新币,正面铭文“四川银币”,背面中央有一大圈,内刻篆书“汉”字,圈外环绕18颗圆星,代表18行省。这就是所谓的“四川汉字大洋”,或称“大汉银币”。 银圆精品:四川军政府汉字一圆 PCGS MS62 “汉”字 银圆是由成都造币厂开始制作生产的,正面中心刻有花饰,据称是芙蓉,以代表产地别号芙蓉城的成都,相传后蜀皇帝孟昶在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花,成都因而得此雅称。“汉”字大洋的重量不是标准库平,而是采用四川通用的九七平,只相当于库平七钱一分。这种既减重又减色的银圆,版式极其杂乱。上海外商银行于1911年时,委托南京造币厂化验该年所造的银圆,其含银量为86.4%,而非先前90%。 【四川省造军政府壹圆 普通版】 四川币制混乱的原因 民国初年,由于袁世凯心怀不轨,造成了南北的分裂。那时,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北京政府与孙中山组织的广州政府,形成了“一国两府”的对抗局面。四川因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双方争取的对象,而四川军阀则采取两面光的骑墙姿态;在各方无力顾及的情况下,四川有如独立王国。 四川军阀彼此争夺地盘,互不相让。1918年熊克武在互斗中获胜;1922年军阀刘成勋击败杨森;1924年杨森打回四川。杨森为实现“统一全川”的野心筹措军费,更下令停造一圆主币,而专造五角辅币;此为“厂版”五角取代大银圆的滥觞,而后来的其他各地军阀仿制者通称为“杂版”。当时只要有机器、工匠,大小军阀都可任意设厂造币,后来还开设了银行钱庄,大印纸钞债券,此乃四川币制混乱的原因。 1924年周西成被杨森逐出四川,撤退时将成都造币厂设备带走,并在赤水制造银圆,人称“周造汉字大洋”。次年杨森部属向成杰在合川开工造币,人称“向造汉字大洋”。成都造币厂在1927年恢复生产一圆主币,称“新汉字大洋”,把以前的称为“旧汉字大洋”。市面情况季度混乱,成都造币厂门口遭群众张贴“造毙厂”的大字报,更有人把这些滥发的通货称为“祸毙”。最后因民怨沸腾,且“杂版”市价低落,私铸已无利可图,军阀只好收敛,命令各部关厂。1928年底时,“杂版”逐渐停造,但市面充斥数量仍然庞大,仅成都一地就有3000万圆之多。次年市价“‘厂版’一圆值大洋四角,‘杂版’一圆值大洋两角”,实际价值已跌落至其材料价值以下;至此“厂版”、“杂版”不禁自停。 民初在四川流通的银圆,除川版龙洋、“汉”字大洋外,前清的江南、湖北等地银圆以及北洋、“宣三”银圆与“袁大头”等皆全省通用;本洋、鹰洋及广东、安徽等地银圆则可在重庆使用。其他如云南龙洋、“杂版”川洋等须视各县情况折价使用。后来的“孙小头”与船洋,亦通行全省。 “大汉银币”的生产时间与数量 “汉”字大洋壹圆银币于1912年4月由成都造币厂开始生产,1924年至1927年间停产,1928年恢复生产,但次年起以生产五角为主,1933年上海中央造币厂开制,该厂改为中央造币厂成都分厂后,便停产银圆。1926年后,续造多批,每次数万至数十万枚。因各地军阀设厂滥造,故川版“汉”字大洋可能有七八千万枚;亦有人推测总额应接近1亿枚。不论实际数据如何,它在中国银圆产量的排名里,应列于“袁大头”、“孙小头”、船洋之后,居第四位。 至于“汉”字辅币的产量,根据资料中的统计,五角约3955万枚、二角约9.6万枚、一角约37万枚,以产量论,二角小洋最少。 四川省造军政府壹圆 普通版 四川省造军政府五角 普通版 四川省造军政府一角 普通版 “点金版”与“佛手花” “汉”字大洋的版式非常的多,试举其中一圆及五角名誉品各一种。“点金版”的主要特征是“四川银币”四字中“银”字的部首金的两点与王字不连接,细分尚有“中华民国元年”的“民”字多一点及“元”字底下两笔分开等多种小版。“佛手花”是指五角的芙蓉花有如“果中仙品、世上奇卉”的佛手,此昵称十分传神。一般认为,两者均由重庆厂所造的可能性最大,都是稀少品种,后者尤其罕见。 四川省造军政府壹圆 大点金版 四川省造军政府壹圆 小点金版 四川省造军政府壹圆 三横贝版 四川省造军政府五角 佛手花版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3863-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民国四川大汉银币及版本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