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中国民间贸易中流通的是“银两制”即“银元宝”及“铜圆”。到了满清末年,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封建闭守”的大门,随着沿海城市的开埠通商,大量的异国“番银”流入国内。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本省,价格RMB 4368000元 清中期以来,银元就开始从国外传入我国,并在南方沿海地区市场上流通。有荷兰、西班牙、墨西哥、英美等许多国家的银元在我国流通,试想,岂不乱矣。直接造成的社会问题是:币制混乱,白银外流,银价高涨。
“番银”是“九银一铜”的银元,与银元宝交易,十成就亏了一成。数年下来国内白银大量外流。 清光绪年间,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朝廷:拟自制银元抵制“番银”,清廷准奏。张之洞随即在湖北开铸“库平一两”大清银币,这便是我国银元的最早出现。 张作霖像民国16年壹圆大元帅,价格RMB 4256000元 虽然国内有了“银元”的出现,但“库平一两”还是以“两”为单位。不足与抵制“番银”。随后江南各省陆续开始铸造“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基本与“番银”在重量、含银、直径等达到一致。 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正在天津主持中国的洋务运动,自然也涉及到金融领域的改革。为了缓解经济萧条,增加流通,也为币制改革之需要,李鸿章于1887年率先在天津“东局子”设立“宝津局”,铸造制币,1890年建成,改名“北洋铸币厂”又名“天津机械局铸钱局”并试生产。“北洋铸币厂”于1896年购置进口先进设备,试生产了银元和铜币,同时铸出半元、一角及五分的辅币,上有“北洋造”字样,1898年又开铸银元“壹圆”“龙洋”,并且投入市场,颇受好评。“北洋铸币厂”开创了中国机械化铸造银元的先河。 江南省造戊戌七钱二分珍珠龙 NGC MS 65,价格USD 418250美元 自李鸿章始,在天津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署,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中心,所以在李鸿章改革的三年以后,清政府也于1890年决定自铸银元,与银两并用,于是中国出现了货币双轨制。双轨制的出现,原意是在“废银两”“改银元”的货币统一过程中起一个过渡作用,但是由于甲午战争和庚子国难,使改革延滞,由于过渡时间过长,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混乱,当时市场上流通的有银两,有银元,有铜钱,还有纸币;在银两兑换方面,又因银两成色、重量的不同,分为“库平”(官方)、“关平”(海关)、“漕平”(漕运)、“市平”(各地市场通用)等标准,使交易十分复杂,也就使流通形成滞阻,造成流通不足,经济萧条,物价起伏。所以现在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是有它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其中的。 1902年,袁世凯从“都统衙门”接受天津后,立即呈请户部立案注册,建立天津官银号,成为第一家省立国家银行。同时,袁世凯还奏请朝廷:“今日中国计学未精,官号则资本不足,非设国家银行以统摄不可。”建议在天津代为设立户部银行,即国家银行。1904年,根据袁世凯的建议,户部银行在北京成立。国家银行虽未能按照袁世凯的如意算盘,设在天津,由袁世凯代管,但是袁世凯对于中国现代银行系统的建立,新型金融制度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促进的作用。 孙像三鸟民国21年半圆下三鸟,价格 RMB 2240000元 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条例,规定银元为国币,统一由政府铸造,各省不得私铸。
后来大清朝成为了历史,袁世凯成为国民政府总统。1914年,国民政府公布新国币条例,并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新一元银圆,图像为袁世凯头像,这就是人们俗称的“袁大头”。同时铸造了银角、铜圆等辅币。此后国民政府以天津造币总厂的制币为准,逐步规范了中国货币,并将全国九个造币厂(广东、湖北、福建、江宁、奉天、四川、云南、河南、吉林)改为分厂,隶属于天津造币总厂管辖,按照统一的标准铸造货币。 至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的工作基本实现;“银两制”改“银元制”的改革基本完成。最终过渡到完全纸币时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北洋政府倒台,民国政府建立的时候。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现代金融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天津成为当时中国金融中心。 袁世凯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打击违法,禁用制钱,建立银号,建厂铸币,加大货币投放,增加流通,对于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秩序,进而稳定民心,稳定了天津的社会秩序,其功不可没。袁世凯对于建立造币厂,实施货币改革,统一中国货币,建立现代金融秩序,都作出了很大贡献,值得历史留有一篇。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3859-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清末民初机制银圆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