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铸钱一般会有如下的程序:一是上报样钱,称为上呈样钱;二是批复样钱,称为部颁样钱;三是依样制作钱模,一般是先制雕母钱(亦称祖钱),再由雕母钱翻铸母钱,亦称为铸母。雕母钱和铸母钱都是钱模,前者为原模,后者为子模;四是由钱模即母钱翻铸制钱,亦称子钱,即正式发行流通使用的钱币。 “咸丰元宝”背“宝巩当千”宽缘版样钱,拍卖成交价格460000元 其中雕母钱(祖钱)有未开金口(即内穿尚未凿开,没有使用过的)和金口已开(即内穿已经凿开,准备使用、或已经使用过的)两种。区别样钱、祖线、母钱和子钱,是钱币鉴定的一项重要内容,祖钱是原始雕模,数量最少,遗存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一般都应归入一级品文物。样钱中除去铜样之外,还有牙样、玉样、木样等不同质地的样钱,它们都属上呈样钱,为数极少,应该也是一级品文物。现在所见清钱中的铜铸样钱多是外廓比较宽阔,制作比较厚实的,和一般制钱有所区别,铜样和铸母钱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再予定级,一般亦应在二级品文物以上。 祖钱之所以亦叫雕母,顾名思义,它是用刀直接雕刻出来的,所以祖钱的主要特征是有明显的雕刻痕迹,而且雕工细腻,钱体精美,钱文轮廓挺拔有神。母钱是由祖钱精心翻铸而成,数量很少,所以钱体上仍然会保留部分雕刻的痕迹,有的母钱铸成后还经过局部刀刻加工,以保证其钱文轮廓的清晰,但一般铸母会比雕母略小一些,这是因为铜液浇铸后的冷缩所造成的。 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当一百试铸样钱一枚 极美品,拍卖成交价格342000元 子钱是由母钱成批翻铸而成的,所以不仅会比母钱又略小一些,而且精美程度要逊于祖钱、母钱,但初铸的子钱也有非常精美的,这就和洗照片一样,每洗一次总要丢掉一些东西,洗的次数越多,清晰度越差。母钱使用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总会受到磨损,会逐步失去棱角,也会影响子钱的精美程度。上呈的样钱,一般也是直接雕刻而成的,但也有少数铜样是精工浇铸而成的。 清“光绪重宝”阿克苏局当十部颁样钱一枚,直径32.65mm,极少见。此品完全未流通,如此品相者极为难得,征集自台湾资深收藏家,极美品,拍卖成交价格64400元 上呈样钱一般会比较夸张,比正式流通使用的钱要硕大得多,牙样、玉样、木样尤其如此。部颁样钱则比较接近正式流通使用的钱币,包括材质和大小尺寸,但一般都会加宽外廓,以示区别。从上列乾隆通宝可以看出,清朝的雕母、母钱是铜质的,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但我国早期的情况不一定都是这样。 我们从四川广元出土的北宋济众监、南宋绍兴监的遗物发现,两宋时期利州路铁钱监的雕母钱是由硬木雕制的,铸母钱也可能不是铜质的,而是由一种铁锡的合金浇铸的(拙文《两宋木质雕母钱的发现和研究》,见《戴志强钱币学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1月出版),可见我国古代的样钱、祖钱和母钱的材质是因时因地而有所变异的。 清 “咸丰重宝”背“宝苏当五十”部颁样钱(直径:61.2mm),稀见,上美品 ,拍卖成交价格36800元 古钱中,除了大量的正用品(即正式作为货币铸造和发行的钱币)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压胜钱,也有人称之为花钱,其性质和当代发行的纪念章相近。 从遗存的情况看,大部分压胜钱出于民间工艺,但其中也不乏有官炉所铸的精品,有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它们可以代表当时的铸钱工艺技术水平,代表当时当地的铸钱风格,反映当时当地的民俗风情,所以其中也有不少文物价值较高甚至很高的珍贵之品,如:西汉窦绾墓出土的宫中行乐钱,是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酒令钱;唐宋官炉铸造的打马格钱精品,充分反映了当时铸钱的工艺技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辽代“大康六年”瘗钱,既有绝对纪年,充分反映了辽钱制作特有的风格,还能说明辽朝特有的葬俗,如此等等,都应是二级品以上的文物。 清“道光通宝”宝南局部颁样钱一枚,直径26mm,极少见,极美品,拍卖成交价格23000元 同名古钱币的区别这里所谓的同名古钱币,即指钱名相同的同类古钱。唐宋以后,同名的古钱一般都是同时代的钱币,只有个别的特例除外,如“开元通宝”钱是唐朝的主要通货,但唐以后的某些时候,也铸过“开元”钱。如十国南唐、吴越和闽,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期都曾经铸过。又如“太平通宝”钱是北宋太宗时期的古钱,但宋以后的某些时候,也铸过“太平”钱。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就曾经铸过,如此等等,总的讲只是个别的现象。对于这些不同时期铸的同名钱,因为时间相隔比较远,早期钱和后铸钱的铸期处于不同的时代,所以反映在钱币上的时代烙印也比较明显,相对讲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当然我们也还注意到,一些周边国家的仿铸古钱,如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都曾经仿铸过中国的古钱,包括唐、宋、明各个时期的古钱,因为是异国他乡的仿铸品,其神韵气息自然不同,即使是拿中国古钱作模翻铸,其材质轻重和铸造工艺的某些不同,也会在钱币上留下烙印,所以也是比较容易区分的。这里重点还是要讨论同时代的同名古钱的区别,因为它们不仅是古钱鉴定的重要内容,也是古钱鉴定中难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清“同治重宝”宝局云当十部颁样钱一枚,直径35.4mm,少见,极美品,拍卖成交价格14950元 同是唐的“开元通宝”钱,我们根据钱文书写的不同和其他制作上的特征,可以区分它们的铸期,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早期“开元通宝”是指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至玄宗开元元年(713年)的铸币,特点是:制作规整,文字轮廓纤细挺拔,字体偏小,“元”字第一笔短,“通”字走部三点不连,“宝”字贝部中间两划较短,与两竖不连。中期“开元通宝”是指唐玄宗开元元年至武宗会昌四年(844年)的铸币,特点是:制作规整,字体偏大,“元”字第一‘笔较长,“通”宁走部三点相连,“宝”字贝部中间两划较长,接近两竖。钱背或有纤细的星、月纹。 晚期“开元通宝”是指唐武宗会昌四年以后,至哀帝天祜四年(907年)的铸币,特点是:钱体趋小,制作漫漶,钱背多铸有地名或“会昌”年号的简称“吕”字,背文位置很不规矩,深浅不一,钱背或有粗犷的星、月纹饰。同样是唐会昌以后铸的所谓会昌“开元通宝”钱,这一类钱总体而言,“其貌不扬”,但其中一样有珍品、别品,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开元通宝”背“太平兰大王”、背“兰”和三朵如意云纹,均属压胜类弧品,钱背“兰”字,代表河南兰田县,系记地钱),而“开元通宝”背“永”,是陕西永州铸造的记地钱,不仅存世稀少,而且属于纲要类钱币,应该给予重视,这些钱的文物定级都应在二级以上。 清 “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雕母(直径:60.4mm),缶宝八贝宝,扁丰长泉,珍,上美品马定祥著《咸丰泉汇》第155页原物雕母,也被称为祖钱,并不真正参与流通交换,只是在翻砂铸钱过程中使用的钱形模具。拍卖成交价格2185000元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伪造的赝品,必须通过鉴定,予以剔除。北宋是中国古代铸币登峰造极的时期,因为盛行“年号钱”制度,盛行“对钱”制度,推行铜铁钱并行或分区流通的制度,推行大小钱并行的制度等等,所以不仅是铸行的数量最多,钱名经常变更,钱文书体也是真、草、行、隶、篆无所不有,再加上两宋钱监(铸钱局)林立,兴废变化无常,尽管中央王朝有样钱颁布,也有严格的工艺流程,但各地钱监在雕刻和翻铸母钱时不可避免地会有细微的差异,这便导致了同名钱币会有不同的版式。 2005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钱币大辞典·宋辽西夏金编》共收录钱图7541幅,其中北宋钱4102种,南宋钱1746种。同是北宋神宗的“元丰通宝”钱,就收录有小平铜钱401种,折二铜钱136种,小平铁钱15种,折二铁钱80种,合计632种。此外,同是北宋徽宗朝的“政和通宝”钱,收录有小平铜钱154种,折二铜钱42种,小平铁钱19种,折二铁钱122种,合计337种。可见其版别之繁杂。又因为它们铸行时间的长短不一,发行数量的不同,和其它种种不确定的因素,造成遗存的多寡不一,也造成了今天它们的文物价值的不同。 清代咸丰宝泉当十雕母三点尔 极美品,39.30~39.39*3.87~3.97mm ,拍卖成交价格902000元 有人认为宋钱数量众多,没有什么文物价值,其实在大量的宋钱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考察,便会发现其中同样也蕴藏着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譬如“宋元通宝”、“太平通宝”等北宋钱中,曾经有过铁范浇铸的铜钱,也有人称之谓铁母钱、示范钱,其制作与铁钱相同,最明显的特征是广穿);“皇宋通宝”钱中有九叠篆书体的小平钱;九叠篆书体多用于官方印玺,一般不作钱文);“元丰通宝”钱中有小平隶书钱,常见的元丰钱,钱文多是行书、篆书字体);“元祜通宝”钱中有背“陕”(记地,北宋钱多光背,钱背有字者不多),篆书、行书对钱;“元符通宝”钱中有真书平钱,普通的元符铜钱,钱文亦是行书和篆书字体);“圣宋元宝”钱中有“木宋”平钱,普通“圣宋”行书钱,“宋”字木部作行书“寸”,非楷书“木”);“大观通宝”钱中有行书平钱,应属铁母钱,大观铜钱一般都是宋徽宗的瘦金体,行书只见铁钱);“政和通宝”钱中有抱“正”小平钱示范,即“政”字的文部一撇特别长,长至正部的下面,犹如伸手抱住“正”):“宣和通宝”钱中有巨头“宣和”(钱文字大,特别是四个字的头部硕大)、圆贝“宝”(钱文“宝”字贝部的方框呈圆形)平钱,而靖康钱中除了折二篆书、隶书对钱相对略多见—‘些外,几乎都是大珍之品,如此等等,均应在文物二级品以上。 清 “咸丰重宝”背“宝泉当五十”雕母(直径:58.5mm),罕见,美品。拍卖成交价格805000元 1985年夏,在京杭大运河高邮段清除污泥时,出土了一批两宋铁钱,其中就发现了“纯熙元宝”背“同”小平铁钱等几十种以前从未见过的新晶,这里仅举三例:一、“纯熙元宝”背“同”铁钱,经查考“纯熙”是南宋孝宗拟用的年号,《宋史·孝宗本纪》、《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等史书均有记载,乾道九年十一月戊戌(初九),孝宗曾诏曰“改明年元为纯熙”,六天后,又从议,改元“纯熙”为“淳熙”,所以,以前我们只知道有“淳熙”钱,不知道“纯熙”还铸过钱,“纯熙元宝”背“同”铁钱的发现,证明在孝宗改元“淳熙”之前同安监已经铸过“纯熙”钱,“纯熙”钱和清朝的“祺祥”钱有类似的情况;二、三种书体的“淳熙元宝”铁钱,是钱分别以真、篆、行三种书体书写钱名,这种现象在正用品中很少见到,两宋盛行对钱,但是以两种或三种书体的钱名分别铸钱,相互成龙配对,并非几种书体的钱文同铸于一枚钱上,在宋代铜钱中,偶尔也有一枚钱上出现两种书体的情况,均属特例;三、“淳熙元宝”背篆书“泉”字,是钱面文真书,和真书铜钱相似,背文篆书,又和篆书“淳熙元宝”铜钱相似,由此可以推测,严州神泉监在淳熙七年前也曾铸过两种书体的铁钱。 南宋纯熙元宝小平背同 美品 谨此,只是举出几例,说明铁钱中亦有版别问题,亦有珍品。它们的珍稀程度和文物价值应该都在文物二级品以上。唐钱有版别问题,宋钱有版别问题,清钱也有版别问题,其实,历朝历代的古钱都存在版别的问题,而造成版式差异的原因,又是错综复杂的,其中不乏值得我们关注的课题。随着钱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接受。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3605-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同名同姓古钱币的种类辨识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