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给中国币制带来了一种基本变革,中国货币开始采用白银为价值尺度。此前虽然中国货币也经历过几次变革,如唐代以通宝钱取代铢两钱;宋代开始出现纸钞,但其价值尺度均为铜钱。由于元代起纸币的地位逐渐上升,使元代铸币在不同时期多寡不一,特点不同。 古钱币精品拍卖价格与图片:元代大朝通宝小平上美品,价格3107美元 元代是宋代以后最终统一中国的朝代,早先以部落群居,游牧为生,生产力水平较低下。铁木真的时代仍存在物物交换的情况,日后随着中原文化的渗透开始使用纸钞,也有铸币。刚刚建国时,西夏已至皇建、光定时期,金则在使用泰和大钱。元代铸钱除晚期至正通宝钱,其余铸量都少见,有些甚至是珍品钱币。而元代的供养钱也为其一大特点。 传世或出土品多见银质钱,铜品极罕蒙古国早期称为“大朝”,大朝通宝即为当时所铸,多见银制,存世罕见。大朝通宝钱文仿效瘦金体钱文,与大定、大观如出一辙,显然当时蒙古国生产水平还比较落后。蒙元是以行钞为主,并且长期广泛的行用纸币。由于蒙元版图辽阔,横跨亚欧。纸币轻盈易携带的特点更促使了蒙元推广纸币的流通。 元“大朝通宝”银质(直径22mm),美品,价格5750元 蒙元纸钞流通主要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时期。同时期也均铸有相应年号的铜钱。这三个时期中币值最稳定的是中统钞。 (钱币收藏推荐:咸丰元宝宝源局当千样钱图片价格) 元世祖忽必烈时(南宋景定元年至景定四年,公元1260~1263年),曾铸造中统元宝。钱文分楷书篆书两种,楷书直读,篆书旋读,并非对钱。存世均罕见。同时中统元宝还有一种供养钱,元代皇家崇信佛教,寺院拥有很大的权力,供养钱即为寺庙所铸,主要为礼佛用,元代以纸币为主,铜钱往往不足市用,因此供养钱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流通。供养钱铸行不多,制作粗陋,钱径较小,今已不易见到,所见有至元通宝、大德通宝、延祐元宝、至治元年、泰定通宝、致和元宝、天历元宝、至顺元宝、元统元宝、穆清铜宝等,市场价格在2000~10000元不等。 中统以后,元贞、大德也均有铸钱,且为蒙、汉两种文字,但因当时已主要流通纸钞,铜钱存世均稀见。这些钱中,汉文铸造多不精而蒙文则相对精整,可能为当时贵族之间流通使用。 元武宗在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曾铸有至大通宝、至大元宝、大元通宝钱。其中至大通宝多为汉文楷书小平钱,由于当时纸币贬值严重,只得靠铸币应付。所以至大通宝小平钱为元代铸量最多的钱币,目前市场价值约在50元左右;至大元宝也有小平、折二两种,均少见,小平钱在5000元左右,折二则3~5万元。另一种为“大元通宝”,用八思巴文,为当十大钱。当时山东、河东、辽阳等地都设有泉货监铸钱,所以至大通宝钱传世较多。 古钱币图片:元代至正之宝权钞五钱背穿上吉 美品,价格106000元 至大以后,各朝年号也都有铸钱,元仁宗铸有皇庆元宝汉文楷书小平钱,延祐元宝等;元英宗铸有“至治元宝”、“至治通宝”等钱。元泰帝铸有“泰定元宝”、“泰定通宝”以及“泰定元年”等钱;致和元年铸有“致和元宝”。元文宗铸“天历元宝”、“至顺元宝”、“至顺通宝”,但其中多被认为是供养钱,或许当时也参与过市场流通。 元代至大元宝折二光背 上美品,价格:3107美元 元代流通时间最长的纸钞是至元钞,前后超过了36年。但至元年号元代共使用两次,一是元世祖忽必烈,再就是元顺帝,元世祖至元年23年(公元1285年)曾铸至元通宝,元顺帝至元年间(公元1335~1340年)也曾铸造,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数种,蒙、汉文均有。至元通宝汉文小平市场价格在5000元左右,蒙文折二、折三市场价格在1万元左右,汉文折十型罕见,另有折十型背蒙文、西夏文、维文者,疑非行用钱。(清代古钱币精品: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三十水龙红铜试样) 元代元贞通宝小平汉文 上美品,价格:4780美元 而纸钞发行量最多、贬值最严重的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时开始流通的至正钞。这种新钞一贯权铜钱1000枚,是以前的至元钞的两倍。至正通宝钱制传承徽宗五等钱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钱币背文较丰富,也可以说是元代最为复杂的一种钱。 元代至正通宝小平背寅 上美品,价格:13780元。 同时发行至正之宝权钞配合纸钞的发行,使铜钱代表纸钞。这样一来纸钞印制过量,以虚代实造成物价严重上涨,纸钞已形同废纸。由于元朝主要通行纸钞,同时期的铜钱铸造则相对较少,史书中也多有失载。但元代钱币铸造工艺发展迅猛,能够明显看出区别。 元代至元通宝折三蒙文 上美品,价格:4183美元 元朝铸钱无论从数量、形制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不及两宋,数量上少,形制也不统一,大小、折当、宝文、钱文结构不定,比较随便,除至正之宝权钞钱、至正通宝中有几种背文记值外,其余钱背文无记值。在制作工艺上除顺帝至元钱铜钱制做较精良,钱文较精美外,其他各钱制作一般,这大概是以行钞为主、铜钱次之所造成的。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元代古钱币及造币制度改革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