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年努力,多方支持,“吉金——明清铜炉特展”将于7月2日于天津博物馆盛大开幕,届时将有300余件明清铜炉展出,可谓一场铜炉的盛宴。另有同名展览图册一并出版。 当今收藏界,明清铜炉已逐渐成为可系统收藏的门类之一。它有着深厚的审美趣味和高度的研究价值。在市场的带动下,铜炉文化正在被不断地发掘、整理和传播。由早期藏家注重铜炉的玩味性逐渐演变为深入认知之后的系统收藏,这是时代使然,也是铜炉文化史上几次高潮之后一个重要时期的来临。 文化的传承是很奇妙的。在商周时期,铜器大多为重器、礼器,到了周朝末年及两汉,铜器的礼器之用式微,逐渐转为贵族的生活器皿。在这一大的趋势下,具有实用功能的铜炉也就应运而生,它结合了宗教情操与心性修养,自上古的青铜器形式中蜕变而来,贵气、大气自然是与生俱来的气质,加上文人士大夫的情怀,明清铜炉以其独具的风格面貌展现于世人眼前。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实物、文献的大量缺失,使得铜炉这一重要艺术门类在系统研究上困难重重,它不同于瓷器、书画,断代复杂,种类纷繁。我们也在一直寻找一个合适的分类方式或梳理方法,试图将宣德炉面貌清晰地、全面地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厘清铜炉文化。 是次展览改变以往单一主线的展陈方式,按造型、皮色、款识、宫廷炉、迷你炉五大单元进行展示。 铜炉的鉴赏主要从形(造型)、色(皮色)、款(款识)、质(铜质)四方面入手,本次展览也遵循、围绕着这几大要素展开,设置了造型、皮色、款识三个单元。这三个单元或按年代、或按种类,知识点穿插其中。 造型展区分为五大经典造型(冲耳炉、桥耳炉、押经炉、鬲式炉、蚰耳炉)和各式造型炉。每一类造型基本遵循年代顺序展开,旨在让观者对宣德炉的演变过程及完整的体系面貌一目了然。 “宣炉最妙在色”,所谓皮色,即于铜炉外表,利用各种矿物及材料所烧炼出的多种色皮。后天铜炉的养护也都极大地影响其皮色。所以一个历经百年流传的好皮色铜炉是十分难得的。这次展览汇集了栗壳、枣红皮、藏经纸、仿古青铜绿等各类经典皮色。 款识展区主要分为“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和私款两大类。其中楷书款者又分沈度体和缩格体;私款分为胡文明和各类堂号家藏款。此次展览所涉及的款识特别丰富、系统,颇为难得。 在长时间的整理、研究过程中,上手大量实物,又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问题。如这次宫廷制炉和迷你炉单元就是特别设置的,它们风格独具、鲜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宫廷制炉分为庙堂器与清玩器,它们款式古雅大方,铜质精粹,铸造工艺精益求精,具有高度统一的铸造标准、规格,宫廷风尽显。 百件迷你炉,亦是特别单元。它们盈手可握,可赏可玩,数量可观,品质超群,炉型繁多,极为难得。是次全部展出,可谓是为藏家与大众开启了一扇新的宣德炉之门。 明清铜炉愈来愈多地为收藏界所重视,但学术界对于铜炉的系统研究依然匮乏。博物馆是沟通古今文明的桥梁,希望此次“吉金——明清铜炉特展”,能够抛砖引玉,推动铜炉的学术研究。同时也能使广大观众欣赏到铜炉之美,如陆游《雨夕焚香》所云“芭蕉叶上雨催凉,蟋蟀声中夜渐长。翻十二经真太漫,与君共此一炉香”,从而使铜炉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天津博物馆将展出明清铜炉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