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雕琢的取材十分广泛,琢玉的题材有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宗教故事;有山川花木,飞禽走兽等等。每件翡翠饰品,无论是挂件,还是摆件,都有一定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寓意。其中,翡翠饰品的思想文化寓意,往往又是通过谐音、借喻、比拟、象征等手法来表达的。而谐音,则是理解白菜雕件寓意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在近代的玉雕作品中,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品、食品也成为玉雕的题材登上了大雅之堂,或进入了百姓之家,如玉雕白菜、南瓜、葫芦、黄瓜等。取极为平常的蔬菜作为玉雕题材,借助于谐音,来表达雕玉人或购玉人的某种愿望、追求、寄托、爱好、希望和向往。 白菜——发财 台北故宫收藏的“翠玉白菜” 在珠宝市场中,常常发现在很多翡翠的壁橱或百宝博古架上,摆放着鲜活如真,玲珑润泽的白菜雕件。白菜通“百财”,有纳百财之美好寓意,“玉白菜”的谐音“遇百财”,既是精美工艺品又有好兆头,“玉石白菜”又叫“横财就手”,寓意一切财富来得容易。此外,玉雕白菜取自白菜的颜色和外形,寓意“坚贞纯洁”,“清清白白”的意思。我国不少地区的老百姓在过春节的时候,都要吃两道家常菜,即长叶白菜和青菜,寓意天长地久,清清白白。 目前,玉雕白菜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纯白玉料,如和田白玉(软玉)等;另一类为白绿相间或绿色的玉料、如翡翠、岫岩玉、独山玉等。纯白玉料雕琢而成的白菜,表示洁身自立,纯洁无瑕:白绿相间的玉雕白菜,则表示收藏者两袖清风、做人清白。根据白菜的发音,收藏玉雕白菜还有“摆财”之意;旧时的有钱人家,财源滚滚,金钱多得用不完,财主为了防止家中的铜钱生锈,常常会在夜深无人之时,把暂不使用的铜板摆出,慢慢欣赏,擦拭和清点。 玉雕白菜既有单一的白菜造型,也有与其他植物,动物相组合的造型。如白菜与蜘蛛、马蜂、螳螂、蝈蝈、促织等动物相组台的造型;与人参、南瓜、葫芦、黄瓜等植物,果实相组合的造型。其中的含意:蜘蛛——知足常乐;马蜂、象征勤劳;螳螂,是有益的昆虫,防止害虫侵害白菜,其意自然不,必多语;促织寓意抓紧时间纺织,即抓紧时间获得更大发展的意思:“蝈”与国谐音,寓意国家富足有财;人参与人生谐音,寓意人的一生;葫芦有“福禄”之音,也有代代相传之意;南瓜在民间表示福窝;黄瓜则表示到底,也有人认为是“飞黄腾达”。可见,在一棵小小的玉雕白菜图案中,包含、寄托了人们多少愿望和向往。 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古人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台北‘故宫’文物65万件,知名度最高的是“翠玉白菜”,为镇“宫”之宝。这颗翠玉白菜据说是清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妆,原来摆放在瑾妃所居住的北京故宫的永和宫,翠玉白菜由块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玉石雕刻而成,工匠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帮,菜叶上头还有两只小虫,一只是蚱蜢,一只是蝈蝈,象征新嫁娘的纯洁,昆虫则象征多产,祈愿新妇能孙众多,这棵白菜与真白菜一样大小,滋润新鲜,许多人到台北“故宫”,第一个要看的就是这棵“菜”。这棵“菜”由于保管不善,遭到损坏,菜叶上蝈蝈的一根长须断了一小截。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设计创作了十几棵玉雕大白菜。每创造一件《白菜》,都不是简单的重复,他根据每块玉料形状不同、料质不同的特性和条件,进行“问料”。根据原材料的外形和材质的情况,巧妙地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使得每一棵白菜都别开生面各有情趣。白玉《螳螂白菜》获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精品证书,被江苏艺丰堂收藏,现号称“亿元白菜”;翡翠《大白菜》获第五属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 在上海首饰博览会上,一件翡翠摆件《大白菜》重达78公斤,价值280万元。这块翡翠摆件长38厘米,宽20厘米,高28厘米,是用不可多得的缅甸优质紫花翡翠“大料”制成的。这块翡翠材质晶莹通透,以紫色为基色,紫光熠熠,映衬着柔和的白色和淡雅翠绿色。三种颜色相互印染,寓意“福、禄、寿”材质的“种”、“水”、“色”俱佳。翡翠《白菜》造型生动自然,雕工技艺精美绝伦。白菜上的蝈蝈,螳螂栩栩如生,玩耍之态惟妙惟肖。茎粗叶壮的白菜层层叠叠。 蝉——高洁 故宫收藏的汉代玉蝉 蝉是人们常见的昆虫,由于它鸣声响亮,生活习性奇特,因而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玉蝉出现,著名的商代殷墟“妇好”墓,曾有玉蝉出土,同时出土的玉坠,玉琮也有一些饰以蝉纹。可见蝉的形象作为一种装饰,已经问世好几千年了。 玉蝉就其用途,大体可分为三种:一种为佩蝉,顾名思义,是专门佩带在人身上以作装饰和避邪而用;另一种为冠蝉,是作为饰物缀于帽子上的;还有一种用途较为独特,被称之为含蝉,这是一种专门放置于死者口中的随葬品。 古人认为蝉性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可谓出污泥而不染,故而十分推崇。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曲,身披双领下垂的宽大佛袍,寓意财源广进,翡翠佛还寓意鸿运当头、洪福齐天、佛佑平安、吉祥如意、佛心常在等含义。 蝙蝠——多福 蝙蝠的“蝠”因与“福”同音,蝙蝠成了好运气与幸福的一种吉祥象征物。两只蝙蝠画在一起,表示能得到双倍的好运气,五只蝙蝠画在一起,表示五种天赐之福,即长寿、富裕健康,好善和寿终正寝。特别是和阗玉雕作品常利用红皮或糖色来巧雕红色蝙蝠,寓意“洪福齐天”或“鸿福无量”。 人们用玉材琢刻蝙蝠的形象,喻福,讨口彩,取吉祥。“葫芦”因近“福禄”,同样是琢玉中频繁使用的题材。这种题材开始盛行于明代,至清代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福禄寿喜:蝙蝠、鹿、桃和喜字。以前人们常以蝙蝠之“蝠”寓意幸福之“福”;借“鹿”寓意“禄”;寿桃寓意“寿”,加之以“喜”字,用于表示对幸福,富有,长寿和喜庆之向往。多见于明清玉牌子。 福寿双全:蝙蝠一,寿桃一,古钱二。这些图案都表示古代人心底希望幸福。富有和长寿之意。用于圆雕玉件及玉牌子。 “五福捧寿”在五只蝙蝠中间雕一寿桃,(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终命)。 “五福和合”以五只蝙蝠与荷花,圆盒为伍。“荷”同“和(安宁,平和)”,同“合(投契、融洽)”。 “三多九如”:蝙蝠、寿桃、石榴如意。“三多”即“即福多、寿多、子多;“九加”出自《诗经》中:“如山加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福寿三多:一蝙蝠,一桃一石榴或莲子。《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回‘辞。’”古人因以“三多”(多福多寿多男丁)为祝颂之词。石榴取其子多之意,“莲子”乃连生贵子之意。此图有圆雕玉件,亦用于玉牌子。 三星高照,三位老神仙。古称福禄,寿三神为“星”,传说福星司祸福禄星司富贵寿星司生死。“三星高照”象征幸福,富有和长寿。亦有图案为一老寿星,一鹿,一飞蝠的,称之为“福禄寿”。多用于玉插屏及玉牌子上。 围绕在“蝙蝠”的一个“福”字做口彩的例子举不胜举,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美好追求的词汇之丰富。 鱼——富裕 故宫收藏的玉鱼莲坠 中国的玉器出现至今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在浩瀚的古文化长河中,鱼是众多的玉器中最常见的形象之一。在古代,鱼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之一,而且还因此把鱼看成了祥瑞之物。鱼形佩在史前的红山文化时期,辽宁省阜新胡头沟墓地出土用绿松石为材质的鱼形饰佩物,片状、头、尾、鳍俱全、以头部的单钻孔为目的,形态自然,良渚文化时期浙江余杭反山墓地出土有阴刻线雕刻分叉尾鳍的玉鱼,造型逼真。新石器时代除彩陶上有鱼纹外,玉器雕琢方面也有了上述这些成功作品、有精制的,也有简略的。虽数量不多,但南北两个不同区域出土的鱼形佩,是玉鱼时代最早的例证。 商周时的玉佩上亦多有鱼形。商代仅在妇好墓就出土了75件玉鱼。商代人赋予动物玉雕以生灵之气、神灵之美。商代玉鱼主要特点是制作简练,形体扁而薄,成片状。由于用旧料或残破料改制,鱼身或直或弯,尺寸不一,鱼眼以圆形大眼为多,在鱼身上有用短直等距离的阴刻线表示背鳍、腹鳍、极少数的鱼身带有鳞纹,鱼鳞为横纵垂直于线的小弧线,鱼尾为分向两侧的公叉尾,吻部向上下两边外撇,形似钉帽,一端有的做成刻刀,有的做成勺,兼有实用之意。 传说鲤鱼跳过龙门便可成龙,比喻幸运和高升,实乃文人对飞黄腾达的一种向往。所以李白在《上韩荆州》一文中说:“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故“故鲤鱼跳龙门”是古代常画的题材。 在民间,有许多表达吉祥的用语多采用谐音。如:鲤与“利”,鱼与“余”,‘玉’等即是。由此便创造出许许多多寓意丰富,形式优美的词汇来。 貔貅——招财 貔貅,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龙凤、龟、麒麟、貔貅),称为招财神兽。貔貅传说为龙之九子,能腾云驾雾,号令雷霆、降雨开睛。龙生九子,神通不一,其子貔貅、胜父千倍、大嘴、貌似金蟾、披鳞、甲形如麒麟,取百兽之优,饮江河之水,吞宇宙万物。 貔貅的造型很多,难以细分。貔貅有二十六种造型,七七四十九个化身,其口大、腹大、无肛门、只吃不拉,象征揽八方之财,只进不出、同时可以镇宅辟邪,专为主人聚财掌权。较为流行的形状是头上有角,全身有长鬃卷起,有些是有双翼的,尾毛卷须。 相传貔貅头生独角或双角,神态威武,凶猛异常,喜吸食魔怪的精血,并转化为财富。而这种猛兽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为"貔",雌性名为"貅",但现在流传下来都没有分为雌雄的了。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为一角或两角的,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后来再没有分一角或两角,多以一角造型为主。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还有些人将它称为"四不像"等。 还一种据说,貔貅是龙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是金银财宝,自然浑身宝气,因此深得玉皇大帝与龙王的宠爱。不过,吃多了要拉肚子。有一天,忍不住而随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气了,一巴掌打下去,结果打到屁股,屁眼就被封住了。从此,金银财宝只进不出。这个典故传开来之后,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貔貅的习性懒懒地喜欢睡觉,每天最好把他拿起来摸一摸,玩一玩,好象要叫醒他一样,财运就会跟着来。 貔貅曾为古代两种氏族的图腾。传说帮助炎黄二帝作战有功,被赐封为"天禄兽",即天赐福禄之意。它专为帝王守护财宝,称为"帝宝"。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古贤认为,命是注定的,但运程可以改变,故民间有"一摸貔貅运程旺盛,再摸貔貅财运滚滚,三摸貔貅平步青云"的美好祝愿。 貔貅在风水上用来驱邪、挡煞、镇宅、招财、保平安。貔貅有很多材质制造,有玉制、石制、木制、瓷制、铜制,还有一些地方是用布来制造的。唯有用翡翠和金属制造的貔貅催财力最强。 猴子——封候 故宫收藏的青玉双猴 猴子的造型出现在玉器中,常见的是明清,时期。明代早期的一些玉雕猴子多半是单体生肖器,按照真实的猴子雕琢而略有变形,尖嘴猴腮,圈眼,好像并没有多少文化寓意。明代晚期到清中期,猴子在玉器中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玉器猴雕便也具有了很多说道。 马与猴在玉器上的组合,到明清时期时有出现,这里有实用的因素。旧时中国西南高原上的行商,驱赶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一猴同行。据说,猴对骡马的疾病很敏感,常能帮人发现病马,以防瘟疫扩散。住店前先让猴子嗅一遍,无疫情方安置马匹。于是,民间也有猴能避马瘟之说,猴也得了"避马瘟"之别号。《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封孙悟空为"弼马温"("避马瘟"之谐音),令其掌管天马,应该说是"专业对口"。老孙嫌科级待遇太低,另当别论,但猴子是防止瘟疫的吉祥物,确是事实。 猴之吉祥还在于它与"侯"同音。侯是古代爵位,《礼记》云: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古人希望升官封侯,猴便成了象征升迂的吉祥物。为此人们还创造了许多吉祥图案。例如猴骑马上的"马上封侯",猴提金印挂于树上的"封候挂印",母猴负子的"辈辈封侯"等。将马背上雕一只小猴,寓意"马上封候",符合中国人祈盼封侯拜相的最高理想,虽然古代有许多"闰中怨"都出自"悔教夫婿觅封侯"。但妇女难免有夫荣妻贵的渴望。"马上封侯"犹如当今"一夜致富"一样,代表人们升官发财的急切奢望。所以"马上封侯"应是男子的饰物。 猴子攀在太葫芦上,寓意为"子孙万代"。明末清初就有见,以乾隆左右的最精美。葫芦谐音"福禄"。因它是草本植物,其枝茎称为"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福禄""万代"即是"福禄寿"齐全,故它是吉祥的象征。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表意家族人丁兴旺,世世菜昌。曾见过一块乾隆时期的玉佩,为葫芦状牌饰,器身再加浅浮雕蔓枝葫芦,面浅琢篆书"子孙万代",一面"五世其昌"。猴子由于在《西游记》里姓过孙,因此与葫芦相得益彰,是为"子孙万代"的原由。 猴子喜食桃,此景也堪入画也宜琢玉。桃子为长寿的表征,猕猴有善酿之名,传说为"猴儿酒",可致人长寿,因此"猕猴捧寿"就分外逗老年人喜欢了。更有一款"老少同乐",是老少两只猴子或蹲或立,或携手或逗耍,熙熙而乐,极富人间的温情。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2542-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玉雕图案与吉祥寓意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