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锥画青铜樽

时间 : 2014-10-6 21:51

作者 : 大川韬滔

 查看 : ( 4171 )  评论 : ( 85 )

摘要 : 汉代锥画青铜樽,1988年11月出土于中国河南省信阳市的査山乡双墩村的一个西汉时期古墓,现收藏于河南省信阳博物馆。它是一件酒具,高39.2厘米,口径26.8厘米。器形呈圆筒状,直腹,上面装饰了两个辅首,器底有三只熊 ...

汉代锥画青铜樽,198811月出土于中国河南省信阳市的査山乡双墩村的一个西汉时期古墓,现收藏于河南省信阳博物馆。它是一件酒具,高39.2厘米,口径26.8厘米。器形呈圆筒状,直腹,上面装饰了两个辅首,器底有三只熊形足。青铜樽配有盖子,盖钮是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盖身装饰有两组神兽和羽人图案。腹部刻画有些方格纹、三角纹和波浪纹。青铜尊腹部的胎壁非常薄,只有一厘米左右,由于制作樽的青铜、锡含量比较高,所以这件器物发出白色的金属光泽。

这件汉代锥画青铜樽在整个器身上都看不出有浇铸的痕迹,它并没有采用常规的模铸发来制造。中国商周时期铸造青铜器大多使用陶范,陶范一般由内范和外范组成,由于内外范之间要灌注铜液,所以采用这种方法铸造的青铜器都有一定的厚度,器物的分量也比较重。而这件汉代锥画青铜樽采用的是一种捶打工艺制成的。这种工艺能将青铜器的胎壁做的非常薄,做工显得很细致。

这件汉代锥画青铜樽上的装饰图案整体风格流畅而生动,摆脱了中国商代青铜器纹饰粗犷而威严的特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青铜纹饰逐渐注重装饰工艺,锥画艺术就在此时产生了。这件汉代锥画青铜樽与其他锥画青铜器相比,刻画的内容更丰富,有四神兽、羽人等神话动物很人物,极富浪漫色彩,代表了中国汉代青铜器艺术的较高水平。锥画青铜樽的器盖上刻画的是天上仙境的场景,祥云中浮现出四神兽和羽人的身影。四神兽是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汉代人认为它们有辟邪祈福的作用,带有四神兽图案的器物在当时非常流行。中国古人认为,人要成仙,先要化为羽人。汉代锥画青铜樽器盖上的图案正是汉代人羽化登天思想的具体体现。羽人还有一个还向凡间提供长生不老的仙药,所以器盖上的图案也体现出中国古人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青铜樽的盖钮是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朱雀代表着吉祥,他会给栖息的地方带来祥瑞。樽下部的三只足被装饰成熊的形状,熊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夏鲧的化身。夏鲧是黄帝的后代,他担任尧舜时期的部落首领,夏鲧奉尧之命治理水患,他死后灵魂化为熊,因此熊的形象在中国古代人心目中有抵御洪水保卫家园的含义。

锥画就是在比较薄的金属器壁上用铜锥作画,在中国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汉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创作锥画时先要打样稿,就是在青铜器上先画好线描,然后再用铜锥刻画,因为锥画是不能修改的,所以先打样稿是很重要的。工匠在创作锥画时手腕要有力,并且用力均匀,额米有娴熟的功力是不可能完成的,锥画工具有锥、削、锯、锛等。由于锥画的图案较为复杂,工匠手握铜锥,如果用力不匀或偶尔抖动,就会出现线条扭曲,深浅不一,或在封口处划过了头,或接头处出现不齐的情况。但在这件汉代锥画青铜樽的锥画上极少出现以上现象,线条非常流畅,体现出工匠高超的手工技艺。由于创作锥画的技术要求很高,所以锥画青铜器在中国出土的数量并不多。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kaimen360.com/article-2021-1.html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芝麻开门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元青花凤首扁壶赏析
元青花凤首扁壶,现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它是首都博物馆的珍贵瓷器收藏藏品。元青花凤首扁壶高18.5厘米,壶身为瓷器中比较少见的扁圆形,在壶的一侧,装饰有立体的凤首,这是扁壶的壶嘴。壶嘴设计独特,凤喙张开,喙 ...
时间 : 2014-09-28 10:07:51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北宋黄鼬鹦鹉瓷壶
北宋黄鼬鹦鹉瓷壶,现藏于中国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壶体的造型为一只鹦鹉,其体态肥壮,呈站立状,它的双爪紧紧抓住一个呈覆盘状的底座。鹦鹉的头顶装饰有流苏,双目圆睁,眼部周边压印有睫毛。它的长尾微翘,翅膀上 ...
时间 : 2014-09-28 23:03: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清粉彩龙凤穿牡丹纹双耳瓶
清粉彩龙凤穿牡丹纹双耳瓶,清代嘉庆年间烧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瓶口微向外撇,瓶颈较短,微向内收。瓶腹浑圆饱满,上宽下窄。两端装饰一对红釉描金螭龙耳。螭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蛟龙动物。螭龙纹最早出现在 ...
时间 : 2014-09-29 11:37: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民国书画收藏大家——吴湖帆
吴湖帆(1894—1968),清代著名书画家和金石学家吴大澄之孙。现代绘画大师,书画收藏家,书画鉴定家。 说到这位民国著名的书画收藏家、书画鉴定家,不得不从《四欧宝笈》说起。《四欧宝笈》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是上 ...
时间 : 2014-09-29 22:36:36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上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折扇
《上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折扇,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画家董诰为乾隆皇帝绘制的。扇面为纸制,扇骨为黑色硬木,纵19厘米,横58厘米。折扇上的书画是清代大臣画家董诰的作品。扇子的正面描绘有草绿色的山水 ...
时间 : 2014-09-30 12:37: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珐琅山水诗句瓶
珐琅山水诗句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的瓷胎画珐琅中,这是唯一一件在开光上绘有具体景观的器物。这件珐琅山水诗句瓶是乾隆时期最为精美的瓷胎画珐琅之一,它通高26厘米,口径12.1厘米,足 ...
时间 : 2014-10-01 09:41: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民国古玩收藏大家——邱震生
邱震生15岁时,来到北京琉璃厂著名的古玩收藏交易店——虹光阁做学徒,从此进入了古玩收藏行业。20余年的摔打磨练,邱震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古玩鉴定专家。1942年,他决定辞柜,开办自己的古 ...
时间 : 2014-10-02 00:03:13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清乾隆御笔红树山庄图
《红树山庄图》,乾隆皇帝御笔,现收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设色纸本立轴,纵95.5厘米,横34厘米。此画卷上一个绿地草绵绵的缓坡上,伫立着一块嶙峋的石头。石旁的一棵小树挺然而立,其枝头红叶飘动,浓郁的秋意就在这 ...
时间 : 2014-10-02 17:51: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清海晏河清瓷尊
海晏河清瓷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该馆重要的馆藏文物之一。它高31.3厘米,口径25.1厘米.瓷尊通体施霁蓝釉,口沿、颈、肩、腹部均以金彩描绘蕉叶与缠枝莲纹。近底部各装饰一道粉彩莲花瓣和联珠纹。足底的金 ...
时间 : 2014-10-03 09:25:31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清雍正斗彩五伦提梁壶
清雍正斗彩五伦提梁壶,现收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烧造于中国清代雍正时期。高14厘米,口径2.4厘米。这把斗彩五伦提梁壶的设计非常精巧,壶体呈扁圆形,上面有盖,一边出流,提梁很高,甚至超过了壶身的高度,使这把 ...
时间 : 2014-10-03 19:55:13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东吴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
东吴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现收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三国东吴时期制作。它高32.1厘米,口径12.6厘米,底径13.6厘米。器形上窄下宽,圆腹、平底,胎色灰白,青釉泛黄。盘口壶的盖钮被装饰成一只正在回首张望的鸾鸟 ...
时间 : 2014-10-04 09:11: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辽代绿釉塑猴鸡冠壶
辽代绿釉塑猴鸡冠壶,现收藏于中国河北省平泉县博物馆。鸡冠壶是古人用来盛酒或盛水用的。这件绿釉塑猴鸡冠壶高30厘米,扁身平底,短管口。顶部有盖,盖的两旁有双孔鼻,鼻后装饰着一对顽皮的猴子,呈攀伏状,形象十 ...
时间 : 2014-10-05 08:15:45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传奇的古玩收藏家——郭葆昌
古玩收藏大家——郭葆昌,古玩收藏行称其为“郭五爷”,河北定兴县人,早年在北京琉璃厂的一家古玩收藏交易店铺当学徒。郭葆昌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好学上进,很快就称为琉璃厂独当一面的瓷器鉴定专家,在京城古玩收藏 ...
时间 : 2014-10-05 17:33:46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宋李公麟《会昌九老图》
宋李公麟《会昌九老图》,现收藏于中国辽宁省博物馆。横215厘米,纵30.7厘米,是用墨笔画在纸上的作品。画首有明代人写的“龙眠真迹”四个大字。龙眠是中国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龙眠真迹”意思是此画出自李公 ...
时间 : 2014-10-06 08:40:03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珐琅彩瓷器
珐琅彩瓷器,清代康熙年间创烧的一种新的瓷器品种,这种瓷器长期以来一直未皇家所独有。康熙二十二年,欧洲传教士向康熙皇帝敬献了金属胎画珐琅器,这些画珐琅器彩绘技法十分精细,装饰风格华丽典雅,深受皇宫贵族的 ...
时间 : 2014-10-07 10:20: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南唐人首鱼身俑
南唐人首鱼身俑,现藏于江苏省南京博物院。它高15厘米,长35厘米,俑的头部是头戴帽冠的男性形象,他面目清秀,昂首挺胸。陶俑的身躯被塑造成鱼的形状,左右鱼鳍作划水状,肩部刻画有一对翅膀。这尊南唐人首鱼身俑最 ...
时间 : 2014-10-07 21:52:34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汪道昆龙尾歙砚
汪道昆龙尾歙砚,年代:明,现收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它长22.3厘米,宽14.8厘米,厚2.7厘米,体大面阔,周边凸起左右两边雕有龙纹,刀工洗练。这方汪道昆龙尾歙砚的砚的砚膛呈青色,有大片花晕,给人变化万千,余韵 ...
时间 : 2014-10-08 11:24:03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汪道昆龙尾歙砚
汪道昆龙尾歙砚,年代:明,现收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它长22.3厘米,宽14.8厘米,厚2.7厘米,体大面阔,周边凸起左右两边雕有龙纹,刀工洗练。这方汪道昆龙尾歙砚的砚的砚膛呈青色,有大片花晕,给人变化万千,余韵 ...
时间 : 2014-10-09 09:46: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白玉鸳鸯柄圆盒
白玉鸳鸯柄圆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土于北京密云一座建于公元1750年的清代定亲王陵墓,现收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它为白玉质,高9.5厘米,直径7厘米,局部有浸蚀后的黄色绺纹。工匠在盒上立雕了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 ...
时间 : 2014-10-10 11:01:45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金沙青铜立人像
金沙青铜立人像,2001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村的古蜀国遗址,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高度只有19厘米,重641克。金沙青铜立人像身材修长,脸形瘦削,眉弓凸起,椭圆形的眼睑深陷,大眼圆睁,耳朵较大,耳垂处 ...
时间 : 2014-10-11 12:42:04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七璜连珠组玉佩
七璜连珠组玉佩,它出土于陕西韩城梁带村一座春秋大墓中。它全长105厘米,出土时从墓主人的颈部遗址垂到膝盖处。七璜连珠组玉佩由一件圆形玉佩,七件玉璜和727棵玛瑙珠串联而成。圆形玉佩上刻有一条衔尾盘龙,龙口张 ...
时间 : 2014-10-12 13:42:3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现收藏于北京颐和园文昌苑,高44.5厘米,口径36.3厘米。它敞口、垂腹、带圈足。胎体厚薄均匀,釉色青白。尊体的肩部两侧个装饰一个浮雕螭龙耳,细节处采用镀金工艺。尊的底部落有“大清乾隆年制” ...
时间 : 2014-10-13 13:51:55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宋许由巢父桃形铜镜
宋许由巢父桃形铜镜,现收藏于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高20厘米,宽18厘米,边缘厚5毫米,外形呈桃形,上面有尖形顶,下边是桃形底。镜背面的装饰图案十分精美,其上部峰峦叠嶂,树木丛生,祥云环绕。人物、小桥、流水 ...
时间 : 2014-10-14 14:52:59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战国纯金环首
战国纯金环首,现收藏于山东市青州市博物馆,为圆环形,最高处5.6厘米,最宽处5.4厘米,战国纯金环首上装饰有一只奇特的怪兽头部。怪兽的头外形像鹿,呈跪姿。犄角呈花状向后仰,与前腿的兽蹄相连,且长有极度夸张弯 ...
时间 : 2014-10-15 16:41: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清上官周浅绛山水图立轴
《浅绛山水图》立轴,作者上官周,年代:清,现收藏由于中国厦门市博物馆,水墨纸本,纵111厘米,横28厘米,画的右上方署名“竹庄上官周”。画面远景呈现出一派高俊阔远之貌,云雾湿晦,峰峦出没。中景为富有闽北特色 ...
时间 : 2014-10-16 23:07:57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明天顺民窑青花踏雪寻梅罐
明天顺民窑青花踏雪寻梅罐,现收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出土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明天顺年间景德镇民窑烧造的瓷器产品。“天顺”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这个明天顺民窑青花踏雪寻梅罐,通高36厘米,口径20厘米,直口、短 ...
时间 : 2014-10-18 18:02:41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西周青铜棘刺纹尊鉴赏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西周青铜棘刺纹尊,现收藏于镇江博物馆藏。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写诗曰“一尊易致蒲萄酒,万里难逢鹳鹊楼”,诗句中提到的尊是古代在宴会上使用的酒器或祭祀礼器,从这我们可以知 ...
时间 : 2015-01-14 22:13:04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中国古代青铜酒器——爵
爵是汉族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流行子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 ...
时间 : 2015-03-03 14:03: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青铜酒器上的立柱有什么作用
在商周遗址出土了很多青铜酒器,这些出土的青铜酒器被考古学家分成了二十四类。许多古玩收藏家与考古学家发现这些青铜酒器口沿上竖立着两枚小立柱。青铜酒器上的立柱有什么作用?这当然引起了学者收藏爱好的疑问。今 ...
时间 : 2015-03-24 22:13:02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奁炉是什么
对于大家来说,“奁”是一个生僻字,上面是一个大小的“大”,下面是一个区别的“区”,这个字读“lian”,它原本的意思是指一个桶状的器物。奁的器身通常为圆筒形,底下有三条足,古代江南地区的人们将这个造型做成 ...
时间 : 2019-02-19 09:59:00 | 发布者:陈鋆宽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引用 bfam7052 2024-2-7 07:01
期待下一篇,
引用 z849047145 2023-4-25 21:29
这个收藏知识的帖子, 太棒了, 写的非常好, 非常牛的资料 ,感谢分享。
引用 jiess 2023-3-2 01:17
让我大饱眼福,受益匪浅啊。
引用 闲情逸致1234 2022-12-15 23:05
非常不错的额介绍,长知识了,谢谢

查看全部评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