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期银器的制作远远高于之前银器的发展,其工艺水平达到了银器发展的最高峰时期,每一件的银器都经过了传统模具的横压、焊接、抽丝等多种的技法,其银器上的纹理更是丰富多彩,有阴线、阳线以及镂空等多种纹理,在做工的精湛程度以及美观欣赏程度都有了非常高的提升。清朝时期的银器有着浓郁的华丽之风,宫廷气息也越发浓郁,是地位的象征和权力的象征,从其器物的种类来说,大部分银器为生活用具,可分为食器、饮器、日常生活的杂器、装饰器物等等。 清代时期银器一般都非常的厚重,只有少数较薄的器物来成型,这类的技法之前常常用于青铜器的铸造,通过器型的范模,然后将熔炼之后的原料倒入模具当中,冷却之后就成了想要的器型,但是要是一件做工精湛、工艺复杂的银器制作时间较长,还会有焊接或铆接工艺将其各部分组合为一体,收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格都是非常之高的。在当时的银器发展主要的制作工艺是通过范畴、焊接、鎏金、烧蓝等品种加工而成的,是当时富商世家以及皇宫、朝廷重臣争相分抢的物件。 从其工艺的特色上看,“精”、“细”是清朝银器最大的特点,虽然耗时较长,但是最后呈现出主题的表达以及对于艺术感的展现都是非常成功的,使其银器的层次更加多元化,有着更高的收藏价值。清代银器通常是以錾刻为主,通过小锤子来击打模具,在其表面留下的图案就是设计的主题,通过这一技法其器物的表面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整体上看,清代银器保留的物件较多,大部分都是传世品,在其风格上既有着之前银器具有的传统特色,同时也融入了艺术、宗教以及文化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才能制造出多样化的银器。虽然在器型以及纹饰上进行了全新的变化,但是随着器物的功能性更加的多样,其纹饰也瑰丽、高雅为主要特征,还会使用宝石来进行整体的配饰,使其银器的收藏价值更高。 众所周知,清代银器的制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仅仅是因为对于传统技艺的沿袭和社会环境的结合,更是因为当时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社会大众的审美性得到了提升,对于银器的表达上更加多样、工艺技法也更加的独特。现在我国的银器上,以清朝时期的银器占据市场,但是大多都是现代仿制的,在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不如清代银器。 清代银器图片及价格: 1:清乾隆御制银嘎乌奉砗磲、纯金白度母,尺寸:高13厘米,估价:RMB 3,800,000 ~ 5,800,000,成交价: RMB 9,200,000 ,成交时间:2015.06.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清干隆二十七年银嘎乌奉砗磲白度母像就是一件重要物证,其精细的工艺、独特的选材、寓意深刻的题材和周正大方的四体文字书刻铭文,充分体现了清代皇家艺术鲜明特点和乾隆皇帝崇佛祈福的的真实人生。 2:清乾隆银鎏金嵌宝石佛塔(一对),尺寸:高86厘米,估价:RMB 3,800,000 ~ 5,800,000,成交价: RMB 5,600,000 ,成交时间:2010.12.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5周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造”款。 此对佛塔为银质,有塔刹、塔身和双层式塔基三部分构成,整体造型修长,嵌珊瑚、松石、玉等各式装饰,极为富丽华美。塔基为方形,下层台座四周饰兽面,口衔青白玉透雕花片,刻镂精细。两层台座间为底层塔身,周围有十二玉雕支柱,四壁錾云纹,一侧开小龛。上层台座为单程覆式莲座,边沿錾刻有“大清乾隆年造”右向左书楷书款识,上承塔身,主塔身四角各有一白玉小塔,此种塔式称为金刚宝座式塔。塔身一侧开佛龛,上位白玉塔颈,共十三层,造型细瘦,下丰上敛,共十三级,象征佛教十三重天。塔刹为日盘、月盘及透雕莲花式宝伞盖,代表佛教中最理想的天界,伞盖下沿坠饰白玉环及珊瑚璎珞,分外华美。两塔造型纹饰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塔之嵌饰如兽面、塔刹鎏金,金光灿然,此外双塔之日月盘亦有区别,鎏金塔绿松石为圆日,青金石为弯月,金星料为塔顶;另一塔则青金石为圆日,金星料为弯月,绿松石为塔顶,甚是别致。塔之整体造型华美,下层更有原配黄花梨雕须弥式座,造型美观,雕工精细,使整塔显得更为高大壮丽。 3:清乾隆铜鎏金银珐琅琮式香熏,尺寸:高19.5厘米;宽18.7厘米,估价:RMB 3,000,000 ~ 5,000,000,成交价: RMB 3,910,000 ,成交时间:2016.12.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乾隆年制」款。 此香熏为铜质,鎏金银器表,填珐琅彩装饰,呈天覆地式,仿古玉琮式,与古代礼天的玉琮相近,内圆外方;盖顶镂雕云龙纹,蟠螭为钮,四面正中浮雕正面云龙纹,底足亦浮雕缠枝花卉纹装饰,各面浮雕篆书寿字,共计九十六个,四隅有银刻花抽屉可推出,底部减地阳文刻书“乾隆年制”款,整器富丽华美,精致巧妙。此香熏样式于清宫多见,多以竹木雕漆为之,如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中期 文竹雕春寿字四子盒”及“清中期 紫檀镂雕云蝠纹四喜盒”,而鎏金錾花之法亦可参考清宫旧藏的“清乾隆银鎏金錾花暖砚盒”,应为造办处所制。 4:清同治银仙鹤烛台(一对),尺寸:高61厘米×2,估价:HKD 8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3,160,000 ,成交时间:2016.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 5:清乾隆纯银铺首,尺寸:长25厘米,估价:RMB 1,500,000 ~ 1,800,000,成交价: RMB 2,645,000 ,成交时间:2018.12.03,拍卖公司:北京巨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银铺首,铺首为兽面衔环形。兽面浮雕,宽眉鼓目,嘴角有锋利的勾牙,口下衔环。成对保存至今,实属难得。铺首别名金铺、金兽,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冶兽首衔环之状。铺首,起源于史前人们对兽类的崇拜,以金为之,称金铺;以银为之称银铺;以铜为之,称铜铺。铺首为衔门环的底座,因以兽首铺设之,故名。于活环处錾刻“乾隆造办处庚午年制长春园画玲珑馆陶嘉书屋”。 中国皇家艺术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峰,代表了中国文化最终的审美典范,所有器物的制作皆不惜工本,并且蕴藏了浓厚的政治抱负与深刻的文化寓意。此对银质兽面辅首门环,是为清代皇家园林禁宫之内的特制器物,通体高二十余公分,以纯银打造,以如此贵重的材料打制门环,充分彰显了皇家的威仪与实力,其兽面雕錾精致,纹理细若发丝,各处细节形象逼真,辅首之上有冠有角,张目弯鼻,獠牙伸于嘴前,面目狞厉;背面正中有一方形榫头,于鼻后部固定在门上,鼻子前端弯折悬挂门环,下方银门环做六棱状,正面錾凹地阳文篆书铭文一周,左侧为“长春园玉玲珑馆陶嘉书屋”;右侧为“乾隆造办处”“庚午年制”,门环上有明显日常使用之痕迹,另有多处火焚印记,线索丰富。 6:清嘉庆银鎏金八宝纹供碗,尺寸:直径16.8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2,800,000,成交价: RMB 2,185,000 ,成交时间:2018.06.14,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有清一代,康雍干三帝皆笃信藏传佛教,尤以乾隆帝为最,彼时皇宫苑囿中遍布大小佛堂,佛堂益众,所需敬奉神像与诸式法器遂多,为满足供奉之需,除了敬造传统藏地金铜佛像外,造办处为迎合皇帝心意,潜心烧造许多精致华美供奉器皿及法器,供皇帝及贵族们礼佛使用。这些器物因特殊的用途,制作往往不计工本,穷尽奢华,其工艺之精湛,品类之丰富,皆极一时之盛。供碗就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类,它是与香炉、烛台、花觚佛前五供的用途类同,是为祭奠之用的重要器皿。 7:清同治5年银鎏金龙纹四足方盖鼎,尺寸:宽58厘米;重15839g,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2,127,500 ,成交时间:2017.06.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同治五年崇兴寺」款。 底刻:“信氏弟子和硕礼亲王世铎、和硕庄亲王奕仁、多罗钟郡王奕诒、多罗孚郡王奕譓敬奉”。 本品银质,局部鎏金,器有盖、炉侈口、束颈、鼓腹、下承四足、足下有盘。盖可揭、有沿、微拱、高浮雕盘龙为钮,龙首置于中,盘龙腾于祥云之上;盖上盘两龙,龙身蜿蜒,首尾相接,置于云间;沿上鱼子纹铺地,上有花叶纹点缀其中。炉竖侈口,外沿錾一圈首尾相连方回形纹,束颈,颈上錾刻祥云纹环绕一圈,上下各绕一圈银、金纽绳纹丝;炉身左右各立一龙,龙首上昂、前爪执沿、后爪抵胸,龙身弯曲附于炉身饰作耳;炉身前后均有高浮雕錾刻双龙戏珠图案,宝珠圆润置于中,周身火焰正旺,两龙首首相向,立角贴耳、眉高眼凸、鼻阔嘴张、露齿吐舌、须髯飘摇,龙身蜿蜒卷曲如蛇、鳞片层迭、龙爪尖利,龙身周围祥云环抱;有内胆,胆身光素,可取出;腹下承四足,足饰饕餮兽,兽卷眉高额、皱鼻突目,双耳外撇,似震慑四方;炉底光素,中央錾“大清同治五年 崇兴寺”。炉外有盘,盘身高浮雕海水纹,波涛翻滚、层层浪花中隐现鎏金佛教八宝,盘底亦光素,中央錾“信氏弟子 和硕礼亲王世铎 和硕庄亲王奕仁 多罗钟郡王奕诒 多罗孚郡王奕譓 敬奉”。器上盘腾龙共九尾、祥云数朵及佛教八宝,皆高浮雕、鎏金工艺,整器造型奢华繁复,铭文更显示了此炉珍罕之处。 8:清乾隆银烧蓝泥金白度母像,尺寸:高27厘米,估价:RMB 900,000 ~ 1,800,000,成交价: RMB 1,840,000 ,成交时间:2017.01.11,拍卖公司:北京观唐皕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迎春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敬造”楷书款。 白度母为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为藏传佛教中祈求世间寿命长久的重要本尊,备受藏族僧俗的崇奉和礼拜。其面上、手心、脚心共具七眼,所以 又俗称“七眼女”。此像面容肃穆而寂静,双目透出安详目光,展现了白度母护持众生的慈悲情怀。帔帛绕臂而下,曲折翻转,飘逸自然。钏镯项链规整细腻,联珠饱满精致,又彰显出度母的庄严和高贵。双腿结跏趺端坐,左手拈花茎,右手结与愿印,双肩饰写实性极强的大莲花。所穿长裙轻薄飘逸,自然铺展,为整像增添了一分律动。下承莲座匠心独具,朵朵莲花皆以烧蓝技艺修饰,虽莲瓣形态规整朴素,但层次分明、色彩艳丽,与同样运用烧蓝技艺的冠饰、肩饰相互辉映,使整像于简单之中透出奢华美感。烧蓝工艺又称点蓝工艺,是以银作胎器,敷以珐琅釉料烧制的工艺技法,清代时主要由宫廷内务府广储司银作负责实施。由此可见此像来历不同一般。整像精准而不僵化的造型,繁缛但不失细腻的雕刻,稀少昂贵的全银材质,也皆显示其出身的非凡。造像莲座前部阴刻的“大清乾隆年敬造”款识,字体规范齐整,与同时期六品佛楼造像的款识非常近似。 9:清嘉庆银鎏金嵌宝石贲巴瓶,尺寸:高32厘米,估价:RMB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1,725,000 ,成交时间:2019.12.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嘉庆年制”款。 此瓶银胎鎏金,细颈,圆腹,外撇高圈足。整体如塔状,其身分别装饰缠枝纹、回纹、如意云纹、浮雕动物纹带等,并镶嵌绿松石等为点缀,更添庄重华贵之美。瓶底铸“大清嘉庆年制”款。贲巴瓶为藏传佛教法器之一,“贲巴”即藏语“瓶”之意。上部瓶口可插入藏草、如意宝树等法物。除作日常佛前供物外,贲巴瓶还有其独特的政治功用,即用于金瓶掣签,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政府所设定的对藏管理制度。凡大活佛如章嘉、达赖、班禅转世,需将灵童姓名写于签上,置于金贲巴瓶内掣签决定。另清代帝王和皇室成员均尊崇藏传佛教,从乾隆起,清宫造办处受令制作了大量佛教器皿,以用于对在京喇嘛的赏赐。本品器形规整,装饰繁缛,为嘉庆时期宫廷造办处所制精品。同时,它亦是清廷支持西藏宗教制度,维护与西藏关系的重要历史见证。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12922-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清代银器:题材更加丰富、装饰图案更加多样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