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制作技艺在北宋之前并无确切记载,加之当时保存不当,并没有流传后世的笼具实物发现。 远古先民捕猎,往往倚仗猛禽相助,但它们生性凶猛,力气又大,只能用铁链拴在鸟架上圈养。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逐渐喜爱眷养温顺平和、外形娇小、羽毛光艳美丽而且善于鸣叫的鸟,鸟笼制作由此产生。 由于地域、鸟类品种及大小、生活习性的不同,导致鸟笼制作各有不同的形制和特点。 爱鸟者众,鸟笼制作也由最初的实用阶段,进而转变为艺术创作,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和高级精品。 元代陶宗仪《戳耕录》记载: 詹成者,高宗朝匠人,雕刻精妙无比,曾见所造鸟笼,四面花板,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织悉具备,其细若镂,而且玲珑活动,求之二百余年来,无复此一人矣。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被记载下来的制作鸟笼的艺术家,可惜实物已荡然无存。 今天我有幸目睹了一只举世无双、精妙绝伦的七宝鸟笼宫鸟笼。 七宝鸟笼宫鸟笼是张北如先生花四年时间雕刻的一只全留青雕京装相思鸟笼,鸟笼采用全留青工艺,精巧见雅,简而清旷,方寸之中,处处精彩。 张老师自幼学习百工,雕刻、国画、篆刻、砖瓦木石、珠玉金银无所不能,是岭南画派的佼佼者,他自称杂家者流。而关于鸟笼名字的由来,则是张先生的朋友,赞誉鸟笼是世上最美好的可以与供佛七宝相媲美的宝贝,故称此为七宝鸟笼宫。 笼顶由可拆分的四块留青山水拼接而成,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山势连绵,四时景色皆不同,画面虽小却意境幽远。留青工艺是我国传统的雕刻技术,它是留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作为雕刻对象,然后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使整个雕刻图案呈现出水墨画意蕴。 张先生的留青雕刻采用借位雕的方式,借位雕的优点是可以雕刻多层,从而使画面层次分明。笼顶的四季山水,山体层层叠叠,树木枝叶细腻繁茂。 张先生八岁就开始学习雕刻,而后师从岭南画派名家容漱石先生学画,书画的浸润让他的作品呈现出古典气质,将近70年来他孜孜不倦,已将留青工艺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笼身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以甲骨文、金文、小篆的文字环绕。文字多为古诗词句,儒雅而古典,即使是那样细窄的竹片,依然刻有字迹,而且笔力挺劲。张先生不光精于留青工艺,对于篆刻同样精通,对于古文字的理解和爱好,他亦投入了专心的了解。 笼身的留青花鸟杯托,细腻生动,栩栩如生,情趣盎然,更为巧妙的是可以随时取下替换不同的画面。 笼内的青花鸟食罐,小巧精致,由张老师制作。张老师曾特意拜景德镇陶瓷名家学习陶瓷制作,对于釉色有独特的成绩。他制作的陶瓷花生、果子之类,逼真至极。 笼底的纸压,是为了防止风吹动纸响,惊动笼中鸟。张先生说再好的鸟笼,如果鸟住在里面不舒服,也是不好的,要根据不同种类的鸟的习性,来制作鸟笼,而且要考虑到诸多细节,是否有利于清洁,鸟笼门的宽窄设计是否方便鸟的进入,提鸟笼的人怎样不容易打翻鸟笼,艺术和实用要相结合。 这只七宝鸟笼宫鸟笼,从选材开始,到找到合适的三年生毛竹就花费了一年时间,生长期太短或者太长的毛竹都不适合留青,到最后呈现在眼前,整整花费四年时间。不论从工艺,还是审美,都无可挑剔,让人叹为观止。 七宝鸟笼宫鸟笼,不仅仅凝聚了张先生精湛的雕刻技艺,也彰显了他身上的文雅之气。一生致力于传统工艺的他跟我们讲学习传统,不光是学习技艺,还要学习文化,学习文气,中华传统有非常多的精华,希望我们能多增加内在的文雅之气,避免只做一个工匠,要懂得美,并将这种美传承和发展下去。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10019-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300万的鸟笼,长什么样?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