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缘文创|赏壶观历史,品鉴紫砂壶的深学问
不管你是初学茶者还是资深壶友,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紫砂壶。然而品鉴紫砂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即便是拥有二三十年玩壶经验的资深大家,都会有看走眼的时候,那玩壶究竟有没有什么经验总结呢?收藏大家、中国收藏出版社社长、了缘堂堂主周德田先生收藏紫砂壶30余年,自一九八七年买进第一把紫砂壶至今,阅壶逾万,购壶过千,砸壶上百,察砂辨形,认假会真,啜茗玩壶,不亦乐乎。
周德田先生调侃道:“千万别被他‘购壶过千,砸壶上百’所唬住。那‘购壶过千’实属无奈,有时候买壶,需要搭着买。特别是玩收藏,买一搭百,不是很奇怪的事,百是虚招,一是真谛。‘砸壶上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壶在运输、洗刷和使用的过程中,难免碰损,顺手砸了,在放大镜下,看看砂的变化,也是玩壶的一大乐趣。”(摘自周德田《品藏曼生壶》)
紫砂壶的美有多种。抽象地讲,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是紫砂泰斗顾景舟的总结。周德田先生融汇众多大家之经验,用“不问真假看大势,宜茶基因在砂里。法本无法靠实践,见壶见人见历史。”总结自己30余年来品鉴紫砂壶的几个要点。
“不问真假看大势”。鉴定紫砂壶切记不要先入为主,一壶入眼,心中不要先存真假之念。壶,有光货花货和筋囊,光货有光货的精神,花货有花货的味道,筋囊有筋囊的风采。总之相壶首要看其是否精神足、气魄够、神态佳。大势看完还要从头到底看清楚,拐弯抹角察仔细,壶里壶外不糊涂。 “宜茶基因在砂里”意指紫砂壶宜茶之意的奥妙全在砂里。其一是原材料的成因和物理结构,其二是练泥的方式,其三是烧制的火候,这3点告诉我们,紫砂壶从泥质、练泥、成形、烧制都是使紫砂内在结构更加合理化,以发挥其透气宜茶的特性。
古之制壶人各有“秘不示人”的练泥、成形、烧制方式,玩壶人需在实践中具体把握。鉴定古壶要多看多比较多实践,任何一种单一的方式都难免以偏概全,这正是“法本无法靠实践”的道理,不要忘记鉴定古壶一定要“见壶见人见历史”,实物与文化相结合,出土与传世相结合,眼力与仪器相结合,感觉和理性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只有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才能明白古壶的精神气所在,才能领悟玩壶的乐趣。 ——周德田先生如是说。
壶自有它的灵性,不会对长昼的相守和静夜的常伴无动于衷。因那不是机械加工之,纯为手工心血所塑。千盏茶后,端详摩挲之际,你慢慢会发现某些最初看不到的小细节,甚至是小缺点显露出来。然而,你不会发怒,更不会责怪,你会欣喜于看到你的紫砂壶“老朋友”是世间之人,非云端之神,毕竟他的第一功能是喝茶的器具。
页:
[1]